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智慧】学而不思则罔(原创)

 方略书院 2020-11-30



编辑:方略书院(flsy2017)

思考是人脑的职能,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也是人类知识经验继承的重要手段。思考对于学习,就像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须臾不可或缺,没有人的思考,就没有人的知识活动。正如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所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析梁,让我们通向新的知识”。在求学的道路上,也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德国学者高斯从小学习就敢于怀疑和思考。十岁那年,有次上算术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算术题,让孩子们计算:1+2+3+4…+97+98+99+100=? 大家都在苦思冥想,但只过了一会,高斯就报出了答案:5050。老师虽然知道答案是正确的,但也不明白高斯为什么算得这么快!高斯告诉大家,他发现从1到100这一百个数,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挨次把头尾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101,而这样恰好是50对。因此,就可以把1加到100这道加法题变成101×50的乘法题。所以很快得出了5050这个正确答案。由于他善于思考,后来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思考是成功的桥梁。有的人读了不少书,记了不少笔记,俨然是一个学问仓库,但清查一下,里面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并不多。原因就是只顾一味的学,而不暇思索。康有为说:“好学而不好深思的人,诵据甚博而不求事理所以然,故绝无心得,终无成就。”思考是把知识内化为素质的过程,只有以思为中心,用思去求学,用学培养思,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思考是获得真知的重要手段。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如果学习中只是“眼中了了,心中匆匆,方寸无多,”不下功夫去思考,那么接受的知识也就像过眼烟云一样很快消逝。因此,学习离不开认真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学有所得,才能获得真知。

思考是触类旁通的钥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做到以一知十,触类旁通,就需要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质疑,既是追求新知识的起点,又是获得新知识的起点,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会收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而释疑解惑正是借助了科学思维才得以实现。

思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一个人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的强弱,又由许多因素决定。比如生理条件、心理条件、知识基础等,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思维水平的高低。因为只有思考,才是其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依据。没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便不能保证学习的数量和质量。总之,人的思维能力越强,其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