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农村的母亲离婚不离家,靠一台织机养家糊口

 愚伯的自留地 2020-11-28

文:李厚庆

图:来自网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木兰辞》凄婉,决绝,朴实,刚毅,回肠荡气,扣人心弦。它,是我心中的绝唱。因为它,我时常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织机。

我家老屋里摆着一架老式织机,机身黝黑,机绳已朽,显示着百年沧桑。每次回家,我总要站在织机前,久久地凝视,眼前仿佛幻化出母亲的身影:母亲正朝我走来,面容依然是那样端庄,目光依然是那样慈爱,老人家看我一眼,也不说什么,又坐上织机,推动机杼,为我们母子的生计继续忙碌……待到回过神来,我已泪眼模糊,举目四顾,哪里还有母亲?   

母亲作为长女,一出生就和贫困、劳碌、苦难绑到了一起。外公三间茅屋露着天,家徒四壁,唯有一架织机养家糊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14岁就学了织布, 16岁起织布的速度和质量赶上了成年人,并且能够熟练操作全部的纺织工序,如浆纱、络线、经线、穿杼、整经、掏缯等等。

母亲织出的布有土布、洋布、孝布等等。密而厚的为面料,稀而薄的做里子、蚊帐。母亲还能织出带穗头的口袋布和土布手巾,还有色布、条布和格子布。

母亲为娘家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劳苦艰辛,一直劳作到24岁才出嫁。父亲是税务局股长。虽然母亲面容端庄,善良贤惠,勤劳能干,孝敬老人,是三村五里出了名的好姑娘,但是作为文盲的贫家女,嫁给做官的丈夫无疑是高攀,门户不当是埋下悲剧的一个原因。

我至今还保存着这份68年前父母的离婚协议书。因为年代久远,纸张已经发黄,母亲按下的指印已经由鲜红变得昏暗。离婚的补偿——给母亲房屋3间,地3亩。对我的裁决——18岁后从父从母自择。

祖父祖母劝说母亲离婚不离家,他们认为母亲勤劳能干,孝心最重,我又是长子长孙,有我们母子在,他们能够老有所依,如果我们母子一走,一个家抽去了顶梁柱,将来依靠谁呢?

而母亲错误地认为,离婚也不过是一纸手续,我离婚不离家,丈夫一旦良心发现,偶尔回家可以见上一面;况且公婆、爹娘双方均需照顾,于是强忍悲愤答应了离婚。

呜呼!我的母亲!您在生命攸关的时刻还在为别人着想,您总认为人都如自己一样善良,其不知,您为别人,谁又为您呢?义人善良,天妒人摧,灭顶不远矣! 

可以想见,当母亲在离婚协议书上按下指印的时候,手在颤抖,心在滴血。不孝公婆,不生孩子,行为不贞的女人被丈夫离弃理所当然,而自己没有任何对不起夫家的地方,竟这样被无情地抛弃了!母亲的内心是多么矛盾,多么纠结,多么痛苦,多么悲愤啊!

呜呼!我的母亲!此情此绪,唯天可表,谁人能知!每每捧起这份离婚文书,我就像捧着母亲遍体鳞伤的身体,我的手在颤抖,我的心在滴血,因为母亲的苦难和煎熬都写在这上面,这是母亲的生命啊……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和织机连到了一起。

我常常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织布,心中暗暗惊叹母亲的伟大。

织机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好像一架立式大钢琴。母亲上机坐稳后,双脚踩动踏板,牵动缯把经纱上下分开;左手前后推拉机框将纬纱砸实,右手上下牵拉引索,驱动梭子左右穿行……这些动作速度极快,高度协调,看上去是在一起动的。

由于各种机件的磨擦、撞击和摆动,织机就发出哐哐当当,砰砰嚓嚓各种音响,又因速度的差别和织物的不同,各种音响又有轻重缓急刚柔之别,简直就是一部交响曲。

母亲就像一位娴熟的钢琴师,闭上眼睛就能辨别手脚的力度和方向是否恰到好处,还能顷刻间辨别哪里出了故障,哪怕一根纱瞬间断了,母亲也会感觉出来,马上停下织机,以极快的速度挽结断纱,织机旋即又开始鸣响。

母亲的身体永不停息地动,织机也在永不停息地动,我感觉母亲的生命和织机连在一起,母亲的生命就在织机上,织机就是母亲的生命。织机哐哐当当响到天黑,又哐哐当当响到天明。

母亲什么时候吃饭,我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睡觉,我也不知道。从饥肠辘辘的春天,到挥汗如雨的夏天,从蚊子叮咬的秋天,到滴水成冰的冬天,织机永不停歇。

母亲的悲苦,母亲的幽怨,母亲的期盼,母亲的思念,都倾注在织机上。各种各样的布,土布,洋布,条纹布,格子布,溪水一样地陆陆续续地从织机上卸下来,我感觉这些布都是母亲用青春和心血换来的,都是母亲生命的流淌。

18岁那年,是我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母亲送我到汽车站,我将坐上开往青岛的列车,找到父亲让他兑现诺言——幼子18岁后从父从母自择。

那天,我背着行李,母亲提着网兜,里面还有她老人家刚刚煎好的油饼。一路上,母亲心情似乎特别好,有说不完的话,送我一程又一程,直到我上了汽车,母亲还不愿离去。

汽车开动了,我从车窗探出身子向母亲招手,在母亲转身的瞬间,我蓦然发现母亲两眼满含泪水,一缕白发在风中飘动,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母亲啊,我的娘亲,儿子什么时候也不会忘了娘。

我的苦命娘,我的受苦受难的娘,我舍不得离开您,青岛此行,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您永远是我的母亲,儿子永远不会忘记娘亲。母亲啊,我知道您本不舍我,但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和幸福,您愿意做最大的牺牲——饥寒交迫,无依无靠,孤独寂寞,直到生命的终了。

人世间,承担最多艰辛的是母亲,忍受最多苦难的是母亲,咽下最多泪水的是母亲,完全付出却又永远不求回报的是母亲,一心装着儿女,从来不为自己着想的是母亲!母亲啊,再宽广的海洋也比不上您的心胸,再辽阔的天空也比不上您的襟怀!

青岛一行碰壁而回。当我提出和父亲一起生活,继母不同意,说:“前后两窝叫我无法做人。”此路不通,我毅然回家和母亲相依为命,陪伴母亲直到老人家生命终止。

这些年来,我曾经有许多机会可以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纵横驰骋,过上常人羡慕的生活,可是,我没有离开,因为我知道,母亲在这里,我的根应该在这里,我的心也应该在这里,养育我的不只是我的母亲,更是这方热土,是这些善良无私的所有的父亲母亲。

我要尽我的最大努力让他们的孩子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学到真本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再也不要像我和我的母亲一样,因为贫困的生活和屈辱的命运而留下永远的辛酸的回忆。

母亲啊,您的织机,我永远保存,看到织机,就好像看到了您。

母亲,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