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蟹”格闲话

 午后骄阳 2020-11-19

前两天发表了一篇关于“大闸蟹”名称来历的文章“大闸蟹”还是“大煠蟹”?,反响不错,不少人希望我再写一点关于螃蟹的文章,恭敬不如从命,试着写一篇。崇明人把“蟹”念如ha,“啥”也念如ha,《“蟹”格闲话》取“双关语”。

牛吃蟹

许多年前赴苏州公出,在一个园林里,博物馆的朋友指着墙角地面上的堆石说:这堆石头的形状像牛头和螃蟹,叫做“牛吃蟹”,许多人不明白,这“牛吃蟹”是什么意思。原来,“牛吃蟹”是吴方言常用口语词汇。“牛吃蟹”可以理解为牛头不对马嘴或无法胜任。如“叫伊来做迭桩事体,牛吃蟹,伊弄弗里起格”(叫他来做这件事,他是难以胜任的)。

蟹统称为“螃蟹”,许多动物是向着眼睛的方向向前行走,而“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不走正道,走“旁门邪道”,于是被叫做“旁蟹”,后来人们加“虫字旁”写为“螃蟹”。蟹是两栖动物,栖息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塘密布,是螃蟹理想的栖息地。螃蟹的种类很多,大闸蟹是个头最大的一种,是江南美食。“轻匀芥酱入姜醯,兴到持螯日未西”,南方人吃蟹是一门艺术,须细心钳碎蟹壳,认真挑剔出蟹肉,沾上酱醋,细细品尝,绝对来不得胡搅蛮缠、狼吞虎咽,于是,人们把没耐心、不善于吃螃蟹的人和行为称之为“牛吃蟹”。

除了大闸蟹,江南还有许多叫得出名在和叫不出名字的小蟹,壳多肉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人们抓来做醉蟹咸蟛蜞,而蟛蜞之类的小蟹带有寄生菌,不宜食用,吃了会“肚皮渫(沪音念如sa)”。在农耕年代,耕牛是主要的畜力,是人类的好朋友,牛是食草类动物,人们希望牛强壮有力,就把小螃蟹剁碎后混入草料中喂牛,牛无法胜任吃螃蟹,弄的满嘴,连牛鼻头上血淋带滴,这是“牛吃蟹”俗语来历的另一种说法。

教化子吃死蟹——只只好

这是近日网上盛传的一张照片,画面上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边上还有一个人衣服上打补丁的人)在露天的地方吃大闸蟹,破旧的桌子上至少堆着10几只体型硕大,单枚估计有4两的大闸蟹。据说,照片由美国水兵Walter Arrufat拍摄于1945年的上海,照片的背面有说明,说:“Boy eating crab”,就是“男孩在吃蟹”。上海人所谓的“大闸蟹”学名叫做“中华绒螯蟹”,顾名思义就是中国的特产,这位外国摄影师的解读言简意赅,没有错。但是,中国人反而看不懂了。

众所周知,大闸蟹又叫做“湖蟹”,主要栖息在长江下游的江河湖泊中,产量不高,价格较贵,在野生的状态下大闸蟹的个体并不大,3两以上的大闸蟹价格更贵,一般人家买不起、吃不起。于是,现在的上海人对这张历史照片不理解,有的人说当年大闸蟹丰产,价格低廉,平民吃蟹,大快朵颐,有的人说,饥民食不果腹,饥肠辘辘,靠大闸蟹充饥。这样的解读令上海人莫名其妙,难以接受。

上海人的口头禅有“秋风起,蟹脚痒”,我以为这句话是“秋风起,蟹脚硬”的误读。进入孟秋九月,大闸蟹成熟,蟹筐里堆积了满满的膏黃(第四声),蟹脚硬扎,爬行时蟹脚与蟹脚相碰,或蟹脚与石块相撞发出索索响声,于是,大闸蟹也被叫做“郭索”,当然,市民往往通过卡捏蟹脚来判断大闸蟹的优劣。在上海的蟹摊上,家庭主妇用手指卡捏蟹脚的方式来挑选大闸蟹,摊主一定会说:“侬捏的轻一点,蟹会被侬捏煞忒格”。

大闸蟹主要出产于太湖流域苏州、无锡、太仓一带,通过长途跋涉,贩运到上海。湖蟹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湖蟹死亡后很容易变质腐烂,吃食死蟹会发生食物中毒,所以,上海人不吃已经死脱了的大闸蟹,死蟹不能卖,也没人买,摊主会把将死还呒没死脱格“撑脚蟹”和死蟹掼了一旁,穷苦人家买不起大闸蟹,会以绝对低廉的价格买“撑脚蟹”,而教化子连买“撑脚蟹”的铜钿有呒没,干脆向摊主索要死蟹,摊主会忠告:“死蟹弗好吃格,要吃坏肚皮格”,教化子会回答说:“弗要紧格,迭只蟹还没有死透,侬看,伊格脚还来了动”,于是,上海流传“教化子吃死蟹——只只好”的歇后语。

以前,江南一带把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蟹统称为“湖蟹”,大闸蟹是湖蟹中个体最大的蟹。吴方言中把食物或东西放到水里煮讲做“煠”,于是,湖蟹叫做“煠蟹”,后来讹为“闸蟹”、“大闸蟹”等。不论是水煠还是清蒸,活的大闸蟹必须“五花大绑”,否则大闸蟹受烫就会垂死挣扎,蟹脚和螯钳就会断落,与身体分开,呒没卖相,看上去弗惬意,卖不出价钱。照片上的大闸蟹显然呒没经过捆绑,而蟹脚与螯钳与身体自然、完整相连,毫无疑问,这些蟹本来就是“死蟹一只”,也许就是教化子从蟹摊上教化来的死蟹,所以,以“教化子吃死蟹——只只好”给这张照片定名,是最妥当、最合适的了。

大闸蟹坐飞机——悬空八只脚

“大闸蟹坐飞机——悬空八只脚”是上海的歇后语,“悬空八只脚”、“远开八只脚”是沪方言固有的词汇,本意是距离太高、太远,够不着,引申义就是差距悬殊,如“我倷能好跟侬比,还远开八只脚呢”(我怎么敢与你比,我俩差距太悬殊了)。清松江人郭友松约卒于1889年,他用松江方言写的小说《玄空经》成书于“光绪甲申年”,也就是光绪十年(1884年),书中说:“眼前进行方法毫无,真像叫化子睏在麦田沟里,想皇帝伯伯囡,四金刚腾空,远空八只脚。”四大金刚是佛的守护神,平时呆不落笃站在寺庙的“金刚殿”里,他还有腾云驾雾的本领,四处奔走,守护佛国,四大金刚是四位神仙,每位两条腿,共计八只脚,于是谚语以“四大金刚腾空”歇“悬空八只脚”。

对中国人来讲,飞机是20世纪后才出现的,而飞机被人们熟知,那是更晚的事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许多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人士随政府迁往内陆,战争期间,内陆生活物资匮乏,同样,战争期间,内陆与上海的交通中断,从上海迁往内陆的人们思念家乡,思念上海,每当秋风起,蟹脚痒的时节,更思念江南特产——大闸蟹。大闸蟹是活体,可以存放一段时间,于是,部分权贵托人在上海购买大闸蟹后,从上海空运到香港,然后从香港随军车运到昆明,再从昆明空运到重庆,大闸蟹价格之昂贵,可想而知,所以,当时想在重庆,或内陆的其他地方吃到江南特产大闸蟹是一种奢望,或者就是梦想。大闸蟹是十足类动物,在长期的演化进程中,两足进化成螯,尚余八足,有所谓“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于是有人把原来的“四大金刚腾空——远空八只脚”调侃为“大闸蟹坐飞机——悬空八只脚”。
关于“蟹”,还有许多闲话可以说,慢慢来吧——不着急。

薛理勇

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