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朴散则为器

 火岩山 2020-11-30

(一),经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sǎn)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二),关键词解析
知:知晓、把握。
雄:强壮、强大。
守:持守、守护。
雌:柔弱、渺小,指溪流是由小小的水滴汇聚而成。
为天下溪:成为、如同自然界的溪流,指行为处事像溪流一般作为。“天下”指自然界。“溪”指溪流,溪流有千连万续庞大的网络,但却由弱小的水滴渗透、汇聚而成。不弱不以渗,不渗不以聚流。渗而清澈无染,与婴儿的柔弱、纯洁相应。
不离:“离”指偏离、丢失。
归:回归、保持。
白:白天,明亮,千差万别,指表象。
黑:黑夜,幽暗,千篇一律,指内在。
天下式:指自然界内在的运行模式。
忒:弋(yì)心也,猎取、捕获、征服其心,指变更、失常。
无极:“极”指极端、尽头。“无极”即没有极端和尽头,指自然界因运作模式恒久不变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始终保持动态的平衡和稳定。
荣:扬起为荣,指大河激扬澎湃。
辱:卑污为辱,指大河卑下浑浊。
谷:大河。
足:充盈,指聚川成河。
朴:树皮,朴实无华。指川流卷裹着各种物质汇聚成激扬澎湃的大河,又变得浑浊不清——雄浑,回归朴实。
散:不在可用之数,指无用。
则(为器):却。
器:人才。
官长:百官之长。
制:本义指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而修剪枝条。引申为约束、制约、制度、禁制。
割:剥皮、割弃。
 
(三),经文释义
知晓其强大,持守其弱小,如同自然界的溪流。像自然界的溪流一般作为,往往德行不会偏失,总是回归到婴儿般柔弱、纯洁的状态。
知晓其表象千差万别,持守其内在千篇一律,如同自然界的运行模式。像自然界的运行模式一般作为,往往德行不会失常,总是回归到平衡、稳定的状态。
知晓其激扬澎湃,持守其卑下浑浊,如同自然界的大河。像自然界的大河一般作为,往往德行充盈,总是回归到树皮般朴实、敦厚的状态。
朴实、敦厚(之人)不在可用之数却是栋梁之才,圣人任用起来则可为百官之长,所以在国家大法和禁制中不能将其割弃(树皮粗陋无用却是至关重要的器官,在最大动作修剪树木时也不能将其剥掉——守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