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下)——难以逾越的评判关,如何面对批评?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机制。应该说,每个人语言、情绪、表情、行为….背后归根到底都是心理。我之所以很喜欢从生活中不起眼的"鸡毛蒜皮"入手,分析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就是因为只有探究心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简单说,我们只有"看懂"/"看透"了一个人的心理,才能从根本上谅解他人,也才能从根本上懂得自己,也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说,单纯的懂得道理,强制自己去"执行"道理,是注定行不通的,只有真正修通心理到道理的路,我们才能真正的知行合一。

所以,生活中的任意鸡毛蒜皮,都可以作为我们"修炼"自己的修道场,不断的在尘世中"入世",不断的自省以及懂得别人,最后才能完成心灵的"出世",实现心灵的自由裸体以及自己精神上真正的通透和轻松。

所以,今天我将继续上一篇的事件,拆分事件中另一位主人公A的心理机制。

为了更好了解事件背景,还是将事件再次复盘一下(看过上一篇的,可以忽略)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上):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我某天晚上逛头条时,看到了一位作者(后面简称A)刚发布的"微头条",内容如下:"不小心又拿了一个(青云奖),这个月的目标是6个青云,做不到给你们发红包,做到了你们给我发红包,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在头条写作赚钱,戳链接即可了解:——后面是这位作者的精品课链接"。

看到这条微头条,我有感而发,也发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

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真的是一个透明的时代,在头条精确算法的推荐机制下,本是各自关起门在自家发表观点的"微头条"就这样"准确无误"的推送到各位看官手里。我发表的这个微头条,也被推送到了原作者手里,于是A针对我发的这个微头条,又发表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早上突然看到我被人挂上了微头条,真是人不红是非也多,不过我一看她好厉害,为什么同样是写文章的,人家拿那么多奖,而我如此弱鸡,后来我释怀了。 人家做头条比我早,写了300篇左右,我写了不到80篇。自然得奖没她多。我不仅拿的奖比不上人家,勤奋程度更加追不上人家了,毕竟她写半个月8篇,快赶上我一个月的量了。至于专栏,当初是工作人员鼓励我开的,不解释。 Ps:头条的推荐真的是很智能,我早上拿起手机第一条推送给我的就是这条。",后面是她配的截图,是我发微头条的一部分内容(没有截全),主要是我"暗指"她微头条内容的部分。

在上一篇中,我花了一万多字拆分我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今天这一篇,来说一说A的部分。

简单说,正如A发了一个微头条引发了我的情绪一样,我发的内容也激发了A的情绪。而A事后的反应——不管是又发布了一条微头条还是在这条微头条之下和自己的粉丝的互动,都可以看出A对于来自他人的"评判",尤其是否定性评判的态度。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过"评判"这关,这一点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也有提到。对于评判性语言,尤其是我们认为的负面评判,很少有人可以泰然处之。随之而来的,会有很多种应对模式(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例如愤怒的情绪,进而攻击对方;例如羞愧的情绪,进而自我证白;例如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开始对内攻击——不断强化自己"我确实不好,我没价值,我不值得被人尊重"等等。

可以说,过"评判"关,是一个人人格修炼的必经之路,也是非常困难的选择。这个"评判关",既包括如何看待别人对我们的评判,同时,也包括我们如何做到"不带评判"的对待他人。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一大忌讳就是带着评判的眼光去对待来访者,不管这个眼光是表现出来的,还是在心里想的但是刻意压制没有表现出来的——只要心里有,在行为上,尤其是细微的细节上,就一定会有所体现,这一点毋庸置疑。心理咨询师保持"中立"原则,是对咨询师提出的最基本,也是很多咨询师实际上很难真正做到的咨询原则。

所以,在这篇文章,我主要想探讨关于"评判"的话题。

1.评判无处不在。

评判这个词有些晦涩,是心理学的名次,作为普通人,我们了解其意义即可。生活中,评判无处不在,刺耳的负性亦如此:孩子玩耍时弄脏了衣服,妈妈不高兴,说,你又把衣服弄脏了,妈妈一天给你换几次都不够,真麻烦。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妈妈说,你就是太粗心了,你看你这卷子上好几道题都是因为粗心做错了,这样丢分太可惜了。老公出去喝酒应酬,回来晚了,老婆说:这么晚回家,跟外面的人那么多话说,我可从来没见过你跟我有什么话说。老婆又买了一堆衣服回家,老公说:又买这么多衣服,你根本就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生活中,不管是我们对别人,还是别人对我们,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评判。有些否定评判是直接的,比如批评,指责、挑剔、抱怨等,有些是隐晦的,比如叹气、皱眉等表情。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对对方带来"被伤害"的感觉。

因为任何人天生都是希望自己有价值、有自尊的,都是希望被别人喜欢和认可的。所以,当否定性的评判袭来时,第一反应是不舒服,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现象。在这个事件中,作为当事人之一的A,无端躺枪,她的感受肯定也是不舒服。有愤怒的情绪。所以,她从行为上才会又发布了一个微头条作为"反击",虽然在内容上保持了克制,避免了攻击性的词汇,但是内心的不适感是无法掩藏的。在随后她与自己粉丝的对话中也可见一斑——例如,她会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文人何必相轻",有人问她,"爆"她的人网名是啥,她回答"人家没爆我的名字,我也不能挂她,毕竟帮人打广告我是要收费的"等等。

生活中我们遭遇评判会不舒服,但是我们却几乎无法避免评判性的环境。小到家庭环境,大到社会环境,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评判。包括对是非对错的评判,还是上升到道德节操的评判,小到一双脏袜子脱下来应该扔在哪,大到一个人工作能力、学识水平,评判无处不在。

所以,如果能看清这一点,就会对评判首先有一个客观的认知:评判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所以被人评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免不了评判,你也一样,从这个角度说,世界倒是公平的呢。

但问题在于,我们如果不能避免别人对我们的评判,那么自己该如何应对它呢?

2.在对方评判性的语言背后,ta究竟在表达什么?

我记得在一篇文章里,我写了沟通的四部曲。人与人的交流,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步骤。①甲的初心,也就是甲真正想表达的意思②甲的表达。甲根据自己的初心用语言或其他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其表达的对象是和ta交流的乙。③乙接收到甲的表达,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和过去固有的习惯、模式等,对甲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解读和处理。④乙根据自己的解读和感受,将自己的回馈信号反射给甲。这个回馈,有可能是西瓜,也有可能是手雷。具体是什么,取决于第三步,即乙对甲的解读。

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最容易引发偏差、误会的,是第①→②和②→③这两个步骤

也就是说,除去表达一方没有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之外,倾听的一方也很可能对表达者要表达的意思做出自己的误判

还以家庭中常见的沟通为例:老公出去喝酒应酬,回来晚了,老婆说:这么晚回家,跟外面的人那么多话说,我可从来没见过你跟我有什么话说。

问题来了,在这个案例中,老婆想表达什么呢?老公对老婆对话对不同解读,决定了老公随后做出的反应。如果老公解读为老婆"骂"自己或者"讽刺"自己,老公可能会反唇相讥,说"我怎么跟你没话说了?你倒是说说",甚至直接开启怒怼模式"我当然跟你没话说了,谁看见你这张长白山脸还有兴趣说话?"。反之,如果老公解读为老婆"希望自己早点回来,希望能获得自己更多的陪伴和沟通",老公就可能会安抚老婆的情绪,或至少对自己的应酬做出解释,例如"不好意思,今天的应酬人比较多,大家好久没见,所以就多说了几句",也可能还会说"可能是我之前沟通的不够,以后咱们多沟通"…..老公的反应不同,自然随后老婆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对方的评判,我们做出的解读,会直接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行为反应。这个解读,实际上就是认知

当我们认可别人在否定我们、歪曲我们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有相应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恼火等,当我们将对方言语中评判解读为关心、需求的时候,就会有同情、怜悯等不同的反应。

很多人在第①→②步出了问题,例如这个例子中的老婆,她的真实意思是:我希望老公能多陪伴我,给我更多的时间,和我更多的交流。但是她表达的方式是抱怨、讽刺、挖苦。这也是很多人不会"好好说话"的表现。

当在这个步骤出现了偏差之后,如果接收信息的人(老公),能够解读出对方抱怨背后真实的需求,那么仍然可以将话题引向正向、积极的方向,而不是陷入一场冷战或争吵。

我们无法要求(事实上,是要求也没有用)别人做出改变,但如果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可以先从自己这步开始,也就是②→③这个步骤中,尽量读懂对方评判性语言背后的真实内容。这样不仅仅是为对方考虑,更是对自己大有裨益。当我们能够真正的"不生气",很豁达的时候,难道最舒服的不是自己吗?

3.祛除评判的根源: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而已。

这一点非常关键,也相对难以理解。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之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别人行为的影响。就好像照镜子一样,当镜子里的人对我们笑,我们可能也会露出微笑,如果对方对我们怒目而视,让我们保持淡定平和,就很困难。甚至,我们会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情绪归因为对方:即都是对方招惹了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没有错,是你的错,所以我才不高兴的。

以我自己的这个案例来说。A肯定认为我"挂出"她是令她不舒服的行为——即使我没有点名。我在微头条里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看法,她的解读一定是"我否定了她",她在随后和自己粉丝的对话中说到"说我可以,不过把开专栏的人都带上了,多少人要无辜躺枪。"

实际上,我在表达什么呢?当然,我不否认这里面有我对A的评判,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深刻的剖析了自己为什么会对A发的那样一个微头条有情绪,原因在于我的比较性嫉妒和我的投射。尤其是后者,当我从来不被允许"嘚瑟"的时候,会对我认为"嘚瑟"的人有愤怒的情绪,这是心理学上的投射防御机制。

但是除了我对A的评判之外,我还在表达什么呢?在我微头条的大部分篇幅里,我写的都是我个人关于写作的态度,包括我从来没上过写作训练营,没学习过写作的技巧等,这些也许在A看来是"打脸"她的"论据",实际上只是客观事实。抛去我对A的情绪,我更多的是表达了我个人对"写作"以及"写作是否能通过技巧实现"这个话题的观点。

也就是说,不管我说的对与错,我只是在表达我自己的观点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不对,你虽然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但你的观点处处都是和A相反作对,人家是开写作课的,你就说写作课没用,你这样抬杠,A看到当然不高兴。

所以,这就涉及"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自己"这个话题了。

① 每个人在表达ta的观点

在这个案例中,我表达的是我对写作的观点和态度。这个观点只代表,也只能代表我自己。其实就像A发自己的微头条也只是在表达她自己一样,为什么她发的微头条会被我解读为"嘚瑟"——才没获几次奖就开始给别人传授写作经验了?又或者,即使她在"嘚瑟"又关我什么事?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对方的某些行为激发了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逆鳞

如果你问我或者问A:你允许别人和你观点不同吗?我想我们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的直接反应战胜了意识反应,不管是我还是她,都因为对方的行为激发了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我们都只是在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同,是世界上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而评判一个观点对错,实际上是一件既滑稽又不可能做到的事——你认为对,最多只是站在自己的认知和角度评价出来的对,并不代表真正的对。同理,错也是一样。

观点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我们之所以对观点产生情绪,是因为我们把"观点"和"持有观点的人"混合在一起。当我们的观点被批判时,我们认为自己这个人也被批判了。当我们感觉一个人对我们有恶意时,我们会忽视也许ta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表达的核心。

②在亲密关系里,家人表达的终极目标是爱

在亲密关系中,家人可能会使用很多"错误"的方式,比如抱怨、挑剔、指责,但是在这些背后,其实ta的本意,是希望你变得更好,这个"变得更好"是出于爱。

所以,当遭遇父母批评,配偶指责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想想ta在表达什么?答案很可能是,ta在用不恰当的方式表达ta对你的爱而已

③在社会关系里,每个人的终极表达都是为了利益或诉求

在社会关系中,无论ta使用了什么样的方式,ta只是为了争取到ta的目标,也就是ta的利益或诉求,仅此而已。

比如说两个人是竞争关系,不管一方是因为嫉妒而痛骂对方,还是说尽好话麻痹对方,其本质目的都是想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获取利益。你能说哪个更好吗?

看懂了"每个人无论怎么说,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自己就不会对来自外界的评判那么敏感了。

4. 介意被负性评判的终极原因是自我价值感不够

大部分人都介意被负性评判,归根到底是因为负性评判损害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这一点,在原生家庭中,经常被父母以挑剔、指责的方式对待的孩子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每个人天生都喜欢被积极评价,希望被看到、鼓励、表扬,但是做父母的却常常有"挑了你的错,你就更好了"的思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当中会更盯着孩子的错误。在指出孩子错误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比如以指责代替引导,以批判代替引领,就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伤痕。

很多人虽然年龄长大,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是在心理上,还是一个孩子。早年的(一直还继续的)伤从来没有真正痊愈过,所以,身上长满了逆鳞。当遇到相似情境的时候(例如被别人挑剔或批评时),曾经的伤就像又一次被触碰,ta会感觉非常难受。于是就有了自卑、攻击、怒怼、逃避、证白等一系列应对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些防御机制都是自动生成的,所以不深入觉察,便很难体会。但是它们会一直存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A在遭遇"负面评判"后的几种反应模式,这同时也是大多数人经常采用的。第一,回击。正如她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对方"问候"了我,那我肯定也要第一时间还回去(再发一条微头条)。第二,证白。她在第二条微头条中写道"人家做头条比我早,写了300篇左右,我写了不到80篇。自然得奖没她多。我不仅拿的奖比不上人家,勤奋程度更加追不上人家了,毕竟她写半个月8篇,快赶上我一个月的量了。"这句话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我并不差,我只是起步比较晚,没有对方勤奋,注意,是不勤奋,不是我不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证白"模式,也是一般人在遭遇否定(至少是有被否定的感觉时)经常采用的方式。第三,压抑。她内心的不高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受"道德"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她也会不得不对自己真实的情绪有所压抑,例如她会在建议她"多听别人意见"的留言下回复"是的,不能太膨胀了"——用道德和主流价值观压抑自己真实的不舒服的感受,客观上承认对方的"优势",实际上也是很多人面对否定评判采用的方式。而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心悦诚服,而是在成长环境中,父母和社会(比如学校)教育就是这样教导的。

其实,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A一连串下意识的认知反应模式。"对方青云奖拿的比我多"="对方说我不行","对方说她从来没上过写作课"="说我写的专栏没有价值"="说我没有价值"——我不能是没有价值的,为了让我自己显得更"正确",我需要拽上其他写专栏的人一起。

这种反应模式,正是一个心理有"伤"的人,在遭遇否定时最常使用的反应逻辑。归根到底,都是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受损,而为了逃避自我价值受损的难受感,所以会采用一系列方式

5. 个人成长的方向:真正解决面对负性评判的不舒服,心平气和接纳外界的评判。

这才是我们自我成长的方向和重点。当搞清楚了评判的来源,我们为什么会对评判那么敏感之后,就需要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了。

①接纳自己遭遇评判的不舒服感受

接纳自己的情绪是首要的。正如刚才提到的A的反应模式之三一样。她面对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实际上有一定程度的压抑。即用道德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绑架自己,强迫自己承认对方评判中的"正确的一面"。

我也一样,从小就被教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不应该对别人对你的批评不舒服,你应该抱着 "正确的"态度面对评判。

这实际上是对天性的歪曲。当自我价值贬损时,要求自己或孩子"端正态度",实际上就是等于要求自己或孩子压抑天性。

事实上,只有先正视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接纳这种情绪,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疏导。正确的认知首先建立在良好的情绪基础之上,带着情绪是不可能"心平气和"的冷静思考的。

② 提升认知,get"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自己"

每个人都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无论ta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方式,无论ta的表达是否合我们的心意,无论ta的表达是否论据清楚,有礼有节,站得住脚,甚至无论ta是否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颠倒是非….ta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而已。

表达ta的观点、表达ta的需要、表达(发泄)ta的情绪、表达ta的利益诉求等等。Ta的表达只对ta自己负责,从某种角度上说,只对ta自己有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知道别人在表达ta自己。同时,也将别人对事、对物等的评价,和自己区分开来,知道"对方说我买的西瓜不好"不等于在说"我这个人不好"。更何况,即使对方的真实意思就是"我这个人不好",甚至"应该赶紧死掉",那又怎么样呢?那也只是ta的想法而已。

③ 正视自己的自我价值,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

我们的自我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他人,也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事实上,让我们难受的,是"自我价值感"的损坏,而不是真正的"自我价值"遭到了贬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感受,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认知和解读。但实际上,我们的价值一直都在,并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有丝毫的增减。

如果我们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而客观的认知,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就会对自己更为笃定,就不会轻易的受他人左右。

比如文中的A,她知道自己的写作领域和优势是传播自媒体及职场知识,她的文章对于有此类需求的人来说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否则就不会有人花钱购买写作专栏了。同时对自己的劣势也有清晰的认知。那么她就不会被"我"的评价所左右了。

比如那位因为应酬被妻子骂的老公,如果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像妻子说的那样"跟她没话说",明白妻子只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他也就不必对妻子的批评动怒了。

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亲子关系中,因为孩子的心灵比较弱小脆弱,自我认知建立的不够成熟完善,所以家长如果经常使用不恰当的方式批评挑剔,会对孩子产生极为恶劣的后果。

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有清晰认知,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规划的人。在人格完善和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自己越放弃评判性的态度,就越能对别人对自己的评判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过评判关很难,但却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