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475《瑜伽经》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0-11-18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乐

今天是小一大书建群的第755天

#早读475#  2017年5月22日  周一

一、图书简介

《合一经》(YogaSutras),旧译“瑜伽经”,(瑜伽,yoga音译,合一、结合之意)约作于公元前300年。作者帕坦伽利(Patanjali)乃印度古瑜伽7000年历史中之集大成者。自4000年前希瓦(Sadshiva)的第一部瑜伽古典《中道》以来,此经成为古典瑜伽最重要经典。此经为技术实修手册,包含了完整的灵修技术体系,非理论也。

二、作者及译者简介

作者帕坦伽利(Patanjali)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被尊为瑜伽之祖。在瑜伽界,帕坦伽利是登峰造极的,他跟老子、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穆罕默德一样,都是得道的圣人。就瑜伽的世界而言,帕坦伽利是最伟大的名字。

译者元吾氏(笔名),曾用名“仁君居士”,海外华人,灵修实践者。此译本将所有梵语直译成纯中文。翻译中,参考了42种梵英法日中的旧译本、4种梵语词典和2种梵语百科。翻译原则:1.纯中文:将梵语音译(如:瑜伽、禅那、三摩地、三夜摩等)一律直译成纯中文。2.忠实直译:忠实直译,无修无饰。

三、精彩摘录

(一)

 I.12. 实践+平常心:可平静以上种种。
 I.13. 实践:坚持努力,使其稳定。
 I.14. 由此,长久持续,乃至熟能生巧、根深蒂固。
 I.15. 平常心:心态平衡,不执著所见所闻之物。
 I.16. 最高的平常心:认知本我纯意识(*4),不执著于事物基本特性(*5)。

(二)

I.30. 分散意识的障碍有这些:疾病、惰性、疑惑、怠慢、懒散、纵欲、妄想、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稳定。
 I.31. 这些障碍伴随着:痛苦、忧郁、肢体不适、呼吸困难等。
 I.32. 为了克服这些,可实践以下方法之一。
 I.33. 意识的平静化:以友好、仁慈、快乐、平等心对人(放射这种意识),不论对象是否幸福、痛苦、善良、邪恶。
 I.34. 或者:专心于呼吸之间的暂停。

(三)

 II.12. 每个行为(业力),(在潜意识中)储藏为障碍的根源,在今生后世被体验。(业力的定义)
II.13. 储藏的根源,发芽结果为:生命的形态、寿命、经历。
II.14. 善行或恶行,分别产生乐果或苦果。
II.15. 变化产生苦,潜意识习惯产生苦,事物基本特性之变化的对立性也会产生苦。由此,有分别心者,视一切为苦。
II.16. 还未到来的苦是可以避免的。
II.17. 见者与所见的结合,乃痛苦的原因,但可避免。

四、悦读者推荐

《合一经》作为实修指南,阐明了很多深层的、精微的智慧,并包含了实修得证的方法,非常值得研究精读。书里提到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比如说:外律指不伤害、诚实、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婪。内律指净化、知足、自省、自学、顺从自然。由于年代以及翻译的原因,建议多参考不同的译本,以期能够了达真意。

悦读者早安,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

作者:马向前专注于八卦与命理,一马当先,奋勇向前的悦读者。

编辑:MM豆一年阅读近300本图书,五色时间元的发起者。

【栏目名称】早读

【栏目缘由】一日之计在于寅,一生之计在于勤。

【栏目内容】早读者联盟的悦读者每天早上与大家分享一本好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