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肝扶脾汤治疗嘈杂、胃灼热、胃酸分泌过多的医案

 爱中医2 2020-11-19

《汉方临床四十五年》中了解到抑肝扶脾汤这个方剂的,这本书中有不少运用抑肝扶脾汤治疗嘈杂、胃灼热、胃酸分泌过多的医案。

当然这个方案其实也不是矢数道明发明的,它出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第八卷.积癖》。

这个方案的本意也不是治疗反酸、嘈杂的,而是治疗儿童积癖的。

何为积癖?

我们先读读涉及到它的原文,或许有助于理解立方者的原意。

原文是这样说的:

“夫癖块者。婴儿饮食失调。三焦关格。以致停滞肠胃。不得宣通。初得为积。久则气血与痰裹积。塞于腹胁。及疟家纵饮生冷浆水。亦能成之。其症作痛。有时面黄肌瘦。倦怠无力或生潮热寒热是也。”

所谓癖快,又名“积”,为脏病,属血分,病程长,病情重,且腹块有形,痛有定处。

其主要病因有:

一、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二、脾失健运,运化无力,食滞痰阻。

治法上,“积”,初期以实为主,治以攻邪,兼以扶正;后期多为虚中挟实,治当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

抑肝扶脾汤治疗的就是“积癖”后期,虚中挟实之证。

《寿世保元》是这样描述它的适应症的:

“小儿癖积,日久不消,元气虚弱,脾胃亏损,肌肉消削,肚大青筋,发热口干,肚腹胀满。”

其方药组成是: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青皮(僵蚕炒), 龙胆草,白芥子, 柴胡,山楂, 神曲,黄连(姜炒), 胡黄连, 甘草。”

这个方子就完整地提现了“扶正为主,兼以攻邪”的思想。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此为扶正。

陈皮,青皮,柴胡,龙胆,白芥子,此为疏通。

山楂,神曲,此为消食、除癖。

黄连,胡黄连,此为攻邪。

那么,为什么这个方子可以治疗顽固的反酸、嘈杂、胃灼热等症状呢?

可能是因为,在部分慢性病例中,反酸、嘈杂、胃灼热只是表象,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气血痰饮裹积,气血流通不畅才是根本,前者是后者的附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