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饮病医案

 大美中医就是棒 2020-11-29
导读
《素问·经脉别论篇》讲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和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其实痰饮病简单的说就是津液代谢类疾病,痰、饮、湿、水都属于阴邪一类,包括了四饮:痰饮、溢饮、支饮、悬饮。其实,还可以把范围放得更大一些。他们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总的来说,阴性的东西要用阳性的东西来制约。就痰饮病来讲,“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我们知道人体百分之七十多都是由水构成的,水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其实整部伤寒论就在是说津液或者气化的过程。因此,研究伤寒的老前辈们讲“保胃气,存津液”,这六个字是整部伤寒论的灵魂。
下面我举几个临床的病例,请大家和我做一个共同的探讨。这个病我们如何去命名?这是什么病?病的诊断重不重要?
病例一
2005年,张某,女,30余岁,长期鼻炎导致鼻流清涕,后渐变稠浊涕,从鼻咽部倒流入口腔。痰涎壅盛,每日吐出痰涎三纸杯余,甚至更多,吐之不尽,只好咽下。
烦躁伴咳喘,久而久之,有喘息音。咳则身体阵痛。四肢关节痛,背寒如掌大。眼泪自出,白天晚上亦复如是。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休假在家,甚至有厌世、轻生的意思。经各地就诊以及会诊,了无寸效。盘旋一周后来我处求诊。
来的时候,恶寒发热、咳吐白黏痰涎,有清涕。我先想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就用了小青龙汤。服药后恶寒发热解了,咳吐痰涎略少。此后,我又运用了苓甘五味姜辛夏、苓桂术甘,还有桂枝法。再到后面,各种各样的方法,了无寸效。
这时候我突然就想这个病到底是什么?“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那这个病该怎么治啊?下面写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当时想着“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可已经用了苓桂术甘汤,了无寸效啊!这下该怎么办呢?
又看到了《金匮要略》写着“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但是这个病人的症状似乎和它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没有把握用甘遂半夏汤。反复地思量考虑,突然想到甘遂半夏汤中最后用蜜半升和药汁,这是个好办法。
又想到,能不能用控涎丹?口吐出那么多痰涎,控涎丹是不是就是治这个的?我就用甘遂、大戟、白芥子三味药等分,把它们研成末,用蜂蜜做成了蜜丸。我当时按照一比二的比例,即药粉一蜜二,做了3g、6g、9g的药丸。
可以说我们的诊断也有道理,我们的方案似乎也没错,为什么没效呢?就是我们没有真正地用到主方、主药。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她吃3g药丸的时候没什么效果,即甘遂、大戟、白芥子大概是1g左右。紧接着把6g的药丸吃了,加起来大概3g的药粉。服后大概1个小时左右,痰吐得多了,然后泻了两次大便,感觉似乎胸口的憋闷好一些了。
她觉着问题不大,直接把9g的药丸,大概有3g的药粉,直接吃了一丸。这下不得了,不停地呕吐。病人给我打来电话,大喊:“马大夫我不行了,救命。”把我吓一跳,我说:“你说话声音还好,怎么了?”
她说:“我吃了这药以后,没听你的话,把3g、6g、9g的药丸全部吃了。刚才吃3g药丸的时候没有什么反应,6g稍微有点反应,9g就不停地在呕吐。呕到现在我已经精疲力竭,浑身出大汗,身体快虚脱了,我头晕的不得了,我快不行了。救命!”
这把我吓了够呛,心想这下惹祸了,我是让她逐步少量的先试试,不效再加量,她却一天把药统统给用了。
正在我七上八下的时候,第二天,她家里人来了,我心想完了,来找麻烦了。没想到她家里人说:“你这药丸太厉害了,整个吐了半痰盂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夸张的。但过几天,病人自己来的时候,背寒如掌大、痰涎诸症豁然而愈。
去年她说感觉后背又有背寒如掌大之类的感觉了,请我再开点方,我又给她开了控涎丹,加上熬的汤药,让她回去吃一吃。
这个病例我们认为是苓桂术甘汤,但事实证明,它并不能治疗这个疾病,它不是治疗留饮的,而是“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我想抛出的问题是,都说中医里病不重要,知道证就行了,那么这是不是值得商榷呢?
我们看看:古人把它叫作留饮(我把它诊断为鼻渊致留饮案)。而且观察得非常仔细,“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与我刚刚讲的完全相符,但是为什么用了对应这个证得药方后就效果不好甚至无效呢?

病例二
2010年,杨某,男,60岁,感冒后致咳嗽气喘胸闷,咳痰,大量输液抗生素七天无效,胸片见胸腔积液,肺部有阴影。发热恶寒,颤栗,体温38.6,最高39.4,医院怀疑肺癌,嘱其到大医院确诊。
其女托人来就诊,说两日后回四川老家华西医院进一步确诊。我看的时候,这个病人发热恶寒汗出,往来寒热,胸胁苦闷,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最难受的症状是咳嗽,一阵阵咳,咳嗽剧烈。病人要求先治疗咳嗽,咳得停不下实在太难受,其他的回去再说。
我当时想,这是典型的小柴胡证啊,去了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因为病人咳嗽较重,又有胸闷严重,所以还加了桔梗,前胡,杏仁,枳壳,
具体药量为柴胡40g、黄芩15g、半夏20g、干姜10g、五味子15g、炙甘草15g、桔梗10g、前胡10g、杏仁10g、枳壳10g。开了三付,嘱其一块熬,分六次服。
当时病人说感觉有水,但是我没有观察出有那么多水的迹象,凭脉辨证法,单弦为饮,双弦为寒,这个病人脉双弦,所以就这么开了。
一天过去了,汗出如雨,小便多,热退身凉,脉静。上飞机的时候,咳嗽已经很少了,偶有几声咳嗽,去华西医院拍片子,胸腔什么也没有。
医生觉得奇怪,拿来片子对照一下,确实两个片子完全不一样。当时医生原话:“这个病看得很准,但是药量下这么大,我们绝对不会这么下!”我想说,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病来得这么凶,如果耽搁了,错过了契机,这病能好吗?
那么这个病应该诊断为什么呢?应该是外感风寒,输液后致结胸案,就是胸腔积液,但是用小柴胡加减能出现这样的效果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记得有人说胸腔积液的病人一定要用十枣汤治疗,这个就不一定了,比如这个病人用小柴胡汤也可以,因为正好在三焦膜原的位置,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解决。

病例三
2012年,天津患者电话邀诊,说家人发热好几天,高烧不退,检查发现胸腔有积液,同时有实质性占位,因为老人年纪非常大,想请我去天津会诊。我说先告诉我到底有什么具体的症状?中医要根据症状来辨证。
他告诉我:咳嗽、喘,喘息急迫,不可平躺。发热,一阵冷一阵热,有汗。感觉胃部一直顶着不舒服,肚子有些疼痛。大小便不通,想拉拉不出,身体与颜面部水肿。
我当时脑中就一个感觉:大泻肺汤。其主证全部具备,但大泻肺汤中没有往来寒热这条。我想了一下说:也别叫我去了,去了可能也是这个方了,我水平也就这么多。我给你写个方,你要愿意试试就试试,不愿试的话我也没什么其他好的办法了。
他说愿意试一试。我说这个方子剂量很大,你敢不敢吃,敢不敢抓呀?万一出了问题,以后不要埋怨啊。他说:死马当活马医吧。这时候病人已经被下病危通知了。
最后就开了大泻肺汤加柴胡、白芥子。当时葶苈子开了45g、酒大黄45g、枳实45g、干姜、甘草、黄芩各30g,柴胡30g、白芥子15g。用水煮成400ml,分两次喝。
病人喝完头一次的时候,大小便就出来了,整个喘、肿没有了,完了以后去查,胸腔积液也没了。过了两三天就出院了,继续用其他药物调理,身体各方面还不错。
这里用的大泻肺汤就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里面的,《伤寒杂病论》中没有。事实证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方子完全可以和《伤寒杂病论》接轨,他们的学术体系大致是相同的。

病例四
书中讲“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这个留饮相当于我们现代医学的什么病?心下续坚满,这个“心下”到底是什么?
前不久,一个老病人来找我,他是肝囊肿、肾囊肿、脾周围积液,腹部是鼓起的,一按还挺硬。心下坚腹满,而且有青筋。肝脏肿大、硬化,有腹水。
汤本求真说:“和久田氏曰:心下坚,腹满,有青筋者,为甘遂半夏汤之腹证......但由余之经验,此心下坚满者,是肝脏左叶肿大漫延于心下之意味。故本条当述肝脏肿大,尤其为硬变证,及因此而成腹水之证治者也”。
我就下了甘遂半夏汤。甘遂三枚,半夏、芍药、炙甘草各用15g。三付。用400ml水熬出来100ml,去渣,把蜜倒进去再熬一熬,稍微蒸发点水分,大概剩个150-160ml,分两次喝。后期可以顿服一次喝。
这个病人,我用了好多的方法,刚开始他的肝肾功能都不正常,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其他方面都很好,腹水也比前面少了,但始终保持这个状态。这让我感到非常惭愧。
我也想试试,用了甘遂半夏汤后会出现什么结果。病人的反馈是觉得心下不是那么胀了,小便的量明显增加,而且觉得腹部舒服多了,这个病人现在还在观察当中。

病例五
前两天,玉光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枳实汤主之”,桂林古本是“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这个方子是“温药和之”吗?你是怎么考虑的?当时我还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但是前两天碰到个病人,使我豁然开朗。
病人是胃癌术后,觉得总是从心下到胃这里有水,喝点水以后就蓄在这里下不去,甚至再喝点会感觉胸口闷。便秘,大便非常干燥。
我想到了这个条文:“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支饮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便秘,地道不通,有水也无法下来,因此用这个方子把它打开以后就可以了,这是我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是本身大黄这个药物,就可以治饮邪积闭。
所以说我们看这个条文,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临床,如果不结合具体临床,我们就算想破脑袋,可能也不是正确的答案,这种例子是比比皆是。
我今天举了五个例子,没有做任何过多的分析,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帮我分析,可以拍砖,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看能不能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我们都说“体验可以理解,阐扬可以光大”,理会是对的,但我们亲自去体验的时候不能始终只是理会,同时也要体会。有了理会,体会再到理会,再到体会,只有这样不断反复,我们才能越走向真理,离古人,离宗圣就会越来越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