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烈反对你去做这件事情!

 铁木君 2020-11-16

你好,我是铁木君。

昨天我打扫了一下屋子,忙完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

手机翻着翻着,我好奇地点开了微信收藏。

里面除了最近的一些内容,我做过笔记记录外,大部分的收藏日期都已经是三四年前。

有的内容已经被删除,有的我居然毫无印象,连收藏理由都忘得一干二净。

虽然平时把「来我的收藏夹吃灰吧」放在嘴边,但真的看到近百条陌生的微信收藏时,我还是吃了一惊。

那种感觉就像是我回到家,发现床上正躺着一个熟睡的陌生人。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大家每次考完试发卷子,大家都很关心自己的分数、错在了什么地方;可是搞清楚错题的答案和思路之后,又把它丢到了一边。

这种收藏的热情,对错题的迷恋,就跟不断囤积「未来可能用得上的东西」的松鼠一样;本质上都是妄图占有一些看似有用的东西,来获得安全感。

我强烈反对「对物质的迷恋」这件事。

这是大多数人为生活所累、陷入盲目努力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想看了就忘,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啊!

01.

不要让你的收藏夹落灰

很多软件里面都有收藏夹的功能,因为人们对好的东西,天生有一份怜惜,不舍得丢弃。

一旦加入了收藏夹,我们似乎就永久地占有了它,这让我们感到踏实,拥有了安全感。

「未来一定能用得上的」,是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

微信和微博的收藏夹,并没有提供一个笔记的功能;这些有用的内容,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分类保存到我们的笔记软件中。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我们需要花上一整段的时间,去理解消化掉它们,否则只会越积越多。

收藏夹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的中转站,而不是内容的垃圾桶。

很多东西我们觉得有用,但是一键收藏后就不管了,这是一种分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欠缺。

大家都看过别人的电脑桌面吧?

有些人的桌面井井有条,想要什么东西都能快速找到;

有些人的桌面密密麻麻,找个东西特别费劲,一个表格或者文档,可能还不是最终版本。

高效清晰地分类处理信息,这是现今社会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我们要把每天接触到的海量信息,筛选和分类,为我们所用。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共性,在同类的事物中找差异。

高效利用碎片化的信息,推荐大家两个方法:

1、定期整理。不要让你的收藏夹里收藏超过10篇内容。

周末的时间十分宝贵,但是我们依然应该花一点时间,来整理一下过去一周挖到的宝藏内容。

10篇内容是收藏的上限。如果打开收藏夹看到的是99+,想必谁都会感到头疼,果断放弃吧。

分类整理不是把这些内容的链接,分类粘贴到不同的文件夹里;我们需要对内容进行消化和再输出。

这个过程,是建立和扩充我们的笔记和素材库。

一篇文字内容,重点在于提取文中的重要观点,和观点的论证过程。

故事也很重要,可以带给我们启发,也是文章观点的使用场景,方便我们强化记忆。

对于视频的内容,精彩的台词和演讲段落,可以截图下来用拼图软件编辑后保存。最后不要忘记附上视频链接。

如果你只是拿来学习语言,我建议你可以直接删除。因为网络上可用的视频音频内容,已经足够满足你的需要。

2、思维导图。利用收藏夹里的内容,丰富你的知识树。

前面我跟大家多次推荐思维导图,因为实在是太好用了。

我们的大脑非常地活跃,每天会产生上万个想法;我们热爱收集信息,各种碎片化知识都会塞进我们的脑子。

如何去抓住它们,真正地为我们所用,那就需要我们用思维导图,建立我们的知识树。

那些在收藏夹中无处安放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在这棵树上繁衍生长。

就像如何提高学习时的效率,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解答。但是每一个回答里,只有一部分的内容适合你。

于是我们时常觉得,这些方法并不好用,不如放弃治疗。

这时你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采集可用的观点,把它变成为你量身打造的学习方法:

学习前的准备:预习和回顾、热身;

学习时提高效率:番茄时间管理法、学习环境;

学习后:笔记整理、自我奖励;

利用信息的碎片材料,构建我们的知识大厦,培养结构化思维。

思维导图里,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图像、分支、连线、关键字这些元素,清晰地将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捕捉下来,可视化地整理成结构性的知识体系。

让我们开始动手整理收藏夹,找回被遗忘的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吧。

02.

不要让你的房间堆积如山

《断舍离》里写到:“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力量。”

家里摆放的物件和脑中的知识不一样,它们需要占据空间。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家,还没有大到把什么都装下的地步。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清理东西。

我想很多人,都体会过宿舍的拥挤。

我大学住的宿舍,是六人间。宿舍太小,我把一些东西放在了床尾,把几件衣服挂在了床头的栏杆上。

晚上睡前看完的书和手机,也都一起放在床上。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做噩梦,而且一翻身就会醒。

我跟室友聊起这个,他告诉我在床上摆的东西太多了。稍微动一下身体,就会碰到东西,这会给你一种空间上的压迫感。

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床上摆放的东西,给我施加了咒语,让我睡梦中的灵魂无处安放。

后来我床上再也没放过这些东西,睡前一定要把手机和书放到下面的桌子上。(我没有床头置物架)

良好的睡眠回来了,我也养成了定期整理东西的习惯。

定期清理屋子,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改掉坏习惯,扔掉坏情绪。

我相信,每次看到那些一年没用过的东西,都不会让你感到开心。只会让你谴责自己,又浪费了不该花的钱。

当一个物品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时候,它就无法提升你的生活质量。大胆丢掉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物,生活才不会那么累。

如果我们总是执着于过去, 每天替未来焦虑;那我们永远无法过好现在,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我之前买了个烤面包机,朋友说用烤面包蘸蓝莓酱味道可好了。可是用了两次之后,我就没再用过,因为我还是喜欢吃肠粉。

像这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及时处理掉:

1、二手平台。

我们可以在平台上,及时卖掉不需要的东西。当你卖得多了,可能也就不会再乱买东西给家里添乱了。大家可以上闲鱼看看,或许你们会看中我的烤面包机和网球拍。

2、送给朋友。

送给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把不需要的东西,拍一张照片发朋友圈,(擦干净,拍好看点)一般半小时不到就抢走了。送给朋友,东西又重新拥有了使用价值。

3、旧物改造。

这种方式十分推荐。适合喜欢做手工、有点空闲时间的朋友。当你不舍得扔掉它们的时候,适当地改造,是以另一种形式留下。

让我们勇敢丢掉旧东西,和过去说再见吧。

03.

写在最后

生活总是塞给我们很多东西,让我们应接不暇,手忙脚乱。

我们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仿佛这样「充实」的生活,就会比昨天更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想把什么都搞定的美好愿望,却让结局都走上了敷衍。

少就是多,我们要斩断自己「对物质的迷恋」。

那些把人生活得通透的人,最后一定是素与简。

著作等身的村上春树,每天五点起床十点入睡,只坚持三件事,写作、跑步和读书。

三十多年从不间断,这样的生活一定很无趣吧?可是他的文字却那么地清新灵动,字里行间,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就像梭罗所说:

“把一切不属于生命的内容剔除,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

把自己从落满灰尘的生活里拯救出来,时刻光亮如新,我们才能成为生命的主人。

到那时你会发现,那些乱花迷眼,是你不再想去拥有的生活。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