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因小失大,过于追求保险费返还

 90后男孩晨星 2020-11-19

市场上有不少保费返还型重疾险和意外险,若在约定时间内并未出险,保险公司会将保费返还给客户。这类产品的宣传口号一般出奇地一致:有病赔钱,无病返本。乍看上去,这种保险似乎是免费的。

但仔细对比后你就会发现,返还型保险所需缴纳的保费,要比非返还型保险多出不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多交的这部分保费往往用作重要的投资资金来累积生息,最终会把当初所交的本金“赚”回来。从保险精算模型的角度看,这种表述可能未必准确,但这类问题的本质基本上如此。

当我们开始追求保费返还时,就自然而然地落入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我觉得我自己不一定会发生保险事故。比如,我觉得自己不会发生意外,不会患重病,不会身故,这些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内心或多或少有“万一没出险就亏了”的想法时,潜意识里就会更加看重保费,而忘记自己配置保险的最初动机:购买充足的保额,确保获得足够的补偿。

反正保额也不一定会拿到,我更在乎实打实的保费,所以还是选择有保费返还的产品吧。这样想似乎顺理成章。

相反,当你把保险看作风险的补偿机制时,就会格外看重保额的大小。用尽可能少的钱换取尽可能多的保额,才能充分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

那么,现在请你回答: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

其实对于保费返还这个功能,保险业不乏积极、肯定的观点。比如,虽然返本型保险价格更高,但额外多出来的那些保费,可以看作每年的强制储蓄。毕竟保险资金安全性高,更何况还有收益(相当于一份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

你看,保险公司就是这么厉害,无论什么功能,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你听后忍不住感叹: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这个观点当然有它的道理,也会获得一批人的认可。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年轻人大手大脚惯了,还有攒不住钱的新中产们,未来都逃不开为储蓄而焦虑的宿命。所以,在普遍开销日益走高的当今,强制自己进行储蓄并不是坏事。

但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花钱做强制储蓄不能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对于收入较高的中产家庭来说,保费额外增加50%可能影响不大,无非每年多投资了一点儿保本理财。而对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或者家庭开销较大的群体来说,返还型保险无疑占用了更多的保险预算。1000元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要交4000元的保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