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SMO肝癌一线战场硝烟四起,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是大势所趋

 找药宝典 2020-11-17

自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获批肝癌一线以来,各家药企都铆足了劲,当不了第一个,第二个说什么也不能让别家占了去!在今年的ESMO大会上,国产、进口多款组合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番“热闹”景象!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看看这一盛况吧!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瑞戈非尼再添新证据,Ib期研究安全可耐受

该项Ib期研究旨在验证瑞戈非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HCC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这一联合方案的初步疗效。研究入组的患者为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或C期的HCC患者,共35例(截至2020年7月24日)。研究将患者分为剂量限定队列29例,剂量扩展队列6例,患者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剂量水平为120 mg。根据各组ORR、DCR、疾病进展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评估初步疗效。

从整体来看,患者接受瑞戈非尼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包括停药或中断)为3.0个月(0.2~16.1个月),帕博利珠单抗为3.5个月(< 0.1~23.3个月)。在31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9例(29%)疗效达部分缓解,20例(65%)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94%。此外,研究观察到瑞戈非尼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时的最大耐受剂量(MTD)为120 mg。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3/4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为AST升高、ALT升高、高血压、脂肪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未报道治疗相关的出血TEAE。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锋芒正盛,一线疗效媲美K药+仑伐替尼

这项由徐建明教授牵头的II期单臂研究(RESCUE 研究)其实去年已经完成入组,但一直在等待独立影像评估结果。入组的晚期肝癌患者样本量扩充到 190 例,其中一线 70 例和二线 120 例,接受阿帕替尼 250 mg/d 口服 + 卡瑞利珠单抗 200 mg iv q2w。主要终点方面,独立影像评估的ORR在一线和二线治疗患者中分别是 34% 和 23% (RECIST v1.1 标准);如果以 mRECIST 标准评估,ORR则分别是 46% 和 25%。如果只看一线治疗数据,这些数据看起来与“可乐组合”(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差不多(KEYNOTE-524入组的是一线治疗患者,对应两个评价标准,ORR 分别是 36% 和 46%)。目前这个被称为“双艾组合”的方案正在与索拉非尼做头对头的比较,以争取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地位。

信迪利单抗+IBI305肝癌一线II期研究部分结果披露,III期研究正开展

信迪利单抗+ IBI305”组合与“T+A ”组合(阿替利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有些相似,只是将 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换成了 PD-1单抗(信迪利单抗),将贝伐珠单抗换成了生物类似物。这一组合被称为“双达组合”(达伯舒+达攸同),这项被称为 ORIENT-32的研究是一项II/III期临床研究,将双达组合跟索拉非尼进行头对头比较,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2020 ESMO报道了II期研究部分,共募集 24 例一线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 200 mg iv q3w + 贝伐珠单抗类似物 15 mg/kg iv q3w 治疗。整体而言,这一组合的安全性较好,3 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只有 25%。疗效方面,ORR为25%(研究者基于RECIST v1.1评估),中位PFS大于6个月。目前,ORIENT-32 研究的III期部分已经完成患者入组,预计今年年底公布数据,非常值得期待。

除了在本次ESMO上公布的上述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方案外,还有很多研究也在开展中,包括K药/O药联合仑伐替尼、度伐利尤单抗联合雷莫芦单抗、Avelumab联合阿昔替尼、AK105联合安罗替尼、纳武单抗+伊匹单抗+卡博替尼/纳武单抗+卡博替尼等,疗效各异,免疫+抗血管联合治疗渐入佳境!

可以看出,在免疫联合治疗方面,肝癌系统治疗开始进入以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为基准的新时代。目前,多款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在未来几年,联合治疗仍将是HCC临床研究的主要领域。

# 参考文献

2020 ESMO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