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更“值钱”的产品经理?

 瑶mm75598g76sp 2020-11-27

 专栏作者/竞仪

 淹没在理科班里的文科高材生,从事在医药行业里的文艺小青年,爱健身爱码字爱生活的小女子一枚。

常听人们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拿到医药行业,就是铁打的市场部,流水的产品经理。

精细化的分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企业的风险降至最低。表面看起来精细化的分工增加了很多人力资源的成本,但无形中也降低了企业因为员工流失而带来的损失。

分工越精细,岗位职能越细化,可替代性就越强。所以会有很多市场部的同仁表示自己没有办法体现自身价值,感觉工作平淡无奇,感觉长进有限

久而久之,有一些产品经理安于现状,每一次跳槽不外乎换一个环境增加一些薪水,工作还是老三样的信手拈来,总之比始终在一家公司薪水涨的多。

而另外一些产品经理不甘于自己的平庸,于是在精细化分工中精益求精,使得自己成为这个精细化工种中的专家,也成为行业内上炙手可热的人才。

还有一些就是不拘一格的市场部人,他们做的也是精细化分工的工作,却总仿佛多了几双手脚和几只眼睛,耳聪目明的无形中修得了多面手的本领。

如果哪里忽然有一个缺口,那无疑是给了他们展现自己个人能力的机会。

市场部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思维,它不能直接实现销售额的达成,但是它可以整合优化决策给出最有效的方案来实现销售业绩的完成。

从这一点来看,作为产品经理,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精细化分工愈演愈烈的环境下如何提升综合竞争力呢?

一、留意各场景的关键信息

成年人的学习不可能总是排排坐好,老师敲黑板。很多时候成年人的学习成绩和进步的速度源自你用心的程度和敏锐的识别力。学会去听,把耳朵叫醒。

销售的管理会、领导的汇报会、workshop的讨论会、专家会、培训分享等等,这些会议都是无论怎样精细分工的情况下你都要参与的工作日常。

那么怎么去参加这些会议?怎样去提炼参会的意义和精髓就是进步的关键。

一款成熟的产品不可能每次会议都是全新的内容让你可以精神饱满的去汲取,总是有一些理念需要反复传递,陈词滥调或许有一点烦闷,于是会上就很容易走神很容易刷朋友圈,很容易忙着其他的paperwork。这时候也错失了成长的良机。

如果足够用心,我们总会发现每次会议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总会发现老问题的全新解释和演绎,总会发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会发现其他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时候把耳朵叫醒,让它去收集好好的刻录进入大脑,空下来的时候去复盘,去模仿,去探索,思维模式的不同维度便随之打开。

二、尝试去体验他人的工作

精细化分工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被拆解下去,你在A环节,别人在B环节。

我们说无论多么精细的分工,总是会有整合,这样一个项目才可以整体的推进。当你自己的那一部份工作游刃有余的时候,可以去观察一下别人的那一部分是如何开展的。

尝试角色扮演一下,如果相同的工作给到你,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或者哪里可能不如别人做的尽善尽美。

去观察你的领导每次辅导你的时候的思路是如何组成的,去观察优秀的小伙伴分享的时候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的等等。

让你的眼睛不仅仅是从电脑屏幕移到收集屏幕,多抬起头看看蓝天,感受广阔;多低下头看看地面,保持谦逊;多左右张望,看看同行的人做了什么优化。

当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去复盘,why—what—how,按照这个逻辑给自己梳理整合。

三、用行动去落实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当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产品经理就更加不可能出现百分之百的复制。

无论你看到听到别人有多么广阔的思维,方案多么有效,那也于你无助,找到机会去实践。

成年人的学习充满功利,如果不是学以致用,他们会选择让岁月冲淡学习的痕迹,哪怕只是保持贫瘠。

所以想要成长最害怕的是出现想法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看过听过要自己去试试看,只有试过才真切的体会得到哪些可以为我所用,哪些是无论怎么努力都学不来的做作,哪些是只适合人家的田里生长的作物,不耐受自己这一片的温度湿度。

没有哪一个天才是不需要勤奋的,没有哪一种工作是只需要螺丝钉。这个世界总是偷偷厚爱那些默默努力的踏实的人,无论多么精细化分工的社会,都不会拒绝一个多面手的出现。

市场部更加如此。

不要让精细化腐化了自己年轻的灵魂,环境并无法圈囿你洒脱的灵魂和奔逸的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