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初冬大补就积食?这几道山楂食疗粥消积化痰抚脾胃,全家都能喝

 许尤佳育儿堂 2020-11-20

天一冷,好像肚子就饿得快,这是身体感受到气温下降,在不断释放“囤积脂肪保暖”的信号。

很多家长爱在周末大展厨艺,有空煮羊肉煲、海参煲这些冬季厚补的食物,或出去吃牛肉火锅——这倒也是冬季补虚的好方法。

但胃口一开,如果控制不住量,全家就容易吃撑。

大人吃撑了,胃不舒服,会主动通过喝茶、少吃、运动等方法,清除胃积宿积。

但孩子不懂得自己调节,遇到好吃的也不懂节制,很容易从胃积变成脾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积食。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食疗粥,适用范围很广。不仅是宝宝,全家偶尔大吃大喝之后,下一餐就只吃这道粥,第二天尽量吃清淡些,还是能给足脾胃缓冲时间的。

尤其是吃肉多、吃撑了,甚至有点积食引起的腹痛腹泻时,这碗粥最适合。

1

消食山楂粥

适合全家一起喝

图片来源:网络

消食山楂粥(全家量)

材料:

鲜山楂2个(或山楂干10g),苹果半个,陈皮3g,去核红枣5颗,粳米100g(或粳米50g、小米50g)。

做法:

① 洗米,浸泡半小时,鲜山楂、苹果削皮去核,且成半个指甲大小的小块;

② 如选用山楂干、炒山楂,建议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再用;

③ 材料下锅,加约4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至米粥软烂即可。

④ 可加少量白糖调味。

这道粥可以作为消滞理气的日常食疗,给2岁以上,有吃撑、宿积情况的宝宝,每次服用半碗~大半碗,大人服用1~2碗,没有太大限制。

粳米和小米属于五谷,都能濡养脾胃。小米还有和中益肾的功效,比较适合作为食疗给孩子补肾气。

不过,小米偏凉,给孩子吃小米,适合搭配温热食材进行调和,加强养胃功效。比如,煮消食山楂粥时加了小米,可以再加点红枣或桂圆。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孩子如果平时起床总爱小咳几声,用2~3g陈皮下粥,多多少少都有缓解咳嗽的功效。

▶ 苹果有益胃生津、解暑除烦的功效。蒸熟的苹果内富含单宁酸,能有效止泻。孩子吃撑、宿积,很容易引起腹泻,苹果在这道粥中就起着收涩止泻的作用。

要说这道日常食疗的消积功臣,主要在于山楂。

▶ 山楂味道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尤其有消食导滞、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

用新鲜的山楂煮粥,其中的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增强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液分泌,消化掉肚子里多吃的蛋白质、脂肪——也就是宝爸宝妈们在冬天食补时,最喜欢给孩子炖的大鱼大肉。

孩子有积食,我常对证推荐的小儿七星茶、大山楂丸,里面就含山楂。但如果早一步发现孩子吃撑,能提前用山楂煮粥的方法助消化,就不必等到久积不化时再吃消食导滞药了。

如果孩子受不了山楂的酸味——有的是口味受不了,有的是胃过于虚弱不适合吃鲜山楂,或家长暂时买不到鲜山楂,用相对更温和的炒山楂也是可以的。

这道食疗粥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元代名医朱丹溪曾说:“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客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简而言之,吃撑了才喝山楂粥。没吃撑、没积食的,喝山楂粥反而会有耗气损脾的风险。

其次,陈皮下粥也有讲究,长期每天服也不行,隔3天左右服一次就够了。

总吃撑,想办法用食疗补救,不如一开始就控制饮食科学喂养,不要吃撑,大人孩子都吃到七分饱就够了。

2

山楂粥加点中药材

消积化痰防感冒

同样是山楂和粳米不变,加上对证的中药材,还可以调理孩子痰积内蕴、吃多感冒。

注意,这道食疗方不是日常食疗方,需要3岁以上对证才能吃:

化痰消积山楂粥

材料:山楂干8g,谷芽、麦芽、神曲各6g,茯苓10g,粳米50g。

做法:山楂、谷芽、麦芽、神曲、茯苓加4碗水小火煎30分钟,滤渣取汁,加粳米熬粥至米粥软烂,用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次,连服3天。

功效:化痰消积,调理痰多、舌苔厚腻,饮食稍有不当即外感的孩子。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今天介绍的全家可食山楂粥,以及儿童化痰消积食疗方,你学会了吗?

更多家常食疗,可以参考我的小儿四季保健食谱:

 推荐图书 ▶

◀ 扫码购买

许尤佳:小儿四季保健食谱

对本期推文的疑问

近期想看的育儿话题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一起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