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汤】H房企三年研发管培生被B房企150w挖走了?

 昵称72526320 2020-11-20

【艳姐说】

艳姐今天听到一个段子,有群友爆料:H企业三年研发管培生被B企业150w挖走了。据说是做产城方面的。

这个故事一爆出,艳姐的小密圈粉丝们就立刻不淡定了,各种扎心了、老铁的疼。

相比年薪20万的毕业生,这种工作3年,年方28的毛头小伙年薪150万,让各种人到油腻中年的地产人,可能连他一个零头还没到,如何妥妥滴坐在办公室上班了。

但是话说回来,这几年地产界的管培生新势力汹涌而来。当然,被你我看到的这种惊悚故事肯定也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所以今天聊聊很火的人和事:管培生vs产城。

NO. 1

看看很火的这帮人:房企新势力管培生

对于国内建筑、土木以及房地产相关毕业生来说,如果将房地产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开始起点的话:万科、中海、龙湖,以及新晋力量:融创、阳光城、旭辉、融信,还有热度最高的碧桂园,都是不错的起点目标。

一方面这几家企业都有成熟的应届生培养项目,成功案例也很多,起点高的话,下一步跳槽薪资也容易更高。

另外一方面,进入这种规模房企,管理模式相对成熟,也得到广泛认可,加之企业比较重视对管培生的培养,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新机遇

从内部来看,这些重视管培生的泛起,对于应届生都有比社招员工小份额优先度。

当然了,这种都是没有保票的,给到资源倾向并不意味着你会一定成功。

你可能会更多机会完整经历一个项目、体验各种业态...但是结果是否成功,要靠你自己。

福利待遇

此前爆文毕业生起薪20万已经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但是事实上,一些顶级房企在对于管培生的薪资上非常“理性”,可能有的只是房地产公司范围的中间偏上。

但是依旧吸引毕业生趋之若鹜的,还是文化和管培体系以及机遇。

当然了,也有一些公司把应届毕业生都称为管培生,但是进去时候除了工资和主管晋升与普通员工不一样,其他的很难学到东西。因此刚毕业地产小伙伴们还是要擦亮眼睛,否则3年以后你们之间年薪的差距可能是一个0。

NO. 2

看看很火的新领域:产城

最近关于产城的话题挺火,也是特色小镇拿地的一种模式。无论是“老司机”还是入门“新手”,都试图在不断地摸索与试错中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轨道。

如果说房地产行业现在有什么热门的话题,产业小镇绝对上榜。今年以来,传统地产开发商宣布进军产业地产领域,寻项目、找合作的消息 “不绝于耳”,其中不乏万科、碧桂园、华润、雅居乐、金茂等已过千亿或即将冲刺千亿的规模房企。

然而,由于模式、盈利截然不同,开发商如火如荼布局产城融合项目的同时,关于产业地产不好做、难算账的声音又随之而来。

产业地产作为未来重要增长点,在行业内已达成共识,但如何才能走好产城融合这条路,还没有明晰的答案。

显然,产城不好做。过去一年来,行业分化趋势越来越深刻地凸显:一二线市场获取宅地压力与日俱增,以产业升级为主要方向的产业地产却极富想象空间。对于风向的变化,阎镜予的看法是:行业有朝阳、夕阳,资本却没有。

产业地产是To B的业务,客户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企业,企业跟个人有本质的差别。如果一直用开发商的思维来做产业地产,几乎是死路一条。

真正有实力的优质企业并不需要入驻产业园区,可以直接找政府合作,这导致开发商在招商时面临很大的挑战。要使产业项目获得强的溢价能力,就要做好资产管理和服务。

正是因为不好做,早几年在产城方面做得比较出彩的企业优质人才才格外受到市场追捧。才有了今天文章开头群内朋友的爆料:做产城三年,年方28,年薪150万。

地产人言   言尽地产人与事


我们关注:企业战略、新盘速递、买房故事、产品推介、高管离职、土地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