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茗轩 ‖ 方菊:姆妈的放牛理论(散文)

 司马戊 2020-11-16

【编辑絮语】品茗轩”是《毛白菜》微刊的一个特设栏目。有人说:人生是含泪的微笑。在这里,我们一起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谈酸甜苦辣,品人生况味。本期品茗轩出场嘉宾:方菊女士。让我们一边品茗,一边听她聊聊好婆婆是怎么“好”的......

【以下配图均由作者本人提供,存谢】

邵阳人对母亲有两种口语叫法,自九公桥桥边断,桥北头到邵阳市区叫姆妈,桥南头到邵阳县叫妈妈。老公的母亲是正宗的邵阳市工作人员,我自己的母亲是邵阳县的农村妇女。所以我很自然地叫老公的母亲为姆妈,叫自己的母亲为妈妈。这样子即使两位母亲碰到一块,我随时随地叫她们中的任何一位,大家都很清楚我是在叫哪个,也知道我对两位母亲都是手心手背的肉肉,看得一样贵重。

其实,我更黏我的姆妈。姆妈今年72岁了,头发已经全白,但皮肤白皙,面容和善,腰板子挺得笔直,声音更像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轻柔,恬静,一直让我着魔。

嫁到刘家十七年了,我们一直跟姆妈同住在一套不足90平米的家属楼房里。别人说,婆媳住在一起总会有些小摩擦。我和姆妈却一直相安无事,公公在世时,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公公过世后,我们一直相依为命。姆妈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半句重话。

姆妈曾经是化纤厂的一名高级钳工,退休二十年来,她成了一名专业的优秀“饲养员”。公公、老公、我、我们的儿子兴兴、儿子的姑姑及表哥林林都是姆妈饲养的“牛崽崽”。

姆妈养“牛”,用的是全心,让“牛崽崽们”呷饱呷好是姆妈每天的头等大事。姆妈知道我们每个人肚子里有几条好吃的蛔虫:儿子早上要呷饺子,还要现包的,肉肉不能用冷藏的,要佐筒子骨头汤;我爱吃新鲜的蔬菜,每顿还要一点子慈姑辣椒;刘勤爱吃牛肉和皮蛋......姆妈买菜,坚持天买天吃,现买现吃,每天换着吃;有时还会按照电视上的美食理论,一日三餐,一餐三菜,荤素搭配,准时无误。

【作者幸福的一家:姆妈、我、先生和儿子在住了17年的老屋前合影】

姆妈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怎么舒服你就怎么做,我们家没有很多钱,小菜饭反正有呷。”这就是姆妈宽松的放牛理论。

吃饱喝足后,姆妈总是揽下清洗任务,“你们该干嘛干嘛去。”早已有小朋友在楼下大声叫着“兴兴”的名字。兴兴一边答应着一边飞快地系好鞋带,一步两个梯子下楼玩去了。姆妈跟着在后面大声喊,“莫跑,莫跑,八点钟一定归屋哦。”姆妈的魔音很具有震慑力,兴兴再贪玩,八点钟一到,准时乖乖回来了。我缠着刘勤的手,“吃多了,你得陪我去跳舞。”刘勤跳舞,那是卵弹琴的,点子都踩不到,更别说什么舞韵了。实话说,我也只是打一个幌子,跟不同的舞林高手过招才能让我过足舞瘾。姆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跳舞你去跳就是了,不要呷别个的东西。”得了圣旨,我一溜烟就进了离家最近的工人文化宫舞厅,自己买门票,买茶,买口香糖,跟某个熟识或不熟识的舞友跳一两支舞。一个小时后,汗出即归。

【瞧,这群被养得生龙活虎的“牛崽崽”们】

姆妈爱整洁,是出了名的,与我这个马大哈简直是格格不入,但姆妈从来不说我。我星期五回家,穿着高跟皮鞋“叮嗒叮嗒”就穿堂入室了,放下包回过身来,就看见光洁的瓷板砖上留下了一排泥印子。我惊叫一声,“哎呀,又忘记换鞋了。”姆妈又是那种轻柔的超低音,“那有么子紧,反正就是果咋样子。”其实,星期一我去上班,有几次忘了带眼镜或者钱包、钥匙,返回来取,多半碰见姆妈在用毛巾擦地板,旁边摆着一盆冒着泡的热肥皂水。我冬天穿过的布鞋、棉鞋、毛皮鞋,在夏季到来的某一天会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到了下一个冬天,我总是扯着高声问老公,“我的棉鞋呢?我的布鞋呢?我的毛皮鞋呢?”姆妈指点着老公从衣柜的顶端拖出一个个鞋盒子。打开看来,布鞋洗得干干净净、棉鞋晒得焦干焦干、毛皮鞋头上套着保鲜膜,身上油亮油亮的。

有了姆妈的滋养收拾,我们个个红头发色,光鲜靓丽。邻居们都说我比刚进刘家门时还漂亮了。确实,今生,我最美丽的时光,不是在青春年少的十七八岁,也不是在初为人母的少妇阶段,而是在跟姆妈一起走过人生中的许多风雨后平静相守的中年时光。

我给姆妈唯一的回报,是隔三差五去“贵太太老年时装店”给姆妈买一些新款的服装。服装都不贵,一两百元一件,但穿在我姆妈身上,可就显气派了。姆妈皮肤白,腰背直,经常走路锻炼出来的双腿修长稳健,新衣服一上身,效果就不同凡响。一穿出去她的那班走友就瞅着两眼放光,总是缠着问她在哪里买的。这时的姆妈露出唯一得意的神态:“我不晓得呢,我屋里小唐帮我买的。”她说这话时脸上乐开了花,我听这话时心里头长了劲,给她买衣服比给我自己买还殷勤。

爱有来生,我还做姆妈广阔牧场的一头牛崽崽!

【有姆妈的精心滋养,我和儿子,岁月静好】

【作者简介】方菊,女,1974年生,湖南省邵阳县人,原名唐平英,毛泽东文学院第11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优秀班委。邵阳县文化名片《茶油之都 美丽邵阳》执行主编。已在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三百多件件,多次荣获“新闻文学报道先进工作者”称号。发表长篇小说《加一点盐就好》,著有散文集《向阳集》及小说集《灯灯日上》等。

延伸悦读
品茗轩‖曾志言:写给亲爱的儿子(散文)
品茗轩‖乔蕾:独守一份寂静,任时光清浅(散文)
品茗轩‖篱落疏疏:烫壶温盏,不知会沸腾起哪些往事?(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