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姐弟恋”谈起,男女平等,任重道远:女性如何实现精神的自由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男人的幸运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告知有一条容易的路,而女人是被鼓励这样做的——波伏娃

2013年,一位浪漫的法国导演拍摄了一部名为《20岁的差距》的电影。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并不算高,姐弟恋的主题也谈不上新鲜,但看完之后却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影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女主角爱丽丝一位38岁单亲妈妈,同时是一位漂亮、能干的职场女性,在一次出差途中,她偶遇了对她一见钟情的20岁的年轻帅小伙巴尔塔扎。在爱丽丝供职的杂志社,她本来有资格成为下一任主编,可是上司和同事却都认为她太过于老气和刻板,故而对她升职的态度并不积极。

一次偶然的机会,爱丽丝被同事撞见她和巴尔塔扎在一起,同事拍下她的照片,并误会她在搞时髦的姐弟恋。因为这场误会,同事和上司对她态度大变。爱丽丝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升职的机会,于是她改变态度,主动勾引巴尔塔扎,但终于有一天东窗事发,被利用的帅小伙伤心离去,爱丽丝也又一次失去了升职机会。

冷静下来的爱丽丝追问自己的内心,原来她已真正爱上了阳光单纯的大男孩,在电影的结尾,她重拾勇气,和巴尔塔扎开始了真正的恋爱。

姐弟恋虽不稀奇,但即使在发达的西方社会,也仍然算不上是主流的价值观。就像电影中展现的那样,即使是在法国,当一个面容姣好、身材火辣的单身女性与一位年轻男孩相恋时,仍然引发了整个公司的喧哗。

事实上,对姐弟恋投向异样的眼光,只不过是男女未曾真正平等的一个缩影,男女平等的观念虽然已经获得世人的广泛认可,但在集体潜意识中,对女性的歧视仍然获得了坚固的残留。这种观念极大的限制了女性的自我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可能还需要未来几个世纪的漫长努力。

这篇文章,我会试图浅谈一下"女性如何从心理上摆脱男女不平等思想带来的禁锢和限制,真正成长为拥有独立、自由精神的人"这个话题。

01. 对于女性,社会上的"歧视面面观":明面上的歧视容易识别,但我们更需要警惕不易觉察的隐性歧视。

2019年,一部由以色列导演执导的纪录片《剩女》火遍全网,事实上,在2年前,还有另外一部中国导演也执导了一部同样主题的纪录片《中国剩女:一起来看看她们是如何被剩下的》。这两部纪录片虽然导演的国籍不同,但聚焦点都在"中国剩女"之上,他们的纪录片真实的反应了当代"剩女"在婚恋市场上的窘迫现状。

可以说,男女不平等的思想余孽,在婚恋市场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剩女"这个词本身就充满着歧视的味道。在以色列导演的纪录片中,剩女一词被直白的翻译成《Leftover Women》,的翻译,就是"剩下的女人"。婚恋市场的选择虽然是双向的,但"剩下"这个词本身就很容易引发"被动"和"劣质"的联想

这是一种典型的在文化符号上显示出来的对女性的歧视。

所以,虽然"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在中国,妇女的地位也非常高,但仍依然无法完全摆脱社会传统中对女性的歧视。明面上的歧视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愤慨与反抗,相比之下,隐性歧视则显得更为隐晦、狡猾,但又无孔不钻——而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随意列举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隐性歧视:

① 贬低女孩的理性思维能力:例如 "女孩逻辑思维能力差,不适合学理科,小时候学习好,一到中学就不行了"

即使家里唯一的孩子是女孩,也仍有不少父母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似乎成了一个公认的、受到集体默许的思维定式,它的出现,局限着女孩们的发展。

对于这个结论,我们首先要质疑它的科学性。支撑这个假设的证据是什么?调查时,有多少样本?样本量是否足够支撑这个结论?围绕这个假设所做的实验,数据的效度和信度如何?实验过程中,是否排除了所有的可能干扰因素?结论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可信?

相信以上一连串的问题,是很多持这种观念的老师、家长没有认真思考调研和过的。但是,仅凭着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和听上去貌似说的通的道理,他们就轻易地给许多女孩下了诅咒

事实上,这种观点完全是一个在民间充分流行但毫无科学依据的结论。也许有人会反驳:我周围确实看到了这种现象,这怎么解释?

回答是:现象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需要科学验证。少数样本和自己的感觉,不能作为科学的结论来对待。并且,很多时候,即使有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不一定是人们以为的原因,很大的可能,是因为女孩受到了这种暗示,才形成了后面的结果。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是否具有科学的基本素养,在女孩养育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很难想象,这种性别歧视竟然是由自己的父母带来的,这对于女性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② 社会对女性有"完美化"的要求:比如鼓吹一个女性既要貌美如花,又要才华横溢,既能挣钱,又能带娃….这种社会舆论的歧视,导致很多女性对自己要求甚高,有"完美化"的心理需求。这本质上,仍是缺少自信的表现。

现在的社会舆论、伪毒鸡汤特别善于给女性制造一种根本达不到的隐性标准,这种标准常常是一种完美人设,毒害着女性的心灵。

社会对男性相对宽容,一个男人事业有成、能挣到钱,就不必再去在意他的容貌、身材、情商、人格的完整程度。而对于女性,则要苛刻的多。

现在不少鸡汤不断的为普通女性营造理想状态的完美人设:漂亮、身材好、有事业、能挣钱、老公满意、孩子喜欢、有品位、爱读书……….这些"指标"成了很多女性自认为努力和成长的方向,她们认同这些标准,并努力靠近。但是很少有人深思过两个问题:

第一,是否真的有完美人设?一个人在时间精力在有限的前提下,是否能做到面面俱到,全部成绩都是A?

对于这个问题,稍有逻辑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完美的世界,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

第二,做到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会说——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当说这句话的时候,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接纳。

其实,这个标准背后,包含着一些隐性的追求。比如,做到足够好,才有安全感;做到足够好,才有选择权;而其中更深层次的需要是:只有做到足够好,才会被人爱

马伊琍曾经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这个问题,她直接给出了"无法平衡"的答案。她说:"根本就不可能平衡,因为我们一定是牺牲了自己,才能达到一个看似表面的平衡,所以不要来问我们如何平衡的秘诀,没有秘诀,有时候是事业为家庭做出让步,有时候是家庭为事业做出让步,才能达到一个大局上的所谓的平衡。但事实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平衡,因为(平衡的代价)是自己很辛苦"。

这不是马伊琍第一次发表这种言论了。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她也曾透露过,自己从做妈妈开始,晚上几乎不会再出去应酬,即使有非常重要的饭局,也会在8点半回家。每一天,她都要在孩子们都睡着之后,再摸着黑打开手机看剧本,或者回工作的短信,忙完这些,整个人已经差不多累到虚脱。

她在采访时感慨到:"我相信那些晒出来的图里面,所谓的成功妈妈,身材好的不得了,自己养五六个孩子,每个还过的那么好,我觉得她家里一定有很多帮手,一定的。""所以,所谓的达到平衡,一定是多方面一起的,你一个人是平衡不了这些事情的。"

我想她的话道出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苛刻"。需要"完美"人生的女性,本质上是缺少自信的表现这种自信的缺乏,除了个体自身人格的问题以外,和社会层面的隐性歧视不无关联。正如马伊琍所说: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程度不够。

③ 对女性成就和价值的"隐性攻击":比如女人不结婚生孩子,人生就不完整;女强人大多缺少温柔、缺少女性特质,是"男人婆"……….

这些结论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而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刻板印象

首先,"人生是否完整"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不同,但没有对错。特别针对女性而提出的"人生不完整"话题,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第二,只有性格强势的女性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这同样是一种根据感觉和刻板印象刻画出来的"脸谱化人物形象"。事实上,强势是对一个"人"的描述,如果将其特定用在女性身上,以此来贬低女性,那就不难看出这种表达背后的歧视。

第三,当女性认同这些观点的时候,自然会压抑自我价值实现的进程,因为从潜意识来说,这种观点会引发一个人"成就之后的惩罚"带来的恐惧感,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恐惧感产生的根源,恰恰是对女性的歧视。

④ 过分强调男女差异,却有意无意的回避男女之间的共同点远大于差异:比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类情感自助类书籍的流行和备受推崇。

男女之间当然有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莫过于性别差异。除此之外,性格差异、习惯差异等差异,更多的是来自文化,而非基因。事实上,男女之间的共同点要远多于差异, 所以,与其说这种声音的流行是为了制造和谐的亲密关系,不如说它的过分强调,实际上是在"标签化"男性和女性

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一定是"雌雄同体"的。正如荣格所说:只有当人心达到阿尼玛(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成分)和阿尼姆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成分)之间的平衡时,ta才会更具人性

过分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性,实际上也是在无意的制造隐性歧视。这会让很多女性被差异性"洗脑",认同文化中男女有别的思想从而不敢在个人成就上充分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02. 三个方面帮助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精神自由:"坚定自我负责的信念"、"觉察自我的暗示"、"积极对待外部环境的干扰"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猜测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宣传男女平等。

并非如此。

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说,相比男女的差异性,我更关注一个"人"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在这个大前提下,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相较男性,女性的自我发展会更多的受到"男女不平等"集体潜意识的影响,这种潜意识,会限制女性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发展

所以,这才引发了这篇文章的思考。

从人格层面,一个人的成长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突破限定,成长自我。在接下来的这部分,我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女性如何破除性别歧视,完成自我发展的话题。

① 坚定"自我负责"的信念

"自我负责"和心理学的其他名词——比如"接纳"、"祛除评判"一样,都是看似很容易理解,但其实内涵广阔,需要用一生来拓展和践行的理念。

自我负责,从字面上很好理解:"自己对自己负责"。但生活中,我们真正做到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女性,在"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之下,更容易滋生"依赖"这种人格品质——这种特质,有很强的隐匿性,以及无数的变形,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自我负责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主动的。

奥地利著名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弗朗克的这句话充分展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力量。自我负责,是一种主动选择,甚至可以当成一种信仰,只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彻底的对自我负责,而不去将责任转移到其他人那里,ta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格发展。

作为女性,我们更需要强化自己的这种信念,相信自己,同时也要求自己,能够做一个真正的自我负责的人。

第二,抱怨、伤心、失望、愤怒等等负面情绪,大多数都来自于不能自我负责。

妻子抱怨丈夫忙于工作,对自己关心不够,妈妈抱怨孩子不听话,不让自己省心,职工抱怨公司领导做事不公,偏袒庇护,领导抱怨员工不知好歹、消极怠工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抱怨,也因此,产生了太多的愤怒、委屈、失望等负面情绪。

笼统的说,这些都是不能自我负责的表现。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但是大多数人会指责"对方做了什么,才让我如此这般"。对方当然的确是做了那些事,但是这并意味着自己应该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愤怒、委屈。

这些情绪感受的来源,是认知,从本质上说,是不能为自己负责的不成熟的心智模式。

或者可以这样说:人格发展越不健全,对外界的控制越多,越容易因为失控而导致各种情绪。作为女性,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提示自己,切断抱怨的链条,重拾自我发展之路。

第三,强迫自己完美,是自恋的表现,虚弱的自体,本质上也隐藏着对外界的依赖。

这一点相对前两点,较难理解。需要稍微解释一下。有的女性的依赖是显性的,比如遇见男性,就自动功能退化,连瓶盖都拧不开。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表现形式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女性过分强调独立,则在本质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虚体自恋

这种逻辑,其实是"我渴望得到一个白马王子的拯救,我盼着我的Mr. right踏着七彩祥云过来接我,但是我知道这不可能(安全感和信心不足),所以,我要变得完美和强大"。

这种类型的依赖,隐含着一种"希望自己足够优秀,这样就能被其他其他优秀男性看到"的愿望。这种依赖是一种抽象和变形的依赖,本质上,是个体对外界环境评判的介怀

② 觉察自我暗示

女性的自我暗示,来自于我们对社会文化、父母的认知、权威的声音的内化,这些声音逐渐成了一种顽固的自我催眠,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女性的自我发展。

知乎上有一个特别著名的问答。问题是:"男性更看重女性的身材、脸蛋还是思想?"答:"脸蛋和身材决定了我是否想去了解她的思想,而思想决定了我是否会一票否决她的脸蛋和身材。"

也许有人会说,男女都一样,谁都喜欢漂亮的,都是先看脸。这话没错,但是之所以这个问题是"男性如何看待女性"而不是"女性如何看待男性",其实问题本身,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作为女性,我们经常会被这种潜移默化的内容暗示,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相较男性,女性在容貌上投入的精力、金钱等成本显然更多。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自我选择,也本质上,却是自我歧视。

这种时候,我们需要问一下自己的内心:究竟我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放在外表上,是顺应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还是为了让自己更符合主流价值观?我做这些的时候,是内心愉悦还是感觉很累,但又不得不做?除了对美貌这一种追求,我在其他地方,尤其是精神领域,还有什么能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渠道?

人的自我暗示大多数是不自知的。所以,这就特别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自省能力",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③ 以成熟的态度应对外部环境的"干扰"

在纪录片《中国剩女:一起来看看她们是如何被剩下的》中,有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张净,她事业成功,非常有钱,而且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在拍这部记录片之前,她刚从北京回来不久——她之前为了在北京的前男友,放弃了自己在深圳多年的打拼,到北京开画廊。几年过去,钱花完了,画廊失败,张净也男友分了手,重新回到了深圳。

在纪录片里,张净的好友和家长围坐在一起,"苦口婆心"的向她讲述现实:你岁数不小了(近40岁),别再那么天真了;你虽然事业发展不错,但是你长得不好看,"你知道这一点多致命吗?"条件好的男人看不上你,差的你也看不上…………

在这场谈话中,张净几次想要分辨,说自己并不是看条件,而是看感觉,辩解自己不认为被前男友骗了,还是相信自己当初的直觉…..但她的声音都被亲朋的高谈阔论打败了。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尤其是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亲朋,他们的意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在面对亲朋的观点,以及那些让人窒息的"规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答案依然要从"自我负责"出发。自我负责的内涵,绝不简单是"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它还包括我们对"自我"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清晰自己的底线和边界以及永远不放弃对自我成长的追求等。

当一个人对自己了解的越清晰,越能够清楚的知道和明确自己的边界,并且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从外界不同的声音汲取营养、摒弃糟粕时,才能真正做到自我负责。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负责不仅仅是一种信念、决心,更是一种能力。如果不具备较高的认知、深刻的自我觉察水平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自我负责。换言之,心智成熟,是自我负责的前提

结语

女孩像男孩一样有学上、有话语权、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是男女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社会文化长久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第二性》的作者伏波娃曾说:"男人的幸运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告知有一条容易的路,而女人是被鼓励这样做的"。

面对社会文化深远的影响,作为女性,我们需要的不是举着"男女平等"的牌子,发展女权主义。而是要在生活中保持深刻而清醒的觉察、反思完成个人心智的成长

我想,这本身就是对男女平等这项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