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赛道模型: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亲斤彳正禾呈 2020-11-13


三生

物语

有趣、有用的模型

0.导论

概念:

  • 你想了解一家公司,在这个时代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了解只是搞懂的基础。当你看到一家公司时,不能陷入某个孤立的点,要对市面上的各种分析言论有冷静的判断力,从这一点上看,搞懂一家公司,算是一个对它的理解的越来越饱满的过程。

  • 此外,时代瞬息万变,在你搞懂一个公司的基础上,你还需要在时间维度上做点要求:只有快速的搞懂一家公司,才能快速的作出决策,是拥抱他还是远离他。以防止“蓦然回首,已错过一个时代”。

运用:

  • 宏观视野(赛场)

  • 公司所在行业的空间阶段竞争格局(赛道宽度、长度、路况)

  • 公司具体的商业模式护城河(塞车)

  • 公司的管理与人(赛车手)

  • 方法论


1.宏观视野(赛场环境)

概念:

  • 看清宏观大背景,能为你搞懂公司做铺垫,同时看清这个公司和宏观的密切程度,也决定了需要多大程度关注宏观变化。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大的时代背景,即趋势。第二,宏观经济环境,即周期

运用:

  • 第一,把握长线趋势,逻辑上存在领先指标或者符合常识。比如移动互联网,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

  • 第二,根据公司产品的特性,评估公司对经济的敏感度。比如,生活必需品和非主流产品,对宏观经济不太敏感。


2.行业空间(赛道宽度)

行业定义:

  • (1)初级产成品,包括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品,钢铁、化工等初级工业品等;

  • (2)工业生产品及过程,包括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气新能源、电子、轻工、建筑行业、交通运输、军工等;

  • (3)消费品及流通渠道,包括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等;

  • (4)服务属性,包括餐饮、旅游、文化传媒、互联网、计算机软件、通信、教育、公用事业等;

  • (5)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

  • (6)生物医药,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院等;

  • (7)房地产可单列一类,因为这的确是一个特殊的、且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行业。

  • 以上是证监会的一个行业分类标准,投资人喜欢用赛道理论来描述一个行业,它的宽度指的是市场规模,长度指的是行业所处阶段,赛道是平坦还是崎岖,指的是行业竞争格局。

  • 这个行业提供的是怎样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在哪里,以及市场规模的大小(商业模式)。比如星巴克,不只是卖咖啡的,他做的是第三空间。

行业空间:

  • 行业空间也就是行业规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销量乘以单价。他是改造传统行业(交易结构的优化)?替代传统行业(线上代替线下)?还是创造的新产品(新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比如滴滴APP叫车,是对传统路边叫车电话叫车的替代,而滴滴专车则定义为一种全新的服务,属于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 供给驱动看产能,需求驱动看天花板。对于大部分新经济产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很明显,比如苹果在创造iPhone之前,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需求,用手机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就感觉良好,但是苹果定义了智能机,后来智能机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需求,这就是典型的供给驱动。

小结:

  • 改造性行业的空间取决于,对原有行业效率的改进。理论上这个行业所创造的价值不会超过原行业的成本。否则就变得,没效率了。替代性行业的空间取决于,对原有行业的规模和新业态可能达到的渗透率创造型行业的空间,就完全不受限于原有行业,而是取决于他自身解决了什么样的新需求。但你在有些时候,一个行业的盈利模式本身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对行业规模的定义还需要留足想象的空间,我们找到的那个关键要素可能是一个领先指标

  • 了解行业的空间和行业增长的驱动要素,是吃透一家公司的基础,因为不同的行业空间,决定了公司未来能达到的高度


3.行业阶段(赛道长度)

概念:

  • 创新扩散曲线图。当一个新事物,被全市场10%到20%的人接收时,扩散速度会突然加快。这同样可以用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上来判断行业处于什么阶段。

  • 创新者,大胆尝试。早期使用者,意见领袖。早期大众,深思熟虑。晚期大众,各种原因。落伍者,因循守旧。

  • 技术成熟度曲线图。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会经历一个小高峰后进入低谷,再慢慢走出低谷。

  • 科技诞生触动期,新技术萌芽阶段。过高期望峰值,非理性关注下产品膨胀。泡沫化谷底期,问题出现,情绪走向极端。稳步爬升的光明期,有能力的新技术探索出经营模式。实质生产的高峰期,新技术被接受,进入成熟阶段。

  • M型曲线。在新技术发展初期,行业会经历曲折;但经历了这个阶段,等到技术成熟,相关产品会慢慢广泛被市场接受;直到市场饱和才走向没落。

  • 1.技术发展前期的大起大落,2.有能力的技术探索出模式,并逐渐被市场接受,3.创新扩散,被大众接受,之后步入成熟。

运用:

  • 首先,要简单确认下行业潜在空间还有多大

  • 其次,搜集这个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判断它是在上升期,平稳期还是没落期

  • 最后,判断它在当前的位置会呆多久,是什么因素会导致下一个转折出现。当行业处在曲线左半边时,关键要看技术的突破。在右半边时,关键看渗透率的提升有没有突破临界点。当你能更好的找准要分析的公司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你就能更好的预判接下来的走向。


4.竞争格局(赛道路况)

概念:

  • 搞懂竞争格局,你才能明白,眼前行业的这块大蛋糕到底有多少属于公司。

狭义竞争格局:

  • 结合行业规模与行业阶段,看竞争格局。行业规模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遇到很多竞争对手,说明路对了;反之,也有可能是这个领域本身蛋糕太小。

  • 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竞争格局的重点也不太一样。如果行业还处在高速增长期,即使是实力一般的玩家也有可能冲到市场上分一杯羹,如果行业增长稳定行业,产能开始过剩,就要比拼精细化的运营,低效率玩家就没有竞争力,多余产能就会被淘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业仍在高速成长,即使领先者拥有可观的份额,依旧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每年释放出来的空间都很大,领先者随时可能被颠覆。

  • 遇见终局,没有结局。因为只有看得到终局,你会更容易知道,你要分析的公司存活的概率有多大?存活下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第一,强马太效应导致的一家独大(微信社交)第二,双寡头或多寡头的平衡(视频行业)第三,相对分散,百花齐放,或者各领风骚,数年的行业(内容行业)

  • 但是任何市场的终局往往都是中局,商业的竞争也没有终点,有时貌似行业达到了一个平衡,但往往会被高维度的因素影响和改变。比如方便面被外卖颠覆。

思考:

  • 第一,这个市场的规模决定了能吸引多少竞争者,如果现实竞争激烈程度与此不符,那竞争者是不是迟早要来货,再说为什么不来?

  • 第二,这个行业已经进展到什么阶段,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行业是否增速太快,导致现有竞争格局不稳定?

  • 第三,这个行业本身的特性,将来更可能向垄断、寡头,还是充分竞争的平衡状态演变,如果已经相对平衡,潜在的打破现有平衡的因素会是什么?

产业链博弈:

  • 上述内容是行业竞争格局,但其实,广义的竞争,并不局限于处在同一个平面的玩家。现在经济高度的产业分工,导致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会包含很多的环节,而行业创造的价值要在多个产业链环节之间进行分配,所以产业链博弈也是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产业链之间的价值瓜分,目的绝不是为了消灭自己的上下游,与竞争不同,他更偏向的是博弈

  • 产品方的弱势,一方面来自于门槛低,竞争激烈,但最主要的点还在于同质化。因此,只要有独特的竞争力,永远不会嫌入行太晚。当然,如果能同时兼具产品和渠道,则更有可能打造出更持久的商业模式。

思考:

  • 你接触的公司,他所处的产业链每个环节是什么?

  • 每个环节的拥挤程度如何?哪一个环节更具有议价能力

  • 相对拥挤,或者说没有议价能力的产业便缓解,提供的产品是否同质化


5.商业模式(赛车动力)

概念:

  • 前面4个板块,整体分析了一家公司所处的行业,也就是赛道。接下来要考虑用什么车跑在赛道上,也就是商业模式,它的可行性如何?

找到驱动公司增长的关键指标:

  • 公司的收入往往是几个指标的相乘,所以一个公司的成长,也可以拆解为,这几个关键指标的增长。对于大部分处在增长中的公司来说,是多数指标相对静止,有一个核心驱动指标带动公司成长,优秀的公司总是会预估每个指标的天花板,在现有的指标动力衰减之前去寻找新的增长接力指标(第二增长曲线)。一个公司如果发现,现有的收入成法力,每一个指标都面临突破的瓶颈,就必须去寻找新业务。如果是大公司,为了搞懂它,可能需要研究几个不同的行业,然后写出来几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再把它们加起来。

  • 所以,有些时候,需要从多元化经营拉到更聚焦的位置上,也就是减法,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性价比最高的事情上。

同质化竞争下的商业模式观察:

  • 单纯的产品或商业模式的好坏,不体现竞争力的强弱,越好的产品反而会招致阅读的竞争。所以客观上必须承认,大部分行业里同质化的竞争里,靠的是比拼运营、执行、资本和一点点运气,没有必要把每一个公司的成功都归结于商业模式的意义上的胜利。

  • 但是需要注意,看似同质化的竞争里,不同公司的战略定位会有不同,而且会在以后的战略执行中放大这种不同,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略的一点。比如携程眼睁睁的看着去哪儿,在自己眼皮底下成长壮大。也就是说,后发制人的玩家,很可能在商业模式上有巨大的进化。这给我的启发是,在理解一家公司的过程中,不要被行业的领导者的思路带着走,也许,会有更好的商业模式进化,这将更适合用户的战略定位


6.护城河(赛车耐力)

概念:

  • 无形资产。最主要是品牌和专利(动态指标)。

  • 商业模式网络效应。第一种,单边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效率越高。第二种,双边经济模型,比如滴滴,双边模式往往比单边模式竞争壁垒更高一些。第三种是网络效应,比如社交类产品微信。

  • 转换成本。决定了先发优势的稳定性有多强。这也是为什么转换成本越低的产品,就越会把精力投放到渠道建设上,而弥补这种不足。

  • 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可能来自于规模效应,可能来自于先进的技术,也可能来自于这家公司精益求精,步步为营的长期建设。

  • 利润率。利润率低,能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壁垒,然后为二级火箭做准备,比如小米手机与小米生态。

思考:

  • 在巴菲特时代,一家公司还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景巨大的行业,然后凭借它的工匠作风,慢慢成长为一个伟大公司。但在这个时代,资本已经不允许了,一旦商业模式被验证可行,接下来就是在资本的助推下大规模复制,比如共享单车。所以,对于主动运用低利润率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玩家值得关注,而在壁垒不清晰的情况下,过早追求利润,往往是一个短视行为。

  • 如果一家公司的护城河是品牌,那他的产品是不是有更高的定价和更低的销售费用?如果一家公司有规模效应,它的增速是不是快于成本的增速,利润率是不是随着销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一家公司产品有多边网络效应,那他是否有快于行业的客户增长数和边际递减的成本?如果转换成本是一家公司的壁垒,那他是不是有较高的重复购买率,和较低的营销费用?如果,一家公司有成本优势,让它相对于竞争对手,是否有更高的毛利率和更低的费用率


7.人与制度(赛车手)

概念:

  • 赛手是操控赛车奔驰在赛道上的灵魂。通过研究赛手,交叉验证,能更好的理解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的赛道上,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竞争策略。广义的赛手不仅是公司的管理层,也泛指一个公司的管理制度。

  • 一级市场刚好是新模式,新公司占主流,人的作用会凸显。二级市场,企业都是走相对走到成熟的阶段,才更有可能性上市,自然制度更被看重。

观察管理层言行的三个要点:

  • 风投女王徐新曾经对他寻找什么样的创始人做过一个总结。第一,要有杀手的直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第二,学习速度要非常快。第三要有,使命愿景价值观。第四,要内心很强大,永不放弃,要够狠。

  • 第一,管理层究竟对行业的趋势作出什么反应。最有前途的管理层都在引领行业。普通的管理层至少会时刻跟踪行业的热点,并积极应对。比较弱的管理层,他的发言和几年前相比没有太大长进,对行业理解甚至和你研究了一阵子的成果也不相上下。

  • 第二,管理层的基因。管理层到底是激进还是沉稳?放眼大局还是关注细节,可以着重观察管理层言行之间的关系。

  • 第三,管理层对风险的预判。如果,管理层洞察到的风险领先于市场,而这个风险往往就不再是风险。如果,达不到市场平均水平,那才是最大的风险。

  • 第四,公司股权,比如核心人物持股,重点员工持股,公司的投资人等情况。

  • 第五,关于人。你可以去看看这个时代高水平的牛人都往哪个行业,哪个公司跑,那一定是代表了未来的趋势,至少是中短期趋势。

观察管理制度的两个要点:

  • 公司初创期商业模式确定后的一段时间,人的作用是无限凸显。而过了一段时间,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就在赛手这个因素里,扮演着更重要的作用。

  • 好的管理制度,首先就要避免和解决,组织过大带来的低效。科斯指出,公司的存在是因为市场交易有成本,而公司内部组织协调也有成本,如果公司内部组织协调成本低,那么公司的存在就节约了市场交易的成本。但反过来,当公司内部组织协调的成本,比市场交易成本高审,也就是公司的边界了。因为一旦跨过这个边界,公司反而是没效率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公司的管理制度决定了一个公司所能达到的最终高度

  • 第一,观察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公司管理经验的最好凝结,是一个公司的价值观。

  • 第二,跟踪公司的人效比,就是每个员工平均为公司带来了多少的销售额或者业务量,它的变化趋势侧面反映了公司的组织效率。他的默认使用条件是,公司的业务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否则人效比的指标就会失真。


8.方法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