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十一,人们为了省几块几十块钱,义无反顾的往购物车里塞各种各样的商品。 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要省钱! 其实,对于老股民来说,省钱还有很多方法,一个好习惯掌握以后,日积月累就能省下不少钱,可能远比双十一购物来的划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特别是新手可能不太注意的东西:溢价率。 我们先从产生折溢价的原理说起。 什么是折溢价通常,我们在买卖ETF时可以看到两个价格,一个是市价,另一个是IOPV。 市价指的是ETF基金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报价(跟股票市价一个意思),由买卖双方竞价产生,简单来讲就是我们买卖ETF的价格; 而IOPV是ETF的基金份额参考值,可以理解为“ETF单位净值的实时参考价”,也用来衡量ETF交易价格是否偏离了基金的实际净值,简单来讲就是ETF的基金净值。 IOPV由交易所计算,每15秒钟揭示一次,通常连成一条线和ETF的交易价格显示在一起,例如ETF组合宝里显示如下(蓝色线为市价,紫色线为IOPV) 大伙可以这样来理解,ETF的市价始终围绕着IOPV上下波动,毕竟IOPV反映的才是ETF基金的实际净值。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ETF价格有时候会偏离IOPV。 当ETF市价小于IOPV价格时,产生折价,相当于ETF打折卖; 当ETF市价大于IOPV价格时,产生溢价,相当于ETF加价卖 市场上通常用折溢价率指标来反映折溢价的现象,下面顺便给大伙讲讲折溢价率是如何计算的。 折溢价率的计算公式为:折溢价率=【基金份额的成交价格(市价)-基金当前实际净值(IOPV)】/基金当前实际净值(IOPV)*100%。 折溢价率正值代表溢价,负值代表折价。 举个例子: 2元一瓶的矿泉水,现在1.5元卖给你,折价率是25%,相当于7.5折销售,是不是很划算;同样是2元一瓶的矿泉水,现在2.5元卖,相当于溢价25%出售,太贵了。 比如我们7月10日提到过一只ETF,上证50ETF(510680),前一天的溢价率竟然达到52.41%,相当于是1元/份的基金,现在1.52元/份卖给你,贵的离谱。 盘中的买入报价: 文章发出后几天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连续跌停,散户被割韭菜,亏损惨重。 ETF之家猜测,溢价如此高的ETF还有人抢着买,很可能是有人利用场外申购上限限制,刻意拉抬吸引散户入场。 ETF大幅溢价,除了制度上的问题(如QDII的外汇额度限制等),还包括以下常见情况: 一是碰到土豪买ETF,完全不在乎价格,只要能买,钱不是问题。尾盘很多机构预期明日利好,也会扮演这种土豪角色; 二是新来的ETF投资小白,对ETF的运作制度完全不懂,误认为ETF跟股票一样,今天强势涨停明天还得涨停,赶紧挤上车。 如果你是土豪,那没啥问题,相当于给市场做点贡献。如果你是小白,那ETF之家觉得付出的知识成本太高了,建议这篇文章多读几遍。 溢价买ETF的风险有多大?关于溢价买ETF的风险大小,还得从ETF的套利机制聊起: 当ETF的市价和IOPV价格存在价差时,产生了两种套利机会: 折价套利:当市价小于IOPV价格时产生折价套利机会,通常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ETF,然后在一级市场赎回ETF份额得到一篮子股票,然后卖出一篮子股票获得价差。 溢价套利:当市价大于IOPV价格时产生溢价套利,通常可以买入一篮子股票,然后在一级市场申购ETF份额,最后在二级市场卖出ETF赚取差价。 原理图如下: 一旦套利者入场,套利的空间就会被填补,也就是前面说到的ETF市价与IOPV价格将趋同。 换句话说,溢价的这部分钱被套利者赚走了,你成了贡献者(参考上面案例,溢价52.41%买的ETF,后面变成没有溢价,投资者要想离场只能用面值1元卖出)。 下回记住了没,买ETF时要选择折溢价率接近零或者为负值的产品,切忌买入高溢价ETF。 哪里可以看ETF的折溢价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券商的PC端交易软件都能查看ETF的折溢价数据,比如通达信、Choice金融终端。 在移动端App里,免费的好像只看到东方财富和ETF组合宝有此功能。在便利性上,ETF组合宝更胜一筹。例如在行情页面即可查看每只ETF折溢价数据: ETF组合宝最新版本在分时界面还能看到实时的IOPV(推荐横屏显示,更方便)。 此外,再教大伙一个绝招。下回碰到想投的ETF,但是产品又出现大幅溢价,我们还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找到替代品。进入ETF组合宝,依次点击: 1、ETF基金页面,点击下方的“对比” 2、进入页面即可找到跟踪该指数的所有产品 只需两步,全市场相关的所有场内基金(ETF、LOF)都将展现在你眼前。最后我们可以横向对比产品的费率、基金规模、成交额、折溢价率找到最优的ET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