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广胜寺水神庙壁画

 哲齐66 2020-11-28

 洪洞广胜寺,上有阿育宝塔,下有霍泉胜水,可谓尽占山水形胜。霍泉之水,汩汩不竭,浇灌千里,滋育洪洞、赵城两县万民。唐时即有百姓筑庙,以祀水神。

水神庙先毁于金末兵燹,后覆于元大德地震。至大德九年(公元1305)两县合力,重建新宇,绘制四壁丹青于明应王殿,耗时十数年,成于泰定元年(公元1324)

 



今朝,水神庙经年殿门深锁,游子难窥一面,常引以为憾。时值国庆,幸逢盛典,遂广开庙门,以揖宾客。此番来谒,无问钥之辛劳,无门子之尾随。快意而游,畅怀而摄,目骋而意酣,足以极视听之娱也。


明应王殿中,水神正襟危坐,两侧侍女随臣。水神当头一幅红匾,“湛恩汪濊”四个金字,言其恩高德广,惠及万民。

大殿四壁,皆有壁绘,尤以东西两壁祈雨、降雨图气魄恢宏。两铺壁画,明应王均为帝君模样,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端坐龙椅,握笏虎视。身后侍女执幡撑盖、举伞把扇,一派天威穆穆。

【祈雨图】

 

西壁祈雨图,明应王前,丹墀当心,下跪一吏,乌纱青袍,手捧祈文,以求水神降雨。东壁降雨图,可知明应王准吏所奏,遂遣雨师风伯,普降以甘霖,救民于旱魃。

【司宝图】                               【尚食图】

 

纵观四壁丹青,气韵勾连,前后呼应。东西两壁,祈雨、降雨二图并立。西壁敕建兴唐寺图,讲唐太宗敕建兴唐寺之旧事;东壁古广胜上寺图,一展古之上寺全貌。西壁下棋图(图上棋盘,似围棋而多河界、似象棋而少九宫,乃元代棋类之实物)、打球图(又名“捶丸图”,现代“高尔夫”雏形,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与东壁梳妆图、卖鱼图,皆为市井气象,俨然对称。北壁司宝图(内有元代“冰柜”实例)、尚食图(图上可见小煤炉,编入《中国煤炭史》),与南壁杂剧图(元杂剧壁画孤本,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可视为一组酬神图

 

祈雨、酬神、建寺,种种题材,并不鲜见,且与水神相关。然而下棋、打球、梳妆、卖鱼,此类景象仿佛无关主旨,离题万里。古人是何用意? 

【下棋图】                               【打球图】

 

有心人提出,梳、棋、球、鱼四图,谐音寓意四字“敬(镜)祈求雨”。然愚下浅见,以“梳妆”射覆“镜”字,似与后面几字谐音之法不尽相同,稍有牵强。且棋、球为一图,梳、鱼为一图,“敬祈求雨”四字,便将四图两两拆散。

【梳妆图、卖鱼图】

 

愚见以为,四图,乃是谐音“祈求速雨”。由此,想起一段趣闻。宋时,某岁杭州大旱,太守苏东坡与好友袁公济,去至山寺。苏东坡提议斗诗祈雨,商定“下雨”为题,以诗中雨速,来定胜负。

苏东坡出句:“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归。”袁公济接招道:“白日青天沛然下,皂盖青旌犹未归。”自然,袁君巧胜。

古人以农为本,以食为天。祈雨救民,可谓燃眉之急,唯求其速耳。

 

水神殿诸画中,尤以南壁杂剧图,为人称道。图中尽显元代杂剧风貌:生旦净丑,行当齐全;鼓笛拍板,场面合度。白靴乌纱、彩褶绛袍,行头精美。文官捧笏、武将佩刀,砌末(舞台道具)完备。帐幔垂空、方砖铺地,舞台规整。

元朝以降七百年,杂剧杳然远去,然其剧目,多入昆曲,时称“杂剧昆唱”。关汉卿所著《单刀会》,而今尚能原本搬演, 《新水令》诸曲牌几乎一字不改。而英国莎士比亚,晚关汉卿三百余年,其剧本已然不能原貌上台。



   吾每每听到氍毹之上,关公慷慨悲歌《新水令》一曲: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不比九重龙凤阀,这里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来,来,来,我觑的单刀会似村会社。”

不禁怅然低吟唐人旧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12.10.03

 

【后记】昨日惊闻,近来侯少奎(善演《单刀会》,世称“活关公”)等国宝级昆曲大师齐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在一场华丽的昆曲盛宴落幕时,某位“国学专家”登台,当着众昆曲大师,欲代观众致辞。北大学子连声起哄,高呼“滚下去”,这位“国学专家”只得黯然下台。

我对事件本身不做评价,只想说一句:在有七百年传承的“百戏之祖”面前,任何的自不量力、轻慢经典、试图对“祖宗”指手画脚的行为,最后都会狼狈收场。

面对经典,须常怀感恩之情、敬畏之心。这就是水神庙壁画杂剧图,对我的一点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