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我教学生做父母(今天的讲课提纲,扫码可看回放)

 张班级管理 2020-12-01

今天,我如约在成都石室中学图书馆给部分我的历届学生做了一个讲座《给父母的15条建议》。

这个讲座是应学生举行的。经常都有学生问我教育孩子的问题。几年前在一次聚会中,有学生说:“李老师,干脆你给我开个讲座吧,专门讲讲家庭教育。”我当时答应了。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忙,这事一直拖到今天。今天,我对前来听我讲座的学生说:“同学们,当年你们还是小孩子,我教你们知识,教你们学习,教你们做人;而今天,我教你们怎么做爸爸妈妈。”           

下面是我今天PPT上的讲座提纲——                     

给父母的15条建议   

先讨论两个问题——

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对吗?

关键是如何理解“起跑线”。

在我看来,“起跑线”不是知识基础,而是父母的素养。

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

但现在家庭教育的扭曲……

重智力,轻品格

重理工,轻人文

重知识,轻习惯

重言传,轻身教

每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折射。

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家庭教育不是教育教学。    

 “家教”一词的演变

那么,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之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

 2007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法国全国85万名教师同时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写信者称自己满怀信念和激情,要与教师谈谈儿童及其教育——

 “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当使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写信者看来,儿童应当成为“自由的人、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宽容他人的人,同时又是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

萨科奇这封信的主题是“重建学校”——

“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 

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你属于哪一类家庭教育? 

专制型家庭教育:

 第一,以家庭君王自居,专制霸道,毫无平等可言。

 第二,无视儿女的尊严,不把儿女当作人看待。

 第三,态度蛮横,方法粗暴

溺爱型家庭教育:

第一,放纵,迁就,百依百顺

第二,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学这学那

第三,要求单一,只求智力发展,忽视全面发展

隔膜型家庭教育:

第一,只注重孩子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孩子的内心。

第二,朝夕相处,却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第三,缺乏平等而有效的心灵沟通。

教育,应该面对心灵,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中国青年报》1988年7月8日的文章《她给教育者留下了什么“遗产”》

“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

《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的文章——

《中国青年报》在头版给了一位“不知到底为何自杀”的女中学生——宁小燕以相当可观的版面。像宁小燕那样热切地追求“真善美”又过于天真的好学生,当今已经很少见。而她走极端的解脱方式——自杀,却大声发出了“在玫瑰色教育下走入社会后感到困惑的众多青少年的呼唤”,以至记者用醒目的黑体字质问道:“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

身为一个中学生,对这样的质问并不觉得奇怪。多少毕业生都曾对他们的恩师说:“您教给我们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不顶用。您想让我们做大好人,可社会容不下我们。”那些头发中有些许或许多银丝的“园丁”,对此往往只是摇头,叹惜世风日下,然后回到课堂仍旧向新一批学子传播他们坚信的正确思想,然而一切往往都只是轮回而已。

……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梆梆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以自信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略;请给他们以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以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以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

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

焦虑型家庭教育:

一,对孩子成绩要求很高,很少满意过

二,喜欢或者情不自禁和周围的孩子比较

三,对孩子管得过细,无微不至。

民主型家庭教育:

第一,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第二,和孩子平等相处,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第三,随时自然而然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的建议——

 1.做孩子人格的榜样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每天“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

赢得孩子的信任

当孩子给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简直是很愚蠢的事情。

                                   ——卢梭

做有童心的父母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父母也如此。

 和孩子有至少一项共同爱好

 每一位母亲或父亲问问自己,我和孩子有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孩子有共同的读物吗?和孩子一起看足球赛吗?和孩子一起上网吗?和孩子有共同的喜欢的明星吗?等等)

3.和孩子一起阅读

你最近读书了吗?

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书?

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你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孩子读书。

读什么书呢?

提倡读四类书——

第一,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

第二,读和你职业相关的书

第三,读文史方面的书

第四,读孩子喜欢读的书

4.和孩子一起反思

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和孩子一起写日记

和孩子一起写阅读笔记(批注)

每天给孩子写几句话

其实,重要的不在于你写什么,或写了多少,重要的是你写本身,就是在行动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妈妈很在乎你,愿意陪着你成长!

5.要求孩子做家务事

6.教会孩子善于表达爱

7.经常给孩子认错道歉

8.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9.不把大人的仇恨播进孩子的心灵

10.不施暴力和冷暴力

11.没有不良嗜好

12.尊重孩子的隐私

13.允许孩子不出类拔萃

14.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15.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三个好习惯,幸福一辈子——

健身的习惯……

礼貌的习惯……

阅读的习惯……

我讲完之后,留了一个小时让同学们提问,他们每提一个问题,我都先让大家讨论,各自分享自己的经验,气氛特别热烈。每一个人都是提问者,每一个人同时又都是解答者。这种智慧众筹非常好!

结束后,部分学生来到锦江边,在23年前种下的银杏树下合影。

  2020年11月2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