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时刻 铂金首秀丨急性卒中争分夺秒 SWIM技术一把三级再通

 芋森遇缇慕 2020-11-22


转载自「卒中视界」

疫情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义无反顾冲上前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本期介绍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蔡学礼主任团队,于后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成功使用新一代Solitaire™铂金版支架运用SWIM技术挽救一右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性卒中患者。


生死时速 SWIM一把三级再通


患者信息


男,78岁。

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4.5小时。

查体:体温37.0℃,呼吸19次/分,脉搏82次/分,心率95次/分,律不齐,血压120/85mmHg。神清,混合性失语,眼球右侧凝视,瞳孔对光灵敏,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I级,左侧病理征(+)。NIHSS评分18分。

既往:心房颤动,未服药。

术前急诊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诊疗策略与手术方案制定


术前诊断


1) 急性右脑梗塞;

2) 心房颤动。

治疗计划


机械取栓开通血管。

手术方案


支架取栓联合抽吸的SWIM技术,尽快开通血管。

材料选择


1) 8F 导引导管;

2) 微导丝;

3) Rebar 18 微导管;

4) 5F Navien颅内支撑导管;

5) Solitaire™铂金版支架 4-20-10。

SWIM标准手术操作流程

◆局麻下全脑血管造影,术中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mTICI分级0级。

◆通过Rebar-18微导管,于闭塞段释放新一代Solitarie™铂金版支架 4-20-10。透视下可见,支架主体段多个铂金显影标记点清晰,有效段完全覆盖血栓。

◆等待5分钟后,上高Navien导管,采用SWIM技术于连续负压抽吸下取栓。

◆Solitaire™铂金版支架术中取出的血栓。

◆复查造影示颅内血管通畅,mTICI 3级。

患者术后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明显好转。

术后查体:神清,部分运动性失语,眼球活动自如,瞳孔对光灵敏,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病理征(+),NIHSS评分7分。

术后12小时双能CT未见明显出血,右侧豆状核、尾状核梗死灶。

术后10天患者左侧肢体肌力 3-4级,恢复良好。复查CT,右侧梗死灶模糊化。


争分夺秒  Solitaire™铂金版支架一览无余


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是急诊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既往有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常常与更严重的缺血性卒中相关,即使在调整年龄因素的影响后,合并房颤的卒中患者也比不伴房颤者具有更大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

本例患者术前结合查体、病史,考虑心源性栓塞可能大,治疗策略选择Solitaire™铂金版支架联合抽吸SWIM技术快速取栓,开通血管。术中造影证实血管自身没有明显病变,故遵照初定策略SWIM技术操作一把取通。Solitaire™铂金版支架的标记显影点指示下,术者术中定位更便捷,联合Navien颅内支撑导管负压抽吸,取栓效率更高,同时防止远端逃逸。最终该患者预后良好,顺利出院。

术者使用体会及总结

◆新一代Solitaire™铂金版支架新增的多段显影标记,可于术中透视下清晰显示支架有效工作段是否完全覆盖血栓,及血栓所在血管的走形和形态,更便于术者术中定位、释放和回撤。

◆Solitaire™铂金版支架抓捕有力,嵌栓效率更高,提高了一次再通成功率。

◆新版支架在推送和释放过程中手感相对更顺滑,到位释放也更快速,有效缩短了再通的时间。

 专家介绍 

蔡学礼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浙江省浙中区域神经内科专病中心主任,丽水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重点学科带头人。任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卒中学会预防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委员等,先后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全国脑卒中防治“突出贡献专家奖”、“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科学家计划成员”、“2019年度浙江大学好医生”、“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人才称号及荣誉。主持开展了省市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丽水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带领团队在脑血管介入、溶栓技术、桥接取栓等脑血管病诊治核心技术排名上多次进入全国前20位,所在中心成为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认证五星高级卒中中心及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Gustavo Saposnik, David Gladstone, Roula Raptis,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Predicting respomnse to thrombolysis and clinical outcomes. Stroke. 2013;44:99-104.


特别说明:本文内容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作科普用途,非美敦力公司推广产品。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请务必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寻求专业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