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西南青衣苗族的服饰文化 ——回忆曾祖母的古苗族服饰

 关山听风 2020-11-13

青衣苗族的服饰文化

——回忆曾祖母的古苗族服饰‍

陈明才


我的曾祖母杨连媜(1877-1955),娘家住朝仪乡田仔村。是上世纪20年代末我县最早的中共负责人杨英华的姑母。她1895年嫁入我家与曾祖父(长期为私塾教书先生)成婚。她为人忠厚贤良、天资聪慧,又上过私塾,无论种菜做饭,挑花绣朵样样出色,又乐于助人,深受地方好评。我年幼时,她不但教我认字写字,还给我讲很多民间故事,在我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病逝时,我还不到10岁。

曾祖母逝世后,因我母亲年轻要从事家里繁重的体力劳动,就由祖母带我。祖母除没上过学外,人品技能与曾祖母相似。有一次,我打开祖母放衣服的箱子,发现里面放着绣了花边的衣、裤、裙子等,感到特新奇,很想拿出来穿着玩,但又怕祖母责怪,特别是怕祖父骂(他也是教私塾的先生),就不敢问祖母。有一次我趁祖母去衣箱里找什么东西,马上跟了去,看到祖母打开箱子,“呵呀呀!”我装作从没见过似的高兴得叫了起来。俗话说“爷爷奶奶疼头孙”,祖母最疼爱我,见我吃惊之状,就将这些全部搬出摊到床上,一件一件,一样一样的告诉我来由。首先她说,这是你曾祖母留下来的“传家宝”。她老人家病危中,就交代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些绣花衣服、银饰放入棺材作陪葬品,“人死如泥”,只要穿几件干净衣裤入土就行。如果你们要霸蛮放入棺材,今后我变作鬼也要来骂你们的。祖父母遵从老人遗嘱,把这些宝物好好收藏起来,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留传下来。每到逢年过节,祖母总想拿出来穿戴一下,祖父不允,怕曾祖母地下见怪。但每年六月六那天,她就会拿出来翻晒,很多邻居就围拢来看,祖母就大声地说:“只准看,不准摸。一摸就沾了汗气衣服会发霉的。”邻居们好奇地看了一阵后羡慕地走开了。1950年夏,湘西南土匪经常到各地搜抢东西。曾祖母怕这些“宝贝”被土匪发现抢走,就叫祖父用几层油毡布包好放到红薯窖里装着。过了一段,等土匪部队撤了,才搬上来放进房里。为免老鼠咬破箱子,就长年养猫。“一猫管一湾”,我们同院子的十多户人家的东西很少被老鼠咬过。祖母说等她快过世时再传给我母亲。

本文作者根据回忆绘画

暴雨过后是晴天。时光晃然一过就是五十多年。如今,党中央一再号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民族优秀的工艺品传承下来,比如这些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正好丰富我们的美好生活。曾祖母的这些服饰虽然被历史损弃,但我还能基本回忆得起,它已成为我历史记忆中的一个重点。

 衣是藏青色布料,为满裳衣(我地方言),布扣子,稍短衣袖。衣领和领围,开边扣的衣边,衣的下脚边都有1寸宽的黄底色布绣上红花绿叶,胸前也绣有五彩花鸟。衣边、袖口还有红布滚边。

 裤子也是藏青色布料,裤脚、裤头都绣有1寸宽黄底色五彩花鸟,裤头是锁裤头,裤脚宽敞且短只能遮住膝盖以下半个脚杆,裤脚红布滚边。

 裙子为长裙,水红色布料,有折皱,裙脚边大红底色3寸宽布料上绣有五彩花鸟。

 帽子为藏青色丝帕盘缠成高4寸,沿头部4寸厚的布围套、布围套上每间5寸用丝线绣有1公分宽黄色花边布条斜镶外边。

 鞋子是老女式布鞋,藏青色布面,中间有布鞋带和扣子,鞋前面绣有五彩花鸟。

项圈  项圈为白色银器,在一块大围脖上打造有花鸟图案,外加银白色链吊小响铃。

手镯  手镯为银器,半公分宽,上面铸制花鸟。

耳环  耳环为银制吊在耳朵上直径3公分的小银圈,抛光的圆棒上没有花纹。

整套从头到脚的服饰,穿戴起来表现文雅,朴实、大方,合身自然,给人以美妙、秀气、庄重的感觉。从湘西南苗族人的风俗和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分析,这种服饰属青衣苗。我的曾祖父、祖父均为汉族,但他们的衣裤、帽子、腰巾都是藏青色、布扣子,衣裤用红布滚边仅没有绣花边纹样而已。显然是苗汉杂居或结亲而同化了。青衣苗,是湘西南苗族的主体,具有浓厚的楚巫文化色彩。由于受地理、气候、经济和民族民俗心理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和影响而与其他苗族不同,青衣苗族服饰是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因为这方面内容属民族服饰研究的理论性课题,留待另文述之。

 本期作者 

陈明才,苗族,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人(原党坪苗族乡),大专文化,曾任村干部40多年,其中任支部书记18年,省苗学会会员、县苗学会理事,省、市、县诗词协会会员,潇湘散曲社雪峰分社社员,邵阳市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十大藏书家,著有湖南省第一部乡志《党坪苗族乡志》,在中央、省、市、县级报刊发表章1000余篇。

本微刊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微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微刊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微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