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土话】禅堂湖俚语:锅扑了

 灵璧家园 2020-11-16

禅堂湖俚语

锅扑了

文/胡桃夹子


    禅堂湖一带还有一句厨房专用土语:锅扑了。这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是曾经烧过锅,或做过饭的人,都会经见过“锅扑”(扑锅)。“扑锅”是“锅开”的最高潮。锅里的汤水因锅底的火太大,被烧翻滚的淌了出来。有人不小心被烫伤是常有的是。你看那管锅的厨娘,无论与人闲扯的多有劲儿,只要听到烧锅的家人喊“锅扑了”,定会撒丫子跑过来掲起锅盖……所以这“扑锅”是做饭烧锅时的最大的忌讳。一是容易烫伤人,二是也锅里的汤饭“扑”出来也造成了浪费。


   那么这个现象,为什么不说是“溢”或者是“淌”呢?而非要讲成“扑”呢?切听我给你慢慢分解。


   口语“扑”的由来,自然来源于生活,来自于人们的眼睛所见,身体感官的感受。据我猜想,这锅“扑”了一说是从这里借用过来的:大河涨水,水势大的时候,水借风势直往两岸扑去,那气势多会引起观水者的惊呼。人们形容河的水势大,多会说:河水扑了两岸。也或是借用那大海涨潮的气势。你看那海水在涨潮之时,刚才还静静的水面,忽然间涌动起来,继而波浪滔天,直向岸边扑来。那阵势真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了。


   那锅中的汤水被烧开,沸腾的汤水顶起锅盖,突地溢了出来,热汤顺锅沿淌出。这阵势应当怎么形容呢?当时也许想到了到这文诌诌的“溢”字,但“溢”虽能说明问题的表象,但无动态的气势。肯定随之联想到了那河海之水暴涨的气势。所以这“扑”就被借了过来。


   你看那锅里的稀饭,面条,汤类等,在被烧开之际,那气势真好比河海之水上涨,也倒是气势骇人。如不及时撤掉火种,或速用勺子搅拌,还不是要“扑”出锅来?


    开始也许是有心人偶借用这“扑”来形容一下,久而久之传了开去。大家就约定俗成,认可了这“扑”。以至变成了厨房的专用词语了。

【本文作者系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灵璧故事】买麻种

【灵璧视点】安徽卫视记者带我们走近“灵璧足浴女死亡”真相

【灵璧视点】灵璧县:农田机井水源不足  水利工程成摆设

【灵璧土话】禅堂湖哩语:不知道九几了

【灵璧美文】女人,请向男人看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