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玉桃丨生豆芽

 读在现场 2020-11-17

去接孩子时,吃到了婆婆的凉拌黄豆芽,豆香扑鼻,一种久违了的味道——儿时的味道。

婆婆见我吃的香,看出我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便传授了方法,给我拿了一碗豆子,让我自己生,并说地暖更利于成功。这更增添了我的信心。

回来后,我严格按照婆婆的说法,用温水泡了一天,然后把水倒出,用塑料膜盖好,放在地上,让它自己长去。别以为就这么简单,精心呵护才最重要.。

每天要淘2次水,早晚各一次,而且还得用手反复的揉掉细长的须,这才有利于豆芽的发胖。一贯爱睡懒觉的我,每天只要一想到我的豆芽,便赶紧起床,不洗不梳就开始侍候他们了。内心那份喜悦期待以及看到豆芽一天一个样的兴奋是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方才想起母亲在我儿时生豆芽,淘豆芽,用簸箕簸豆芽的情景。那年代没什么稀罕吃的,过年时母亲除了压许多粉条外,就是生黄绿2种豆芽了。记得母亲用的是2个大瓦罐,说是透气,等豆子出芽后,就用许多旧布子填充罐口越瓷实豆芽长得越胖。我们姊妹几个不去管母亲每天倒腾2个大罐的累与不累,就是盼着豆芽长成后和母亲一起小心翼翼的从罐子里取豆芽的那一刻。只记得那豆芽长得才叫喜人,尤其是绿豆芽,胖胖的白白的,齐刷刷挤在一起,你都不舍得去动他,生怕弄断一根。才知母亲是用了心去生的,母亲生豆芽是有经验和技术含量的,因为常常能听到村子里王家大婶李家大妈把豆芽生坏了的事。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想吃就能买到了,很少有人家生了,可是却毫无一点豆芽的味道,只是有这种菜名而已。

今年我抱着大不了生坏的想法过了一把生豆芽的瘾,居然成功了,只用了5天就上餐桌了,除了绿色健康好吃,过程可是很享受的哦。我把豆芽每天生长的状态全拍了下来晒晒我的手艺。嘻嘻,看看我是不是得到了母亲和婆婆的真传呢?看后有兴趣的朋友何不也试一把呢?

其实还有一点很纳闷,有许多豆子光是豆瓣没发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的告诉我哦。

作 者 简 介

雨遇,本名崔玉桃,小学教师,乌兰察布市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爱好读书,与诗词有缘。偶有诗词发表于当地报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