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士恒自传(四)《立志开拓北大荒》

 乐桦之声 2020-11-24

作者简介

吕士恒,1935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东阳县。先后任职:854农场生产队,854农场学校校长,牡丹江农管局副局长,建三江农管局副局长,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处处长,嫩江农管局局长。直至1995年退休。现定居在上海。

作者:吕士恒

主编:耿德华

素材:吕晓峰

      大四的最后一学期,临近毕业分配工作。要走向社会,何去何从成了全班同学思考的焦点,也是同学间议论、交流的主题。虽说当时分配工作是国家指派到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要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但同学们总是有自己的想法与志愿。当时我们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班只有我们一个班级四十多名毕业生,正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用人之际,大学毕业生是供不应求,同学们都很乐观地等待分配工作,对自己的志愿抱有信心。

      学院领导已经透露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去向是以华东地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大专院校为主,有少数要去农业行政机关。一九五七年春,我们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引起全班同学的轰动:

      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奉命组织铁道兵专业官兵,进军黑龙江亘古荒原北大荒垦荒建农场,要将辽阔的荒原建成国家的粮食基地,繁荣祖国的北疆。

      这个振奋人心的信息,激起我思绪万千,我想自己是一个穷苦的农民子弟,是党和人民将我培养成新中国首批大学生,我又是共产党员,大学学成,报效祖国,就应该率先到祖国最需要的岗位、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粮食,国家边疆需要开发、巩固、繁荣,而北大荒开荒建农场很需要农业技术人才,我应该争取到北大荒去开荒建农场,为国家建设大粮仓。当然我也知道北大荒地处遥远的东北边陲,荒无人烟,天气严寒酷冷,工作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可这是党的召唤,祖国的需要,共产党员应率先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创业。

右一是作者

      我的想法向党支部做了汇报,我们农学四,只有五个党员,他们与我有相同的意愿,但学院今年毕业分配方案没有去北大荒的名额,这是国家制定的方案,学院无权更改,怎么办?经我们讨论认定应向上级提出申请,表达我们要去北大荒开荒建设的志愿。支部还商定要发动本班级同学,让有志去北大荒的同学一起发出申请,人多力量大,要造出声势来,在同学间讨论串联,班级团支部也积极动员团员报名到北大荒去开荒办农场。农学系毕业班这一阵轰动引得全院师生的热议与一片赞扬声。

      学院领导热情支持我们的创议,并让我们直接向中央提出申请。经支部发动,全班已有三十四名同学表态要求分配到北大荒去工作。经大家商量决定给高等教育部部长写申请书,请求毕业分配到北大荒去开荒办农场。我是宣传委员,又是广播站的编辑,同学们一致推举我起草申请书。当天我就起草了给高教部部长的申请书,当众宣读,大家一致同意,三十四位同学全部在申请书上签了名,经领导批阅后立即发往北京高教部。

作者(左一)

      高教部十分重视,大力支持我们的志愿,并调整了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班的分配方案,特准给我们班七个去北大荒铁道兵农垦局工作的名额,并将我们的申请书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抄录我们的申请书如下:

敬爱的高教部部长同志:

      我们是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三十四人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参加祖国边疆的建设,去开发建设沉睡的处女地。

      祖国宏伟的垦荒计划,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对一个学农的人来说,为国家增产粮食,有着格外重大的责任。我们热烈地向往着去建设祖国的粮仓,为社会主义建设铺下一块砖石。

      在党的培养和老师的教导下,我们懂得了应该怎样来选择自己的志愿,我们的决心是:服从祖国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毅然选择了垦荒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我们清楚地知道垦荒是一个艰苦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去的边疆是个艰苦的地方,在那里,冬天有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地区荒僻、人烟稀少,住帐篷、吃粗粮……但那又算什么呢!我们时代的大学生是不找轻活干的。我们将带着劳动的双手去建设起荒地上的新生活,用火热的心燃烧起大地的青春。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农学家,四年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在业务上、思想上、身体锻炼上都有一定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虚心学习,在党的领导下是可以克服垦荒中的一切困难的。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的同学已踏上垦荒的征途,垦荒不仅需要大批的机务工程师,而且也需要大批的农学家。因此我们恳求您,敬爱的部长同志,假如祖国需要的话,请首先让我们参加垦荒的行列。

      在给您写信之前,我们在思想上已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像很多同学说的那样,到边疆去成家立业,在边疆干上一辈子。

      我们时刻准备,待命出发,向荒地进军。

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礼!

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三十四人

                                  签名……

      本文刊载于一九五七年四月二日中国青年报头版。

      中央高教部的支持,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与表彰,激起了农学院师生的轰动。院领导号召全院师生员工向农学系毕业班同学学习。老师、同学们的表扬与鼓励,让我们三十四个同学激动不已。我感到格外高兴,盼望着自己能够实现去北大荒的愿望。我起草的申请书在中国青年报刊出,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央报纸上刊登,心里也美滋滋。

      名额只有七个,报名要去的有三十四人,大家都争着要去。学校领导为了分配这七个名额也挺费心思。我想,我是向中央申请去北大荒的发起人之一,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错,选拔去北大荒的七个名单肯定会有我,并开始筹备去北大荒的准备工作。

      临分配工作的前夕,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我惊慌,一位参加毕业分配方案讨论的教授告诉我:

      “确定去北大荒的人选有几项条件,一是要男同学。二是要身体棒的。三是要家庭没有困难的。你是去不成了,因为你是独生子,你母亲孤寡一人需要你留在身边照顾,院领导与教授们考虑你家的困难,要分配你离家近一点的地方,便于照顾老母亲”。

作者当年

      我一听,傻了眼,本来很有把握的事情,现在落空了。想来想去,我还是不肯放弃,在名单还没有公布之前,作最后的努力。我想到求助于母亲,请妈妈给学院领导写信,表态自己用不着儿子照顾,支持儿子去北大荒创业。我立即写信,快件发给了妈妈,当时离公布方案还有一段时间,有希望挽回局面。我了解自己的妈妈,她是共产党员,是工厂厂长,还是浙江省劳动模范,识大体、顾大局,她会以党的号召、国家的利益为重。虽然我远去北疆,再也没有亲人照顾她了,但她能深明大义、牺牲自我,支持儿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创业。

      果然,很快收到我母亲的回信,信里夹着一封给院领导的亲笔信。我母亲原是一个文盲,解放后利用业余时间在扫盲识字班认了一些字,还不够小学的水平,在给院领导的那封信上,歪歪扭扭地写了几行字,内容是:

      我是一个工人,用不着儿子留在身边照顾我,家中如有困难,工厂也会照顾,儿子有远大的志向,当妈的应当支持,恳请学校领导派我儿子到北大荒去工作。”

      就这封亲笔信,感动了院领导与参与分配工作的教授们,他们批准了我与另外六名同学分配去北大荒工作。是慈爱的母亲成全了我美好的理想的实现。毕业分配方案公布,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先放暑假,假期完后再回学校办理赴工作岗位的手续,从学院出发去工作单位报到。

作者(右三)

      我在校四年,都没用回过家,这回得以回家看望我妈妈与亲友,特别兴奋。我们班级浙江籍的同学约好一起返乡,并安排在杭州停留一天,去畅游西湖。虽然四年前上学时也曾路过杭州,但没有停留过,这回有杭州同学陪同逛西湖,分外高兴,同时也很伤感。想到我们同学分配在天南地北,这次杭州相聚,今后还能不能再相聚,也很难说了。四年同窗,情深谊厚,恋恋不舍啊!

      回到老家东阳,家里的房子在火灾中烧毁尚未重建,妈妈仍住在工厂,因为我要回家,她临时租了一间房。我在家住了一个月,既要走亲访友,又要做北上准备,也挺忙乎。妈妈为我去北大荒备行装好一阵忙碌,特别是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子做的特别厚。黑龙江零下四十度的气温很吓人,家乡亲友们没有到过黑龙江,不知道冰天雪地是什么样子,还有人耸人听闻地说黑龙江冬天小便要带棍子敲。他们都为我去北大荒而担心,我也不知道那里冬天会冷到何种程度,所以我重点也是准备防寒的衣服鞋帽。

      离家那一天,妈妈为我煮好八个鸡蛋,四个粽子,让我带着去南京路上吃。我去义乌的汽车是八点钟,妈妈上班是七点钟,她要上班去了,临行摸着我的头,深沉地嘱咐

      :“孩子,四年前去南京上学你是与王瑞玕一块走,这回是你自己走,路上要多加小心。到北大荒开荒种地一定很艰苦,你要挺得住,再苦再难也要办好农场,多生产粮食,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啊!到了北大荒就要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要牵挂妈妈......”

      妈妈流着泪上班去啦。我看着她的背影,止不住流下热泪,又一次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作者(后排右二)

      回到了南京农学院,分配去北大荒的七个同学会齐了,他们是胡家騄、汪炎炳、吴枫、官英堤、程全生、刘庠与我。分别是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人。我们集体办了介绍信离校北上。临行那天,院领导、系主任、老师以及尚未离校的同学都来送行,同学间互送日记本,互赠照片,一片深情,依依不舍,作一首诗表离别之情:

告别

把同学们的照片,

小心地放进了背包。

踏上遥远征途的最后一刻,

我回头看一眼同窗四年的伙伴。

再见吧!同学们,

为了全国人民每人一千二百斤粮食,

我们奔向北大荒去寻找。

也许是自己的天真和单纯,

荒地上的困难与艰苦,

还没有想到。

我所想到的只是:

战斗的集体,

火热的生活。

我是一根火柴,

虽然只有有限的光和热,

但也要到北大荒荒原去擦亮:

和我的战友们一起点燃,

就能把千里冰雪融化,

也能把辽阔的荒原照亮。

憧憬着明天的我,

骑一匹蒙古马,

从兴凯湖畔跑到穆林河岸,

巡视着我们劳动的结晶——迎风起伏的麦浪。

亲爱的同学们,

把你们友谊的臂膀伸向遥远的密山,

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九月三日——我跨向新生活的头一天。

在这难忘的日子,

向同学们告别。

带着你们的期望,

去把祖国沉睡千年的荒原唤醒。

                           一九五七年九月三日

      同学们一直送我们到长江边的下关轮渡码头。当时还没有长江大桥,过江就得轮渡。我们七个人中只有一人到过长江以北,六个人都是头一回乘船渡长江,倍感新鲜有趣。在浦口上岸,搭乘火车北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火车行速很慢,转车站也很多,从南京到黑龙江密山县铁道兵农垦局所在地要十天时间。十天,这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人在车上,我们的心早已飞向那陌生的、辽阔无垠的大荒原。

未完待续

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