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还是不懂这个男人

 第十放映室 2020-11-13

在今年的国产爆款综艺《忘不了餐厅》里,黄渤聊起了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原来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舒淇问:“如果回到过去,在爸爸还有记忆的时候,你最想和他说什么?”

黄渤想了想,回答:“我没有想说什么。我就想多陪陪他,哪怕聊聊天也好。”

聊天,一个多么简单的愿望。

但对于中国的子女们来说,能和父亲坐在一起坦诚地聊聊天,并不是件容易事。

这背后有文化的原因,有代际差异的问题,也有谋生的压力,使得两代人很难坐在一张桌子前平等地交流。

眼看又要到父亲节了。

不如在家里陪父亲看一场电影吧。

如果是你,会选哪一部?

也许是:《美丽人生》、《大鱼》、《如父如子》、《当幸福来敲门》……

但如果让我推荐一部的话,一定会是这一部:李安的《饮食男女》。

为什么会是它?

原因有三。

第一,《饮食男女》聚焦的是中国式家庭,由郎雄扮演的父亲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

用李安的话讲,“郎叔长了一张五族共和的脸”,意思是说,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见到郎雄那张严肃、隐忍又深藏慈爱的脸,都会觉得他很像一位中国父亲。


第二个原因,李安很会拍父亲,而且一拍就是三部

你要是把“父亲三部曲”连起来看,还能看到片中的父亲有明显的成长。他从《推手》中的委曲求全,到《喜宴》里的妥协让步,直到《饮食男女》,才终于成全自我。

《饮食男女》作为父亲三部曲的完结篇,堪称李安关于“父亲”这一形象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还有第三个原因,我们先卖个关子,最后再说。

《饮食男女》的故事很简单,讲了一家四口的生活。

这个家庭的核心人物,是父亲老朱。

他是个退休的大厨,曾经在饭店里叱咤风云。老伴去世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三个女儿身上,最让他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做满满一桌子菜,看一家人围坐一起。可是,三个女儿对父亲这种形式主义的安排越来越不买账。

于是我们看到,餐桌上丰盛的菜肴与冰冷的气氛之间,形成令人窒息的张力。面对美味,三个女儿各怀心事,根本无心享用。

大女儿家珍是个虔诚的教徒,已经30多岁,还未出嫁。她有些心灰意冷。

二女儿家倩是个漂亮的女强人,她的身边从不缺少情人,但距离真爱又总是差一步。

三女儿家宁是个乖乖女,最近正陷在和闺蜜男友的情感纠葛中,倍感苦恼。

这一家四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更妙的是,他们的故事,最后全都发生了戏剧化的反转。

看似最禁欲的大姐家珍,闪婚嫁给了一个骑重机的肌肉男;最乖巧的小妹家宁,却做了最叛逆的事,早早和闺蜜的男友奉子成婚;反倒是不缺情人的家倩,始终无法走入一段认真的恋情,最终嫁给了事业。

最让人意外的是向来沉默寡言的父亲,竟然老牛吃嫩草,娶了大女儿的同学锦荣,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至此,一家人都找到了归宿。

这是个大团圆结局,没有错。

可是,在这个大团圆的背后,你要注意到,有一个东西还是破碎了。

是什么?

这个四口之家原本的家庭秩序。

还记得前文我留了第三个原因没说吗?这第三个原因就在这里,它才是真正成就《饮食男女》成为经典的理由。

李安用这部电影,实际是在探讨一个中国式家庭的瓦解与重建。

尽管都是大团圆,但李安的处理方式很不同。

我们先说传统的家庭片会怎么做。当女儿一个个离开家之后,影片一定会在这时着重表现父亲的孤独。然后,女儿必然会在外面受委屈,意识到父亲才是最疼自己的人,于是又一个个回归家庭。

这是一种“破镜重圆”的方式,是把碎了的拼回去。

可《饮食男女》不一样,李安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破镜重圆”,相反,他认可了这种破碎。

他认为一个家因为子女的独立而“瓦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在这部电影里,谁才是第一个决定离开家的人呢?

其实是父亲。

从影片开始,他就已经和锦荣相好了,只不过,他在等待女儿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自己才能坦然离开。

这就是李安的观点。无论父母还是子女,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生活的支点,而不该把重心放在彼此身上。

所以我们看影片最后,一家人约好的聚餐并没有成型。李安连最后形式上的大团圆,都没有给我们。

相反,他向我们展示的是每个人的新生活。大女儿拉着老公去教堂受洗;小女儿和老公在家忙着看孩子;二女儿将要去阿姆斯特丹独自闯荡;锦荣也已经怀了父亲的孩子……

至于那场约好的家庭聚餐,也只有父亲和家倩到场。父亲喝下家倩做的汤,发现自己丢失的味觉又回来了。于是感人的一幕上演,父女俩紧紧握着手,深情对望,道出了彼此的称谓:“女儿啊”,“父亲”。

是的,只有每个人都找回生活的滋味,亲情的滋味才能重新回来。

除了剧情之外,我还想和大家聊一个很有趣的道具:餐桌

不夸张地讲,《饮食男女》这部电影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李安抓住了中国家庭的这一典型场景来做戏。

为什么说“餐桌”很典型呢?

因为子女留给父亲的时间和空间都太少了,只有在餐桌上,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才能顺便沟通一下感情。

“餐桌”首先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权力关系。

影片中,父亲老朱始终坐在主位,居于权力中心。他的对面,坐着二女儿家倩,表明了两个人尖锐的对立关系。

其实父亲是最爱家倩的,可爱之深、责之切,反倒和女儿有了很深的隔阂。

直到影片最后,父女俩终于和解。父亲让出厨房,女儿为父亲烧菜,餐桌上,两人也终于并肩而坐,不再对立。

李安就是在用“餐桌”来暗写一家人的关系。

至于大女儿和小女儿,她们要搬走的消息也都是在餐桌上宣布的。而女儿的相继离开和父亲的味觉退化,实际都是在讲述“父权的衰落”。

这种衰落,令老朱心生凄凉。

于是他才那么上赶着给珊珊做便当,以此找回一点做父亲的感觉。

再看餐桌上的菜肴,很多菜都是李安精心设计的。

比如家宁要搬走时,一家人吃的是象征团圆的火锅,形成一种错位的反讽;父亲向家倩示好,夹了一个象征“和谐”的螃蟹给她……最逗的是,大女儿家珍急着和男友搬走,餐桌上,父亲费了好大劲,才把叫花鸡坚硬的外壳砸开,害得家珍心急如焚。这一过程,也暗合了老姑娘终于出阁的意思。

《饮食男女》这部电影,就是一场围着餐桌上演的大戏。

其实也不止《饮食男女》,几乎所有涉及父子亲情的电影,都少不了“餐桌”的元素。

《推手》里,餐桌是父子两代人和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场所。

《喜宴》排场更大,用一场大型婚宴,装下了儿子的善意谎言与父亲的隐忍不说。

《洗澡》中的父子两代人,坐在餐桌前吃起了炸酱面。一口面,一口蒜,把各自的心事嚼碎了,咽进肚里。

小时候,我们在餐桌上和父亲对抗。长大后,当我们终于理解了父亲,再和他隔桌而坐时,满肚子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呢,坦诚对话并没有那么难。

这是我在看过三部曲短片“父亲的礼物”后,最大的收获。

这三部短片由“五粮液”精心制作,分别拍摄于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和中国重庆。三地导演,三种乡音,拍出了中国式父子、父女的普遍情愫。

中国香港短片中的父子因缺乏沟通而产生了隔膜。

父亲看不惯儿子成天玩音乐,不务正业。但在儿子心里,却有另一段隐情。

终于,在父亲生日那天,儿子拿出一件神秘礼物。那礼物背后的往事,使得父子俩冰释前嫌。

中国台北短片里的父亲整日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女儿。妻子去世后,父女间少了缓冲带,更不知如何相处。

但其实父亲的爱一直都在,他已悄悄为女儿准备了一份神秘的新婚礼物。这份礼物,就是爱最好的证明。

没错,在这三部短片里,都有一份神秘礼物。

这三部短片的结尾,也都落在同一句话上:“你,就是父亲最好的礼物。”

我想,全天下的父亲心里一定都藏着这句话。当孩子们对他说“谢谢您、对不起、辛苦了”时,父亲的这句话就代表着“客气啥、没事的、不辛苦”。

三部短片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重庆短片。因为这部短片中的父子,很像《饮食男女》里的父亲和家倩。

他们之间之所以爆发冲突,不是因为他们太不同,而是因为他们太相像。

父子俩性子都很倔。

从小,父亲对儿子严加管教,儿子嘴上不服,心里却始终想向父亲证明自己。

长大后,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出国留学,直到学成归来,父子俩再次见面,故事的走向又会是怎样?

但其实,无论你怎样选择,不变的,是父爱的模样。

父爱如山,山是沉默的,厚重的。我们总以为父亲的不善言辞背后,有着巨大的索求。殊不知,他什么也不想要。

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文凭、奖状、礼物,跑到父亲面前,骄傲地递给他,期待他赞许的时候,其实父亲只有一句话憋在心里:你,才是父亲最好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