分享

中医是慢郎中?看看广安门医院急诊科63位服毒者就知道了

 学苑中医 2020-11-09

注:图片源自网络。

在广安门医院急诊科的抢救室里,躺着一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的女孩,年仅18岁的她因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喝下了1瓶“敌敌畏”。医护人员在沈教授的指挥下进行紧张的抢救,有的在监视血压和心跳,有的在洗胃输液,有的在用中药灌肠。30分钟过去了,女孩奇迹般地苏醒了,沈教授又从“鬼门关”前拉回了一个花季的生命。

在3年半的时间里,沈教授领导的广安门医院急诊科累计抢救63位服毒者,无1人死亡。中医药的参与,创造了百分之百的抢救成功率。这个奇迹也震动了距广安门医院不远的北京某大医院,该院的急诊科主任明言:只要有服毒的患者,立即推荐转到广安门医院。

沈绍功,男,1939年生,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擅长治疗妇科、肿瘤及心血管急症。

中医对急症的治疗源远流长,其理论发端于《内经》,形成于《伤寒》,千百年来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传统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代西医的传入,中医在急症中的应用渐渐地被湮没。“急中风,慢郎中”,在人们的意识中,中医仿佛成了治疗慢性病的专有医术了。

沈绍功教授却不这样认为,在他担任急诊科主任时,接触了大量的急诊病人,每每看到他们被病苦折磨的惨痛状况时,他就下定了决心:如果连急症都治不了,还谈什么治慢性病,还能算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吗?在其后的医疗实践当中,他对中医诊治急性高热、脑中风、冠心病、急性胰腺炎等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诊疗规范和相应的治疗制剂,使中医急症诊治工作重新得到认可。

中医药抢救急症,中西医的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常常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祖传师授  执着中医事业


沈氏行医,源于明代初年浙江省东阳县。沈绍功教授的先太祖沈庻,号绩葊,有感于世道离乱,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古训,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始在家乡悬壶行医。他一生诊脉临证,晚年总结毕生心血,著有《女科抉微》《内科证治》等医书。因其善治女科疾病且通晓内科,成为沈氏女科的开山鼻祖。当时所称女科,泛指女子诸疾,包含女子的内科病和妇科病,并非单纯的妇女病。后世改称为妇科。

明清两代,沈氏女科一脉相传。清光绪元年(1875年),沈氏支族由浙江东阳迁居申浦(现上海市前身),在西郊大场置地筑屋,名曰“春雨山庄”,并立阁名为“崇厚堂”。堂前悬挂金字楹联,上联为“橘井甘泉分来申浦”,下联是“杏林春雨出自山庄”。山庄四周以枸橘爬藤为篱墙,当时患者不绝,遐迩闻名。祖辈们立下规矩:每治愈一人,不收财礼,只在庄内种杏树一株,以示济世。数年之后,每逢暮春时节,杏林内落英缤纷,枸橘篱青翠欲滴,蔚为大观,一时间有“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之美称。至此,沈氏女科进入了鼎盛时期。

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事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狂轰滥炸,使春雨山庄毁于战火,珍贵医业,世代医书,遗失殆尽。

沈绍功教授的祖父沈复来(号心九先生,大场枸橘篱女科第十七世传人)在遭此劫难之后,携妻金氏及子女痛别春雨山庄,迁居上海城区,于现今静安区成都北路挂牌行医。

沈心九先生当时与沪上名医秦伯未、唐亮臣等交往笃深,常常在一起切磋医道。其在上海行医仅仅数年就有口皆碑,求医者纷至沓来,疑难沉疴,往往应手而愈,且对贫苦患者分文不取,并定下家训:“为医者要重视病情,而轻视钱财。”他谢世时留下十分珍贵又独具特色的沈氏女科“秘诀”。

沈绍功教授的父亲沈宗琪(号祥之先生),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没有去当律师。作为长子,他选择了继承家学,悬壶济世,成为沈氏女科的第十八代传人。

1939年5月,沈绍功教授就诞生在这样一个传统的中医世家里。

他的出生似乎并没有给这个十八代的中医世家带来欢乐,却仿佛带来了一场灾难:在他出生的同时,一场大火恰好无情地降临在家中,救火的混乱之机又有人趁火打劫。当火被扑灭后,已是家徒四壁,数十年收集的医药书籍、几代人的辛苦积蓄,全部荡然无存,只有火后的门窗和余烬中的灰烟,迎接降生在家中的沈绍功,这大概也是他对家的第一印象。

家中遭此天灾人祸,祖、父辈固执地认为这个孩子是个灾星,而且排行老四,他将来不可能成为枸橘篱沈氏女科的第十九代传人。

也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沈绍功自幼异常聪颖,中医药对他仿佛有着魔法一般的吸引力。他不像同龄的孩子一样沉湎嬉戏,而是一有时间就翻看家藏的医书,以各种草药为自己的玩具,年仅10岁已能背诵《药性赋》及《汤头歌诀》。1952年小学毕业后便一边升读中学,一边限随祖父、父亲临证抄方,并开始系统地研读中医典籍,仅仅四五年便熟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沈氏尊生书》《医宗金鉴》《温病条辨》等数部医著,并写下10万余字的读书心得。

一个夜晚,父亲在灯下翻阅他的读书笔记,一瞬间,目光停留在对《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一段论述的心得上,久久没有离去。回头看了一眼熟睡的小绍功,心里想:“小小的年纪,难能可贵,也许继承沈氏女科大任会落在他的肩上。”从此父亲开始对他另眼相看了。以后的事实证明了父亲的看法真的是正确的。

1956年全国组建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和广州5所中医学院,从此中医开始登上正规的大学殿堂。沈绍功1957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国家统一高考,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高考进入全国正规中医学院的统考生。开学的头一天,父亲为他写下“学有所成,务必勤奋刻苦;悬壶行医,首当注重医德”的家训。几十年来,这20个字的家训,沈先生一直谨记在心中,并成为他行医、做人的准则。

几年的大学生涯,他像一条遨游在知识海洋里的鱼,珍惜一点一滴的学习时间。图书馆的座位少,看书的人多,他就利用午休时间,带着干粮让管理员把自己反锁在阅览室里埋头苦读。就这样,青年学子沈绍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博览群书,由此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任何亲身实践的机会。每年寒暑假他从未休息过,借助父辈们的医友关系,在医院跟随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金寿山、陈耀堂、陆瘦燕、陈大年、朱小南等名老中医临证,他像海绵一样吸取前辈们的丰富经验和奇方妙药。1962年他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毕业实习一年,作为实习医师的他24小时不能离院,一年之中,仅在假期回家了3次。实习的环境虽然紧张,但求学敬业的氛围却十分的浓烈。一年的现场操作,学以致用,又为他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

1963年9月,他以优异成绩结束学业时,已是一位学有所获的中医医生了。

厚积薄发  二十年磨一剑


1963年的中秋,在这个“千里共婵娟”的团圆日,沈绍功却告别了家人,带着先辈的嘱托,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仁心,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他先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和广安门医院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工作初期曾拜四川名医叶心清为师。叶老擅长针药并施,思路独特,处方新奇,曾担任过数位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并深得赞誉。他刚出学堂大门即得名师指点,为日后的行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临床基础。

1964至1965年,他参加了赴北京顺义县及山东沂蒙山老区巡回医疗队。在贫困的农村,面对缺医少药的现状,他广泛收治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想尽办法用低成本的中草药和针灸为患者解除病痛。

两年的艰苦磨炼使他终生难忘,一是精神的收获,激发了他奋发图强、拼搏上进的毅力,加深了同患者之间的感情,是一次医德医风的再教育;二是医疗技能得到明显提升,是一次从“书呆子”到“实践者”的有效转化。

20世纪70年代初,他负责广安门医院的糖尿病门诊。临床观察2型糖尿病近千例,创建了补气为主,重用生芪,养阴为辅,配用生地,气阴双补的“降糖甲片”,广泛用于糖尿病专病门诊。在5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总有效率达89.8%。

1976年,周恩来总理患癌症病逝,医务界掀起攻克癌症的科研热潮。同年5月,他担任了广安门医院肿瘤科肺部肿瘤病房“猪苓多糖治疗原发性肺癌”科研课题组组长。

在此后的5年间,他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提出了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即以扶正为主,保护胃气为先,创制了“平瘤建功散”新方。其间,他主笔的科研论文《猪苓多糖治疗原发性肺癌116例扶正作用的临床观察》,获得1981年度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3年2月,广安门医院重新开办急诊科,他被任命为急诊科主任。他提出要中西医配合,发挥中医药治疗急症的特色和优势,以救死扶伤为最高准则,开展中医诊治急性高热、脑中风、冠心病、急性痛证以及急性中毒等的科研工作,制订了《广安门医院单病种中医急症诊疗常规》,自制清解合剂、温解合剂、清暑合剂、复方地丁注射液、石韦注射液等近20种医院内部制剂,使中医急症诊治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1984年4月,卫生部中医司组建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他被任命为胸痹(冠心病)急症协作组组长。在大量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辨证序列方药诊治冠心病”和“冠心病宜从痰论治”的新思路,开辟了一条中药医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

这20年的从医生涯,他诊治过数不清的患者。而他自己,也从一个刚刚迈出学校大门的青年学子变成了一位卓有成绩的中年医生。更重要的是,长期的临床磨炼,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在学术上的突破和升华铺就出坚实的台阶。

与时俱进  创新中医理论


中医历来对糖尿病的认识均以“阴虚燥热”为病机,治疗上大都从“养阴清热”入手,这种观点自宋代以后基本上已成定论。沈绍功教授并未拘泥于前人说法,而是在长期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经临床仔细观察发现Ⅱ型糖尿病“三多”症状并不明显,而以气短乏力、心悸消瘦为主症,且苔多薄白,质淡,脉象沉细而弱,中医证候分类属“气阴两虚”。于是他提出治疗Ⅱ型糖尿病应从传统的“养阴清热”法则转换到“补气养阴”上来的新思路,创制了补气为主、养阴为辅、气阴双补的立方原则,治疗时收到很好的效果。

历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往往不顾胃纳,长期囿于一味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的传统框框,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大大地损伤了患者的自身正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沈绍功教授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了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即以扶正为主,保护胃气为先。扶正重在调整肾的阴阳。保护胃气首先要振奋食欲,分两类:舌苔腻者投芳香护胃,以温胆汤、保和丸为主方;舌苔薄者投养阴护胃,以养胃汤为主方。同时,他还提出了药疗与食疗、意疗、体疗互相配合的综合方案。这些新思路、新方法明显缓解了患者症状,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明显减轻了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他为泰国著名企业家诊治肝癌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1年春,沈教授接到一个电话,称泰国米业的总裁身患肝癌,慕名赶来北京求医。在五星级饭店的总统套间里,坐在沙发上的总裁时年仅44岁,由于病魔缠身已无法起立,只是双手合十相迎。

一眼望去,总裁面色黧黑,双目无神,唇无鲜色,语无底气,神情低落;诊其脉搏,微弱欲绝;观其舌苔,厚腻发黄;询其病苦,毫无食欲,悲观绝望。时时问道:“还能苟延多久?”原来泰国医生已经明示他最多还能活3个月。事实也的确如此,肝癌,系癌中之王,从确诊到病逝,大约也就是半年左右。

问、闻、望、切后,沈教授凭借多年治癌的经验和创新的思路,凝思片刻落笔处方一张,立方以保护胃气为先,投保和丸化裁,同时鼓励总裁做到“三不”必能获救。三不者:一不要翻书,对号病情,此举长不了知识,只长负担;二不要多思,跳不出病圈,只能使精神崩溃;三不要杂治,治法的互相干扰影响疗效。一席话说得总裁点头称是,次日清晨即带着求生的希望飞回了曼谷。

傍晚,沈教授的案头电话铃起,传来总裁秘书的声音:“一剂药还不足人民币10元钱,治疗肝癌能行吗?”沈教授一听忍不住笑出声来,答曰:“原来总裁不是吃药而是吃钱。如果是那样,可以用泰铢当柴薪,燃火煎药即可。”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总裁服药1周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腻苔退了大半,开始有了食欲,求生的欲望增长了他服药的信心。1个月过去了,2个月过去了,到了第3个月,总裁发现不仅没有出现死亡的征兆,反而一身轻松,充满活力,体重增加了3公斤。他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要在曼谷迎接沈教授的到访。

时年初夏的子夜,泰航班机降落在曼谷国际机场。总裁亲莅,在飞机舷梯旁迎候沈教授,亲手给沈教授戴上鲜艳的花环。此时的总裁与3个月前判若两人,红光满面,动作敏捷,说话底气十足,手握得沈教授直喊“松绑”。

曼谷之行,沈教授深感欣慰:一则尽了医道天职,二则扬了国医之威。但故事尚未结束,此后的岁月里,沈教授采用调肾的方法,每3个月为他调治一次。3年来,总裁非但提高了生存质量,而且恢复了商务工作,至今他仍然活跃在泰国的商界,被视为生命的“奇迹”。

从此,总裁周边只要有癌症患者,不是劝其赴京求治,就是请沈教授到泰国出诊,沈教授因此竟成了泰航的常客。泰国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泰航的空乘小姐得知这个故事后,每见到沈教授乘飞机,就亲切地问道:“‘活菩萨’又去治病救人呀!”

独辟蹊径  心病从痰论治


沈教授在担任全国中医胸痹(冠心病)急症协作组组长时,提出了“辨证序列方药诊治冠心病”和“冠心病宜从痰论治”的新思路。确立协作攻关的目标是冠心病的急重危症,采用五结合的技术路线:继承整理与发扬创新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科研成果与新药研制相结合、临床验证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中医与中药相结合,在临床治疗上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中医病名具有特色,但必须规范化才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学科的交流。中医没有统一的冠心病病名,以往笼统地命名为“厥心痛”“真心痛”“心痛”“胸痹”等。1986年沈绍功教授首次以《金匮要略》为准,把冠心病病名一一与西医病名对应为:胸痹病(冠心病)、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胸痹心衰(冠心病心力衰竭)、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等。这套规范化的冠心病病名,经过临床多年的验证,证明切实可行,已被中医药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所采纳。

其后他又创建了“病证相配单元组合式分类辨证诊断法”,即将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分成6个单元:“心气虚损”“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根据临证实际加以单元组合更切合实际,达到“辨证准”的目的,并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

同时,在治疗中他提出了计量评分法。从主症、兼症、舌脉3个方面,根据证候程度、出现状态、是否靠药物缓解和是否影响生活工作,从0分至4分以5级评分计量,然后统计治疗前后总分之差,评定显效、有效、无效、加重4级疗效。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领域里引入量的概念,既保留了中医证候学的特色和优势,又使疗效评定更加客观化。

经过对冠心病的长期治疗,沈绍功教授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环境的污染,冠心病的中医证候谱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证型已较少见,而痰浊闭塞证型却大量增加。因此,应当大力提倡冠心病从痰论治,其立法应当从补气活血转到补气祛痰,从理气活血转到痰瘀同治上来。他首创了温胆汤合三参饮化裁组方,由于切中临床证型,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收到明显的效果。

“沈温胆”技惊四座,成为海峡两岸医术交流的一段佳话。

近年来台湾人由于生活优裕,压力增加,饮食不节,尤多海鲜肥甘,致使冠心病发病率居高难下,成为当地健康的头号杀手。1991年晚秋,承台湾同仁们的盛情邀请,沈教授赴宝岛指导医诊,切磋医道。

在台北,沈教授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个大企业的女老板。按照脉学“三部九候”的规矩,诊其脉来滑利,尤其心脉带数,观其舌象,苔腻色黄,质红少津,病属痰浊化热。沈教授心中明了,未等患者自诉,便给她描述了刻下病症:胸闷不舒,头重纳差,夜梦纷纭,睡醒仍乏,没精打采,经量渐少,日益增胖,减肥无效,苦恼不堪;同时透析了她的秉性,一生好强,只争第一,且心态失衡,表面开朗,私下委屈,事业有成,钱财富裕,惟独没有保养,健康滑坡,加之应酬吃喝,终有冠心病之苦。

一时语惊四座,女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所谓“莫须病家开口,号脉察病,入木三分”,只此一席话足见沈教授脉学功底之深厚。

随即开出“温胆汤”处方一张,台湾同仁不得其解,因为当年治疗冠心病不是“化瘀”就是“温通”,而以“祛痰”为立方之本实属罕见。并嘱患者“抓大放小,办六放四”,就是抓大事放小节,不用事事必躬,以资保养。总之,稳定心态,减轻压力,配合治疗。

2周后,沈教授由高雄返回台北,再给这位女老板诊断时,已是“今非昔比”,其状况是腻苔退净,痰浊已除,纳寐皆调。她欣喜无比,赞誉沈教授“仁术济世”。同仁们见状,请求沈教授专为“临证祛痰术”讲授一课,以开茅塞。此后他连续3年赴台湾临证讲学,竟获得“沈温胆”之美称。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实施“从痰论治”的思路,以疗效显著、安全稳定为目标,沈教授领衔研制的新药补心气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和心痛舒喷雾剂,都取得了国家级准字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均已由药厂投产面市,收到了明显的效益。

春华秋实  总结毕生经验


从1982年他担任第5届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教研组长开始,一直到1992年起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加上各级各类的培训班、讲习班,沈教授已记不清教了多少学生。他的学生有的已经开始招收硕士,有的已是医院的院长。经过20余年的教学生涯,他数以千计的学生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医疗战线上。

在40余年的行医、科研、教学过程中,沈教授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科研论文和中医专著。据不完全统计,他发表的24篇学术论文和出版的16部学术专著,内容涉及糖尿病、癌症、冠心病、中医急症、新药研制等十余个领域,近千万字。

2002年,沈绍功教授被国家原人事部、原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沈宁医师和韩学杰博士成为其学术继承人。绵延十九代的沈氏医术,在口传心授了600年之后,终于由政府认可传到了第二十代。

而今,沈教授已年近七十,在指导学生和著述之余,每周坚持两天的门诊。这两天的门诊,经常是从上午8点一直忙到下午3点才结束。按规定,他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挂号费应为300元,他个人可有提成,但他仍坚持收普通专家挂号费。问及此事,沈教授语重心长地说:“病人来自全国各地,饱受病痛折磨,病还没看就花了300元挂号费,我的心里不踏实。省下的钱患者还可以买药治病。医术的高低不等同于挂号费,关键在于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

如果说,沈氏医术历经600年之久,祖传十九代而不衰,是因为有什么“秘诀”的话,我想“疗效”大概就是其中的关键秘诀。

图书介绍


部分目录

心血管系统疾病(共25案)

一、概述

(一)冠心病辨治总则重在祛痰

(二)高血压病不能一味平肝熄风, 当以痰瘀同治

(三)病毒性心肌炎分段论治

(四)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效方

二、验案

(一)冠心病心绞痛

案1心络瘀阻神失所舍

案2痰浊痹阻痰瘀互结

案3脾失健运气虚夹瘀

案4心肾阳虚胸阳不振

(二)心律失常

案1气虚血滞痰浊内停

案2气虚血弱心脉失养

案3肝木横逆肝脾不调

(三)心动过缓

心肾阳虚阴寒凝滞

(四)病毒性心肌炎

案1热毒外袭痰瘀内停

案2心肾气虚心脉不畅

(五)心肌病

案1痰瘀阻络心神不宁

案2心阳不振水气凌心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