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酸奶补充益生菌,增强免疫力?

 一葉一如来 2020-11-20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肠道问题成了现代都市人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近年来,具有“改善肠道功能”的益生菌颇受青睐。

专家提醒,不同人群的健康特点和免疫力有差异,需要的益生菌就可能不同,要有针对性地补充益生菌,才能发挥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最大作用。

人体70%的免疫细胞都存在于肠道中,肠道就成了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想要提升免疫力,首先就要保护肠道健康。

生命早期营养是影响免疫力的关键

“宝宝肠胃不好,总爱拉肚子,吃点益生菌行不行?”“宝宝刚满月,肚子胀气,总是哭闹,一天五六次大便,吃益生菌能缓解胀气吗?”……

当宝宝出现胀气、厌食、拉肚子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很多家长都会想到益生菌。也有不少家长只知道“益生菌好”,甚至把益生菌当成包治百病的“神药”,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都想着用益生菌来解决。

“微生物暴露能刺激免疫成熟,营养是免疫的基石,母乳是婴幼儿免疫力的最初且最有效的来源。”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苏宜香教授在健康有“益”——第七届益生菌高峰论坛上强调。

从胚胎形成到出生后2年,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会影响生命对物质的代谢以及整个健康状况。这一重要时期的营养补充一旦错过,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这期间若出现超重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将直接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状况。201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妊娠期妇女糖尿病发病率为18.9%。这意味着在每年1600~1900万孕妇中,有300多万新生儿是在妈妈孕早期处于血糖水平升高的环境下孕育的,这些宝宝长大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升高。

大量研究表明,妊娠期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母子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饮食习惯所致,不少孕妇如若没有额外补充,非常容易缺乏钙、碘、叶酸、铁等营养素,进而影响胎儿或新生儿的智力及体格发育,甚至会增加孩子成年后罹患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日常食谱中,孕妇应多摄入奶制品、海产品及富含铁的肉类等,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营养制剂来补充钙、叶酸、铁等成分。

“要想免疫力好,免疫系统得更好,这不仅仅是一个益生菌就能解决的。”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应用营养经理王红伟博士认为。

论坛上,王红伟作题为《益生菌与不同人群的免疫力需求》的演讲时说,营养是免疫力的基础。营养从物质上保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正如我们要建一所房子,必须有足够的水泥、砖头、钢筋等。房子建得好不好?光有这些仍不够,还要有设计,水泥、沙灰按什么比例混合?如何砌砖?都很重要。身体健康与否和很多因素有关,只靠益生菌这一样,显然是不行的。

人体有一套天然的免疫系统,它是由一群免疫细胞组成的,起指挥作用的就是肠道菌群。每个人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弱是不同的。调节免疫系统,也就是调节免疫功能,是让免疫器官变得强大。

补充益生菌要有针对性

人体发生的肠道疾病有九成以上都是因自身菌群失调引起的,许多人希望通过每天喝酸奶或乳酸菌饮料来补充肠道益生菌,缓解便秘、排便不畅等问题。而天天喝酸奶,肠道内的益生菌依然缺乏,这是为什么?

“益生菌应是活的微生物,吃益生菌能调节肠道,前提是它到达肠道时是活的。”王红伟表示。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当给予足够数量,活的微生物时,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简单来说,益生菌就是我们常说的“友好细菌”或“有益细菌”。

益生菌产生功效的基础是保持活性,而酸奶从制成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生产、物流、销售这一漫长的过程,其间温度变化会大大破坏益生菌的活性。且酸奶食用后要经过胃酸、胆汁,这种高酸环境也会减弱其活性。因此,酸奶中的益生菌活菌数量很少,活性也差。此外,人体对益生菌的需求存在个性差异,这与肠道的正常菌群缺失程度及有害菌的存在数量有关,目前,我国标准规定,酸奶中活菌数量需达每毫升100万个,否则,到达大肠的活菌数量就没有保证。

我们知道,吃药,通常是一天3次,一次几粒。而益生菌却不是这样的概念,因益生菌是极小的微生物,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有用,这个数量是几何级的。

当人体内住着足够的益生菌时,人就处于健康状态,一旦体内菌群失去平衡,比如菌种间比例发生大幅变化或者超出正常数量时,腹泻、过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会随之而来,人的健康就会亮红灯,而这时适当补充益生菌,协助体内菌群平衡,可以帮助重现健康。

“益生菌的种类很多,即便是同一菌种,菌株不同,作用也不一样。所以,当健康出现状况时,盲目补充益生菌也无益。”王红伟强调。

免疫健康和益生菌产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不过,引起注意的是,益生菌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作用有显著差异,因为不同人群的健康特点和免疫力有差异,需要的益生菌也可能不同,要有针对性地补充益生菌,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研究显示,妈妈怀孕约36周时便开始吃益生菌,如果产后母乳喂养,妈妈可以不再吃,婴儿也不用吃,等添加辅食时再吃。如果是人工喂养,婴儿一出生就吃,一直吃到2岁。父母都有过敏性疾病史的,经2年、4年、6年随防发现,小孩持续受到益生菌的保护,湿疹风险降低50%。

有的年轻人为了控制体重,运动量越来越大,但运动需注意,感冒了不能运动,剧烈运动使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研究发现,与不吃益生菌的一组人相比,吃益生菌的一组人其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下降了27%。

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破坏肠道菌群?有专家认为,首先是饮食结构。营养不均衡的快餐、垃圾食品、肉类食物食用过多会破坏肠道菌群。再就是熬夜,工作压力大,不运动。这些习惯导致大肠蠕动慢,影响益生菌的生长。此外,不洁净的饮食以及滥用抗生素,都会破坏肠道菌群。

益生菌消费持续增长

“10年前,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益生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认同肠道健康与免疫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很多人正在吃益生菌。”王红伟表示。

其背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益生菌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另一方面也与现在的大环境有关。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认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免疫力强的人得了病也是轻症,好得也快。而免疫力差的人,结果就不一样了。很多人认为吃益生菌可增强免疫力,估计未来五年益生菌市场的增长会非常明显。

面对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增加,许多企业研发生产益生菌产品,益生菌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尤以面向母婴市场的产品最为突出。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调查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益生菌产业销售额增速达到20%以上,在特殊时期的逆势上升,显示了其与健康相关联的市场价值。从益生菌生产企业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对增强免疫力的健康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如合生元益生菌中国市场需求显著上升,营收同比增长48.4%。有专家预测,疫情使得整个益生菌消费市场迎来利好,尤其是益生菌对于提高免疫力的辅助作用被进一步挖掘,对消费端的拉动作用非常大,预计今年下半年益生菌市场份额将实现20%~30%的增长。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产业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食经》杂志社

●了解更多食品营养与健康资讯

●订阅热线:020-37613148

我知道你

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