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子:看庄子精彩演绎“道法自然”

 道藏研究 2020-12-02

道法自然,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秉持的处世态度。

无论懂道不懂道,信道不信道,大多数人都会在无奈时来上一句:“顺其自然吧”。似乎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顺应大道自然的规律。每一个人,早晚都得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无论财聚多少、官居何职,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无人可以逃脱道的规律。及早的知道一些大道的规律,尽可能主动性与认识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对于延年长寿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道德经》)

人们处世,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大道,而大道,则是效法自然。寂寂无为而无不为,生化万物而不言。自然规律即是大道,顺应自然即是有道。当人心与自然之道相应时,便可同生共化,与道合真,生得其乐,死得其所。所谓永年。这,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哲学的终极命题。真正明白这一段话,可为道家人;能遵守这一哲学境界行事的,可为神仙。

老子给出了道法自然的理论,揭示了这一宇宙命题。而把这个理论讲得生动形象的,则是庄子。在《庄子》一书,有太多的关于尊重自然状态的寓言故事,其中很多故事第一次阅读的情景都不记得了,但《浑沌之死》的故事,则是我一直难忘的。

在阅读《道藏》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哈哈大笑的情况。在所有的道家书中,哲学和文学水平而论,《老子》排第一名!而要说哲学、文学和幽默综合起来排的话,《庄子》排第一名!

庄子是史上最杰出的故事大王,段子高手。读《庄子》经常伴随着欢笑、眼泪和沉思。个人以为,在庄子所有的幽默故事中,《浑沌之死》是比较好笑和深刻的。其次是《盗跖》大骂孔子那一段,畅快淋漓地笑抽筋儿,多年来一直如此,常读常笑,常读常新。热爱看笑话的我,觉得《庄子》比《笑林广记》好看多了,自小到大,凡是有过不去的心事,打开《庄子》,一笑而豁然,再没有看不开的事儿。南怀谨先生说:“庄子骂尽天下人,但天下人都爱他”,庄子对道家哲学的诠释都在他那些幽默荒诞的故事里,让人喜欢,让人释然,让人自觉狭隘但并无自卑感。多年来,我一直没有能想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哲学高度、文学境界和达观的心胸,以及,写作的手法。可能庄子就是上赐给我们这个民族天才中的天才吧。唯有爱道、懂道,方知其妙。分享一下庄子这篇小美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

大致意思:南海之帝叫做“倏”,北海之帝叫做“忽”,中央之帝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浑沌的地盘(中央之地)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于是商量道:“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浑沌没有七窍,不如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来吧。”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凿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被他们俩给凿死了。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十好几年前的一天夜里,睡梦中听到的。听到前面朗读时,一直沉睡,听到最后一句“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忽然“噗哧”一声,笑醒了。后来这些年,越想越好笑。每次看到好心办坏事的热心朋友,或是看到人们人为地要“改造自然”,想到很多人类在儒家圣人“人定胜天”论调的激励下,企图改变大自然的种种举措,都会想到这个故事,也都忍不住心里发笑。唯独想到三峡工程,我真的笑不出来---人类自己在给大自然去“凿”个“窍”出来,这个工程总让人莫明的不安,不管能产生多少经济价值,生态环境的不良后果早晚盖不住。---

我一直有夜里听书的习惯。但听书多是助睡眠的,我总是心疼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的那些时光,年轻时是舍不得睡,后来养成了晚睡的坏毛病,于是就夜里听书,这样一举两得,一是可以安抚自己的睡眠神经,另一方面,多年的“夜夜听书”过程,不知不觉中背诵了很多古典书籍。听了无数个夜晚,被所听的内容笑醒,这是唯一的一次。这让我更加坚信了,人在睡梦中可以有效获取外界信息的理论是可靠的。我一直在这么做,证明有效!

---

----接了个电话,忽然不想写了。今儿,就这样吧。

照例,发几首道情,给隔屏的你,一起做神仙吧:

《桃林行》

独行桃林下,落花沾我衣;

赏花俗人众,种桃道士稀。

YZ.2020.5

 

《道得》

碧落之上有老君,神灵本在世人身;

求灵觅异为得道,道得却似寻常人。

YZ.2020.1.4

《道久》

人生如朝露,更有尘情扰;

幸此遇大道,藏身以为宝。

坐得三清殿,静如庭前草;

火光看千年,无人不烦恼。

天地终寂灭,日月同枯槁;

道隐悬虚空,不见此情老。

YZ.2020.10.31

 《归道》

秋风带严霜,凋此檐下芳;

花落香有尽,道情恒久常。

我来此地久,心魂断他乡;

登高望千山,怅然幽恨长。

此心归大道,再无惶恐慌;

道成归仙去,天上无炎凉。

YZ.2020.11.8

 

《梅》

两根瘦骨撑天地,一点寒香透古今;

冰霜卧雪独开放,花中唯君是知音。

YZ.2020.10.29

 

《奉道》

终得一院静,安然度余生;

蔓藤结幽居,秀竹绕芳丛。

东窗品周易,湖边听鹤鸣;

闲卧思天苑,心相两俱空。

忆君新诗作,悟道古赋成;

情至漫扶琴,兴来事闲耕。

出行有仙鹤,经年羽翼丰;

载我天上去,听萧步虚宫。

吟诗借明月,散步趁清风;

无酒人自醉,不妆也倾城。

万念终归一,幽言尽人情;

但奉大道故,非邀青史名。

YZ.2020.10.7

杨子   2020年12月1日于厦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