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静功:“万般皆是意,无气难言功”

 等着l70smp782j 2020-11-28

意静功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意识领先,练气功也不例外。“万般皆是意,无气难言功。”功从气来,气之来法甚多,但最根本是用意。一般说,登堂时,以形引较妥,入室后,以意引为佳,最后达到形意融合,应度自如的境地。静的正确说法,是思想集中,思想不集中,就不能学成,广才致用。通过第一步动功-“九连环”以形引气为主的导引式锻炼,一般能达到经络舒畅,百脉皆通,气血调和,病祛身健的效果(可以自我检查:以掌或指置于身体任何一部位,该部位即产生气感时,说明动功已入门,达到这一步,须由各人具体情况而定。


一 因习练者每天习练次数不一,有的仅练1次,而有的则练3次以上,有的每天只练9次,多者达36次)此时可开始习练以意引气为主的意静功。具体练法是:姿式不拘,站、坐、卧均可,双目微闭,周身放松。脚趾抓地如生根根深干茁巍然立先意想脚趾如树生根深入九地,后意想身似树干拔地而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二、引清排浊全身松提肛贯顶神气足此时九天之上降下一股清灵阳和之气充盈全身,并使身躯向宇宙无限松开。接着,以意引地灵之气循下肢而上经“会阴”至“命门”稍停,俟积势充足,始直贯头顶。

三、目视天水交接处耳听两极万籁声此时,以意使双目平视直到天水交接之处,耳听两极万籁之声直到两耳有异常感应。

四、收视宁神返息虑心火下降金丹结然后收视宁神(先意在“印堂”,并逐渐深入至“脑户”时,以意使其凝集成“丹”(色泽任其自现)。以此“丹”顺脊柱节节下至“尾闾”入“会阴”。(内外任其自行),再返听息虑,意在心脏,并观想心脏如一团燃烧之火,缓缓移位至“膻中”,直下丹田,结成一粒金丹,任其在腹内激荡生发真气。此时缓慢叩齿,搅舌、鼓漱各81次(有津液则咽入丹田),以使真气充盈。目的是为了以气练气,以功促功

五、脚踏日月调阴阳潜龙出海腾霄上此时先意想右脚踏日,俟脚有陷下或头有上顶之感时,再意想左脚踏月,至感应同踏日时,意想身如千丈巨人,站在万倾碧波之上,有两条青龙从海底羼入脚掌,穿骨入髓,摇头摆尾直入“尾闾”后,合二为一,循脊骨冲出头顶直上九霄。

六、化作红日当空照百邪尽辟甘霖降先化为一轮红日当顶而照,使百邪尽辟,后化为一场甘而降,使透身酥润松畅。

七、易经洗髓换凡骨骨节通灵战玄黄此时再意念脑髓,脊柱经甘霖冲洗,使中枢无病邪可藏之处。(注玄黄者,病也

八、火降水升调鼎鼐烹饪乾坤妙自然此时意想“火”从心头下降至“神阙”,“水”从脚底上升到“命门”,然后汇集成一粒“金丹”,任其激荡生发真气。以上各法收功与动功同。

九、升降开合实常理莫效凡俗玄中看内功不论形式如何变化,均离不开升降开合,功夫想精进,方法简中取,莫向繁(玄)中求本功法共八段十六法,习者可全练或任选一段,一法精练,皆具整体效应要求:练此功用意不可过重,意想境像或部位时若有若无即可,但若境像部位明晰,则可任其自然。

若出现与本功法要求不符之境像,应不予理会或圆睁双目,则其像自消,即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解释:意静功的含意是“以意始,以静成”。

现以第一段第一法为例说明:初练时,开始用意,想脚趾如树生根,直入九地,连续用意三次后,就不再用意识,而其下伸回缩感觉必然延续到收功才停止。这种练法,可较快进入“有意无意,无意是意”的境界。通过每法七至九天的锻炼,一般都能体会到什么是“有法无法,无法是法”若个别人练功时一想景物,就意境叠出,幻像丛生者,可用部位代景像,口诀次序如下:会阴补元气,人中调阴阳。会阴补元气,祖窍变化生会阴补元气,钝堂宁心神会阴补元气,前额神自明。

意静功:“万般皆是意,无气难言功”
意静功:“万般皆是意,无气难言功”
意静功:“万般皆是意,无气难言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