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

 SIBCS 2020-11-25

田山,董卫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机体异常免疫所介导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炎及免疫抑制,但不良反应大且效果不佳。维生素D3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维生素D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有望为IB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本文将从维生素D与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维生素D缺乏与IBD的发病关系、IBD患者维生素D的补充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致病菌的参与下,启动肠道异常免疫应答,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引起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溃疡经久不愈,异常免疫是关键环节。IBD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发病率较高,近些年来,IBD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防止骨软化、软骨病、拘楼病的发生。维生素D能诱导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的表达,同时FGF23也可通过负反馈抑制1α-羟化酶(维生素D合成的关键酶),以减少维生素D的过度合成。近年来发现IBD患者中维生素D的缺乏很常见。维生素D的缺乏在IBD发病的各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调节肠道黏膜表面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及菌群的移位,维持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调节免疫应答等。补充维生素D旨在降低IBD患者的住院率、复发率、癌变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6;24(4):251-2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