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出文物(052)|刘胜金缕玉衣

 廿氏春秋 2020-11-16


刘胜金缕玉衣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长188厘米

文物年代:西汉

出土信息: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

馆藏地点:河北博物院

该衣通长188厘米。玉片有绿色、灰白色、淡黄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块,金丝重1.1千克。在“玉衣”内还发现玉璧十八块,以及饭含,佩戴之物。

玉衣的外观和男子体型一样,宽肩阔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壮。腹下有男性生殖器罩盒。头部有高高隆起的鼻子,三个狭窄的缝隙代表双眼和嘴。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离,犹如制衣工人裁剪缝制的一件衣服。其中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构成,袖筒、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长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最大的玉片长4.5厘米,宽3.5厘米,用在脚底。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盖大小,用来表现手指。与金缕玉衣相伴的还有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玉握和18件殓尸用玉璧,组成一套规格最高的汉代丧葬用玉。


浅说满城汉墓中的金缕玉衣

李雅雯 河北博物院 

1968年夏天,在河北保定满城县陵山上的建设施工中,偶然间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展开了联合考古发掘,后在墓北侧发现了另一座规模、形制相似的大墓。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清理工作,两座古墓昭明于世。
 
如此庞大、建造讲究的墓葬究竟建于何时?墓主人又是谁?经过进一步研究和反复论证,考古人员最终找到了答案。通过墓葬中出土的大量西汉五铢钱以及出土的铜器和漆器上的铭文“中山府”“中山祠祀”“卅九年九月”等,确定了先发现的一号墓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而二号墓墓主人的身份确认则更为清晰,因出土一枚刻有“窦绾”“窦君须”字样的铜印,可知主人为窦绾。两座墓葬共出土万余件珍贵文物,其中的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出土的保存完整的玉衣,揭开了汉代玉衣的真面目,也让我们对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奇与赞叹。
 
刘胜金缕玉衣全长为1.88米,是用2498片来自辽宁的岫岩玉片和约1100克的金丝制作而成。整件玉衣基本是按照人体的形状设计的,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可彼此分离,就像制衣工人裁剪缝制的一件衣服。其中头部由脸盖和头罩组成,脸盖上还刻制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形象。上衣的制作则似现在的量体裁衣,因刘胜体态丰满,故而前片制成胸部平坦、腹部鼓起的形状,后片下端还做出了臀部的形状。左右裤筒分开,上粗下细,按照人腿形设计,弧线精美,似是汉代难得一见的精美“雕塑作品”。手套呈握拳状,是制作最为精巧的部分,其中发现的最小玉片只有成人拇指盖大小,需要将一百多片不同形状的小玉片按照手的形状连缀起来,制作难度非常大。鞋的部分所用玉片较大,鞋底由三块特制的大玉片组成,鞋帮可向两边打开,便于穿着。
 
窦绾金缕玉衣长度为1.72米,共用2160片玉片、约700克金丝制作而成。与刘胜玉衣相比,窦绾金缕玉衣有两点主要的区别:首先,上衣部分的玉片比较大,且不是用金丝编缀,是用丝织物粘贴在一起;其次,在头罩两侧做出了耳朵的轮廓。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显要贵族死后才可以穿的特殊葬服。有专家认为,玉衣的产生可能与玉面罩有关,又称为“覆面”“幎目”。《礼仪·士丧礼》中说到:“幎目用缁,方尺二寸,赪里。”郑玄注:“幎目,覆面者也。”卢兆荫先生1981年在《试论两汉的玉衣》一文中提到东周“缀玉面饰”和“缀玉衣服”可能就是玉衣的前身。夏鼐先生在《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中也说到:这种玉衣制度可以溯源于东周时代的“缀玉面幕”和缀玉片的衣服。但是成为真正的金缕玉衣,可能始于景帝末年或武帝初年。河北地区的战国中山国就出土有大量用于制作缀玉面罩的各式小玉片,此外还出土了八件四对玉手指盖,应是玉手套的前奏,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死后以“含珠鳞施”厚葬的习俗。
 
到西汉中期,玉衣开始大量涌现。按照《后汉书·礼仪志》中规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只能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刘胜是诸侯王,按规定只能用银缕玉衣,而实际情况却是刘胜与其夫人的墓葬中出土的均为金缕玉衣。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玉衣分等级使用的制度在西汉中期尚未形成。以玉衣为葬服的厚葬习俗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以玉衣为敛的葬服制度才消失。
 
看起来考究又精致的金缕玉衣制作起来初看似乎简单,实际却是一项复杂又庞大的工程。首先,工匠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把玉料切割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岫岩玉平均硬度在5.2度,与普通玻璃接近。古代没有机器车床,古人究竟是用什么方法锯片的呢?从玉片的痕迹观察,有的是用圆片锯锯开的,有的是用直条锯锯开的。具体做法是用这种带有钢丝或圆形钢盘的工具来完成切割。当然钢丝是割不动玉的,工具上方还悬挂有壶,内盛解玉砂和水。混有沙子的水滴滴在玉石上,增加了切割工具的锋利度,这样来回摩擦就可以把玉料制作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玉片了。其中圆片锯的使用说明当时已有较高效率的轮轴切割机械了。据专家测定,有些玉片上的锯缝只有0.3毫米,精密程度之高超令人惊讶。切好之后的玉片需要进行细致的磨制、抛光处理,使表面发出温润的光泽。接下来就要在玉片的每一角穿出小孔,从遗留的钻孔痕迹看出当时有两种钻孔方法:一种为杆钻,一种为管钻,其中杆钻为大多数。杆钻和管钻都必须加沙研磨,制成小孔,孔径大小仅在1毫米左右。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编缀。金线长度一般为4~5厘米,形状粗细不一。一种金丝横断面近似圆形,用于上衣和手套位置;另一种呈扁条形,两端搓尖,用于裤筒上;另外还有很少的合股金丝,是用12条极细的金丝拧成一股做成的,其中最细的金丝直径只有0.08毫米,工艺水平之高超令人惊叹。一般金丝是将金片剪成细条搓成丝,而合股的细金丝经过实验,发现可能是拔制的。这种柔软又有韧度的金丝非常适合编缀。在编缀过程中,工匠还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如交叉式、套联式、并联式等。周边用织物或铁条进行锁边,一件奢侈华丽的金缕玉衣就制作好了。
 
除玉衣之外,满城汉墓还出土有完整的“玉九窍塞”,包括眼盖、耳瑱、鼻塞、口琀、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刘胜和窦绾死后头部的下面放置有鎏金镶玉铜枕,装饰华丽;手中各握有一璜形玉器;前胸和后背还放有玉璧;甚至夫人窦绾所用棺椁都是用大量玉璧装饰而成。这些连同玉衣一起,都是汉代葬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汉代葬具、葬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古人为何要用玉器进行随葬呢?他们认为美玉是山石的精华,凝聚天地之精华,吞食可以长寿,佩戴可以辟邪,穿上玉衣便可尸身不腐。据《汉书·杨王孙传》记载:“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晋代葛洪也在《抱朴子·对俗篇》中写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因而古人生前佩戴玉器,死后用大量的玉器进行随葬,足以见古人对于玉的谜之崇尚了。
 
两汉是玉衣发展的高峰期,从目前考古资料看,河北省除了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窦绾玉衣之外,还出土有中山怀王刘修的金缕玉衣、中山穆王刘畅的银缕玉衣、中山简王刘焉的鎏金铜缕玉衣等。刘修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第五代孙。玉衣出土时已经遭到破坏,金丝早已被人抽走,专家用了两斤黄金重新打造了金丝,重新修复而成,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外,其他地区也先后出土有两汉时期的玉衣,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由4248片上等的和田玉制作而成,玉片小而薄,玉质极佳,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的玉衣;同样出土于徐州的东汉彭城靖王刘恭银缕玉衣,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汉代银缕玉衣,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另外,西汉南越文王赵昧墓中还出土有丝缕玉衣。

用玉衣来敛尸只不过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刘胜和窦绾玉衣出土时,里面的尸骨早就已经朽烂,只有一些类似牙齿的珐琅质和少量的骨渣保存下来。虽然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寄托没能实现,但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劳动人民不朽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见证。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与满城汉墓[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河北省博物馆.满城陵山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3]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J].考古,1981(1).
[5]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考古学报,1983(4).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