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辽宁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BOSS_TZ 2020-11-18

    11月6日至8日,由辽宁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辽宁省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医师分会、辽宁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沈阳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沈阳市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2020年学术年会于沈阳隆重召开。



换届选举:长风破浪,既往开来著华章

    11月6日,在辽宁省医学会领导的主持下,召开辽宁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换届会议。全体委员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出本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青年副主任委员。产生了以马虹教授为主任委员、张铁铮教授为前任主任委员、赵平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王俊教授、刁玉刚教授、肖昭扬教授、闻庆平教授为副主任委员、曹学照教授为青年副主任委员和19名常委、共59名委员的第十二届委员会。此次换届选举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省麻醉学领域的推陈出新,不断注入新鲜活力,也预示着辽宁省麻醉学平稳快速的发展。

辽宁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

开幕式:行而不辍,砥砺奋进谱续辉煌

    在王俊教授主持的开幕式上,大会主席、第十二届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虹教授致欢迎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及辽宁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梁宏军处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肯定了辽宁省麻醉学分会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表达了对学会发展美好愿景的祝福。

王俊教授主持开幕式

马虹教授致辞

黄宇光教授致辞

梁宏军处长致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有了麻醉学前辈们开山辟路、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迎来今日麻醉学的蓬勃壮大。麻醉学术会议的开幕式首次设立了致敬和表彰环节。首先向创建辽宁麻醉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前辈代表:盛卓人教授、郑斯聚教授、张秉钧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敬仰,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高山仰止,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其次为辽宁省麻醉学事业的开拓、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 CAA终身成就麻醉学家王俊科教授颁发“辽宁省麻醉学特殊贡献奖”荣誉状。

王俊科教授(中)

荣获“辽宁省麻醉学特殊贡献奖”

    接下来致敬张铁铮主任委员带领的辽宁省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全体同仁,在过去的4年中脚踏实地、同心协力、成果丰硕。张铁铮教授先后获得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杰出麻醉医师”、“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颁发张铁铮教授“辽宁省麻醉学特殊贡献奖”荣誉状。

张铁铮教授(中)

荣获“辽宁省麻醉学特殊贡献奖”

    最后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席卷中华大地,武汉及湖北成为重灾区。辽宁省16名麻醉医护驰援湖北,白衣执甲、义无反顾,抗疫冲锋动人心魄、插管敢死队情动荆楚。在这特殊的一年,特别致敬奋斗在抗疫战线的辽宁省麻醉医护人员,充分展示了麻醉医生特有的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辽宁省赴武汉抗疫队员代表荣获“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

辽宁省赴武汉抗疫队员代表

荣获“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

    随后,张铁铮前任主任委员代表第十一届委员会做了工作总结。过去四年间在张铁铮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分会可谓是硕果累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首先十分注重学术交流及基层医院培训,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东北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国际会议、多次主办大型麻醉与围术期学术会议,省内区域培训会议及专题培训会;在政策方面,深入基层,充分解读七部委21号文件及884文件,推动省内分娩镇痛收费政策落地,规范省内无痛胃肠镜麻醉收费标准制度等;同时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成立辽宁省麻醉学会青年委员会,制定未来领军人才培训计划,举办多场学术沙龙、病例演讲等,全方位立体式培养青年骨干……全体参会代表以热烈掌声报以肯定。

张铁铮教授汇报工作总结

    主任委员马虹教授代表第十二届委员会做了未来工作计划的报告,从六大方面:加强组织建设,完善麻醉学分会组织架构;学术引领,加强麻醉学科学术内涵建设 ;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进麻醉学科建设;关注基层,一起强大;齐心协力,全面提升辽宁麻醉科研水平;加强青年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 ,实现辽宁麻醉学可持续发展。对未来的工作详细筹划,美好的蓝图催人奋进。

马虹教授汇报工作计划

学术报告:大咖云集,学海无涯尽徜徉

    7日上午的学术讲座精彩纷呈。会议邀请到了黄宇光教授、邓小明教授、刘进教授、熊利泽教授、姚尚龙教授、俞卫锋教授、米卫东教授、王天龙教授、马虹教授就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共同深入探讨学习和交流,讲题新颖,内容涵盖学科建设、临床思维培养、重症监测、围术期镇痛与ERAS、气道管理、心血管麻醉、可视化技术等,高屋建瓴、指点迷津,积极推动了麻醉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升了麻醉医疗安全和管理质量。

黄宇光教授

从2018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看麻醉质控

邓小明教授

正确认识临床麻醉实践中的一些经典学说

刘进教授

撤出人工气道的麻醉和呼吸管理

熊利泽教授 

临床思维的培养

姚尚龙教授

疫情后麻醉学科建设的思考

俞卫峰教授

脊髓-延髓间门控疼痛的新环路机制

米卫东教授

共享数据库的实现路径

王天龙教授

老年高危患者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马虹教授

加强麻醉学科建设,推动麻醉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7号下午是辽宁省内专家学术报告及病例讨论板块。张铁铮教授、赵平教授、宋涛教授、裴凌教授、吴秀英教授、刁玉刚教授、肖昭扬教授、尚游教授、黄泽清教授就术中低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疼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老年及危重症心血管麻醉等临床麻醉中常见问题进行了精辟透彻、详尽生动的演讲,令人受益匪浅。

张铁铮教授 

术中低血压再思考

赵平教授 

妊娠高血压疾病围术期管理

宋涛教授 

建设和发展疼痛科的经验分享

裴凌教授 

麻醉药对发育大脑的影响

吴秀英教授

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镇痛

刁玉刚教授 

术前长期抗凝治疗老年患者围术期出凝血管理

肖昭扬教授 

成人心血管麻醉挑战与应对

尚游教授 

老年骨科麻醉临床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黄泽清 

成人气道管理与困难气道

现场氛围热烈,学习热情高涨

    由薛张纲教授带领大家进行的病例讨论更是精彩连连:一例多发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一例羊水栓塞心脏骤停患者的麻醉抢救与管理、100多岁老年患者右半结肠切除术的麻醉管理,这三场讨论的病例或患者病情危重,或术中突发形势危急,麻醉管理难度大,对麻醉医生要求高,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更需要临危不惧的勇气和担当。在薛张纲教授举重若轻、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精彩点评下,大家受益匪浅,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大家学习氛围高涨,意犹未尽。

薛张纲教授精彩点评病例讨论

    8号上午省内11名年轻麻醉科医生参加了病例演讲比赛,比赛由王俊教授主持,马虹教授、张铁铮教授、赵平教授、刁玉刚教授、闻庆平教授、肖昭扬教授、黄泽清教授担任点评专家,现场氛围紧张有序、活泼生动,彰显了各位麻醉医生的风采和精神风貌。

病例演讲比赛留影

    同期举行围术期超声应用workshop技能培训班,由谭文斐教授、曹学照教授主持,林惠华教授和江伟教授进行麻醉超声技能讲座,在林惠华教授、吴滨阳教授、崔湧教授、谭文斐教授、曹学照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手把手教学”、“真人模特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让理论落实到临床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提升理论,着力推动基层医院“麻醉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此次会议立意独特、亮点颇多。首先形式创新,本次会议响应国家“复工复学”的号召,严格遵循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线上线下结合、全程网络直播,服务团队勤辛苦,专家同道少跑路。其次专家阵容强大,真正的大咖云集,精彩纷呈。最后此次会议是由辽宁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辽宁省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医师分会、辽宁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沈阳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沈阳市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共同主办,五会合一,参会人员再创新高。这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让更多的麻醉学同道共同观看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在线点播人数高达125580次,创省内学会历史记录。没有了空间的限制,大家更便捷地参与到学术的沟通和讨论中,充分体现了大会“一起变强”的宗旨。

    会议承前启后、内容丰富,反响热烈,鼓舞人心。全体辽宁麻醉人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新一届委员会引领下,按照马虹主任委员谋划的美好蓝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协作再创佳绩,学海无涯携手变强,共同奏响辽宁省麻醉事业发展的交响乐章。

供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张东

编辑: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秘书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