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六)东厂胡同

 王树谷 2020-11-24


东厂胡同在东城区,中国美术馆的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王府井大街,西止东皇城根南街,胡同中部各有一条南北的路,向南的是安居里,向北的是东厂北巷。东厂胡同全长319米。

这条胡同东西两头都看不见胡同名牌,但是王府井大街上有指路牌。胡同里都需要走进去一段才能看见。名牌既有横的简化字,也有竖的繁题字,胡同中间也有名牌。东城区的胡同名牌最为多姿多彩,样式繁多。

明太祖朱元璋在称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个伺察追踪、搏击的特务机构。这里的特务遍布朝廷内外,他们只能察听大小衙门诸官吏“不公”、“不法”之事,随时报告皇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权力。洪武十五年(138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加剧,为此,朱元璋在原有的特务机构的基础上扩大并成立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并规定它的最高长官必须由皇帝委派亲近的勋戚或都督一级的官员充任,以达到“内监贪腐、外查敌情”的作用。永乐十八年(1420),明朝国都由南京迁到北京。明成祖朱棣在锦衣卫的基础上设立了东厂,其地址就是现在的东厂胡同。

清初,明史馆就设在东厂胡同,乾隆年间,该胡同曾一度改名为东长胡同,厢白旗满洲军队曾在这里和附近的翠花胡同一带驻扎。到了道光、咸丰年间,东厂胡同成了大学士瑞麟的住宅。瑞麟由太常寺赞礼郎起家,咸丰年间升至丞相。他把胡同的西部改建成富丽堂皇的宅邸,又在东部的空地上广植松柏和花草,并用几块造形各异的太湖石点缀其间,成为一座竹木苍翠、苔藓夹径的精巧园林。后来此园又经瑞麟后代的精心建造,园内景致更加别具一格。“邱壑无多,然甚闳敞,河流甚长,树土尤佳”,是此园的主要特点。人们取富贵有余之意,将园子命名为“余园”。

东厂胡同,明朝属保大坊。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此处设东厂署,与锦衣卫相表里。东厂成为在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个衙门之外的特设的“尸诏狱”特务机构。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之事。东厂在太监的把持下,残害忠良,制造冤案,无恶不作,成了明代特设的制度。

清朝称东厂胡同。日本占领时将东厂胡同改名为东昌胡同,并在余园里设立了“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对中国搞文化侵略的重要机构。日本投降后复称东厂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人民路十条。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所在的大院就是当年的余园,在东北有一座三层土黄色的书库楼,就是当年日本人盖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昌胡同又恢复了原来的旧名——东厂胡同。胡适、邓广铭等人都曾在此居住。

东厂始设于明成祖永乐时期,是在迁都北京以后特别设立的一个非常军事机构。清学者张廷玉说:“永乐十八年,始设东厂,命中官刺事。”《明通鉴》记述得更加详细:“永乐十八年八月,置东厂于北京。最初,皇上命中官刺事,皇太子监国,稍稍禁止秘密侦缉,到这时,北京初建,皇上锐意防奸和谋反,便广布锦衣官校,专门从事缉查暗访;又怕外朝大臣了知内情,就在东安门北设立东厂,以内侍心腹执掌厂事。从此以后,东厂禁军日益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东厂显然是出自成祖的个人所需而特别设立的,其外署办事大堂设在东安门外迤北,东河沿一带,过东上北门和东中门,街北是弹子房、学医读书处、光禄寺,街南是篦头房。再往东,是东安里门,俗称墙门。过桥以后,便是东安门。东厂的外署大堂就设在这东安门外迤北一处院落。

东厂从永乐十八年设立,直到明代灭亡,共二百二十余年,其侦缉、逮捕、陷害、冤狱和大规模屠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主持东厂事务的皇帝心腹内侍便是东厂掌印太监一人,全称是关防上的官衔: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为提督东厂或总督东厂;东厂内的内侍官校称其为厂公、督主。厂公下设掌刑千户一人、理刑百户一人。掌刑、理刑千百户又称为贴刑。他们都是从皇帝私人卫队的锦衣卫拨转过来的。千百户之下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都是头戴圆帽,身穿直身内侍装,脚蹬皂靴。厂中校尉分成十二颗,每颗管事都有自己的法定厂服:头戴圆帽,身穿内侍装,脚蹬皂靴。负责侦缉察访的是役长、番役,时人称为校尉。役长又称档头办事官,一百余人,也分成子丑寅卯等十二颗,衣着上规定为头戴圆帽,身穿褶内侍装,脚穿白靴,世人称为白靴校尉。办事的番役由身穿青素褶装、腰系小绦的白靴校尉统领,每个校尉统领数名番役不等,共计编制在册的番役有一千余人。番役又叫干事、番子,都是从锦衣卫中挑选出来的,挑选的标准是:最狡黠狷巧者——就是一些最轻狂刁顽的泼皮无赖之徒。由这些人组成的直属于皇帝的内廷禁卫军,其张狂的势焰可想而知。

东厂在成祖时建立,设在东安门北,位于禁城东边,因此而称为东厂。到明神宗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宠信内侍冯保,冯保提督司礼监事务,兼领东厂。冯保别出心裁,在东北门北街东混堂司南又设一个东厂,称为内厂,而原先的东厂称为外厂。

现在东厂胡同靠近西口的路南,有一排房子的后墙很高,显得与众不同,看样子应该是原来东厂的房屋。大约一百米的高墙中部还有一个很窄的长方通道,像个门,但是没有门牌,也没有大门。只能一人通过,里面很黑。我走了进去,还需要上七步台阶才是通道,通道里很黑,墙壁上好像有画,但是实在看不清楚。好在通道不长,地面也不平,大约十步,就看见了天,有了光亮。东边有一个上了锁的铁栅栏门,西边一个小院显得荒败,一排北房。再往前走,还是通道,顶上有灯,走出去是一条东西的院子还是道路我分辨不出来。这么窄的过道,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也是关人的好地方,连反抗都耍不开手脚。再往前似乎就没有路了,我也没有从此往东再走,就此折返。

真不知道元明两代有多少人被关押在这里,在这里遭受了什么样的拷打折磨,其中又有多少人死在这里,这些孤魂野鬼是否会在夜间回到这里报复?凄惨的喊叫声是否会飘荡在上空?那些刽子手是否也会扪心自问?

不知道东厂到底有多大?这条胡同既然叫东厂胡同,关进人来肯定就得走这里。可是不管什么衙门都是坐北朝南的,东厂也不能例外,否则衙门里的桌椅板凳都搬不进来。

在通道听得见东面的人声,没看见人,有机会再来看看,历史和现实都要弄个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