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房子,我们到底该问谁?】

 关心你的十四少 2020-12-02

背景:

每一个客户在买房前,都会或多或少的问一问身边的人,

就像买车的朋友一样。

网上有个段子,说一个人买车,问了一圈,

最后买了一辆别人喜欢的车。

理由很简单:

别人喜欢的车,才保值。

十四身边就有一些买车的小白问一圈后,

最终买了大众的车,或是高尔夫,或是速腾。

而不是小白的,往往比较少买大众了。

这个跟买房的情况特别像,但买房又有所不同。

买房的朋友,

一般会先问家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

然后是身边的同事,尤其是岁数大的同事。

最后是问朋友,还不一定是最近刚买完房的朋友。

到最后的最后,可能才问到身边真正懂房子的朋友。

可以想见,最后才问到真正懂房子的人,

前面那几轮业余角度洗脑的过程,早已根深蒂固,

等到真正懂房子的朋友给建议的时候,

几乎是无力回天了。

这个感受,一明老师应该最有发言权。

听节目的时候,无数次的有朋友早已有了选择,

却非要列举一个更好的选择让一明老师推荐,

然后当一明老师诚恳地推荐他不想买的那个房源时,

要么自己陷入了尴尬的沉思,要么自己进行生硬的洗脑。

最后,草草收尾。

那么疑问来了,我们老百姓买房,到底该问谁呢?

十四的总结是:

九问四不问

一、九问

一问规划:

无论是哪个版块,只要政府有规划,无论早晚,这个规划一定会落实,所以,一定要相信数据和事实,不要相信道听途说。

比如,十四曾写过的关于东湖的规划:

【东湖最新市级规划出炉——还不上车,你在犹豫什么?】

比如,下图就是新市府的最新规划图:

二问地价:

地价不会骗人,与之对应的房价就不会骗人。

与其问别人房价会不会涨,不如看看实实在在的地价。

比如今年已拍的地价分布图就告诉我们:

沈阳的房价,不可能降。

就算最悲观的想法,

如果降了,随之对应的也是开发商缩减成本盖出品质更差的房子,

那,为什么不早买呢?

比如十四曾写过的关于地价方面的推论和探讨文章:

【2019年沈阳龙湖打的第一枪,响了吗?】

【沈阳保利——谢谢你过往的奉献与今天的野心】

三问板块:

沈阳近两年兴起了板块的概念。

选对板块,对于房子的增值也起着极大的主推作用。

如现在大家关注的最热的新市府板块,

以及近两年动作频繁的丁香湖,东湖,张士板块等等。

比如十四曾写过的关于板块的第一篇文章:

浑南新贵——东湖:它好不好,到底谁说的算?

四问品牌:

要买房,就买大开发商的,这点毋庸置疑。

《复仇者联盟4》里的沈阳开发商们,谁是灭霸?谁是惊奇队长?

改善者,目前首选的品牌,

第一轮是华润,龙湖,金地,万科和中海等品牌。

第二轮是旭辉,中粮,美的,中南和其仕等品牌。

比如,改善这一块,十四就曾写过一篇关于改善楼盘的大门:

【沈阳开发商告诉你:做大门,我们是认真的!】

刚需者,

第一轮是恒大,碧桂园,荣盛,格林,郡源等品牌。

第二轮是沈阳再普通一些的本土开发商品牌。

比如,刚需这一块,十四就曾写过一篇刚需者心理分析的文章:

沈阳那些主打刚需价位的开发商,口碑为什么都一般?

也是由于这篇文章,

十四也不得不提一下大家在问各大品牌的老业主时,

一定要问一下正能量的业主。

因为,每个品牌都有优点和缺点,

如果你问的那个品牌老业主,

他只能说出缺点,却说不出优点时,

那他的评价一定是片面的,不要全听全信。

否则,

容易影响你的购房选择。

五问配套:

配套,

包含学区,交通,商业和医院等。

其中,目前对于沈阳楼盘的价格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学区了。

但凡配上学区的,楼盘的热卖度和溢价都高于不带学区的楼盘。

比如,十四曾写过讨论七中学区的文章:

【沈阳七中的孩子都没后劲?真相是……】

比如,关于配套,十四也写过分析配套的文章:

【东湖最新市级规划出炉——还不上车,你在犹豫什么?】

以上五问,都是最客观的存在,但往往,人们买房初期都会忽略这前五问,而是会经历下面的比较主观的四问:

六问刚刚买房的人:

为什么强调刚刚买房的人,因为只有刚刚买房的人才了解最近的房地产发展。

只有刚刚买完房子的人,才能给你最准确的信息。

否则,你会发现,不关注房产的人,

他们的口径都特别一致:

房产税要出来啦

沈阳人就挣那么点钱,谁会买?

沈阳人都有那么多套房子了,将来这些房子都没人买!

……

但现实却是,大家都爱问身边不常买房子的人,这一点我会在不问系列中展开说。

七问置业顾问:

通过十四近几年买房的经历,十四发现,

如果你能遇见一个优秀的有格局的置业顾问,

甚至是逼定客户高手的置业顾问。

你是幸运的。

因为这么多年过来,只要你是买的大品牌的房子,

现在应该都赚到了。

八问二手中介

想买哪个区域,重点了解一下对应区域的二手中介,

也可以帮助你对那个区域的市场有一个侧面的了解,

这个了解,不仅仅是房价,还有那个区域的配套生活氛围等等。

九问总价:

无论问谁,还是看自己手里的钱说话。

但以十四的经验,如果是自住,能买大的,别买小的。

否则,后悔的几率更大,折腾的成本更高。

二、四不问

一不问家里的土著老人:

老人的思维,是很难改变的。

老人会买房,但他们的问题对于区域他们总有错误的预判,

观念太保守,眼光不长远。

有多少朋友因为老人的干预而错过了长白和浑南的增值呢?

大家心知肚明。

十四就有过这种痛苦的经历……

【那些年,我们一起错过的楼盘(一)】

【那些年,我们一起错过的楼盘(二)】

二不问近年没换过房的同事或朋友:

这类朋友,当你跟他报出最近的房价时,

他们的反映几乎都是一致的:

太贵了,买它脑子有病吗?

你真有钱!

各种或多或少的玩笑或嘲讽。

让很多朋友打了退堂鼓。

十四就有两个去年年底听这类人的想法没听十四劝的朋友,

看到今年房价的走势,后悔了,

只能选择今年入市,但房源和价格,早已今非昔比。

十四也有一个今年春天买入小户型的一个朋友

当时她办公室的人都说贵,劝她不要买。

最后,听了十四斩钉截铁的建议,

咬牙买入了。

看到三期不再赠送面积,价格上涨的时候,

算算自己两个月就至少省了8万的开销。

装修钱刚好出来了,

真好。

三不问刚需思维的人

刚需思维的人,

不相信房产能变现,

不相信房产能增值,

因为他自己就没有因为房产受益过,

格局如此,还问这样的朋友,能得到客观的建议吗?

四不问建议不客观的人:

有一些改善思维的朋友,他们的建议有时是不客观的。

比如你想买一个150万总价的房源,

而这类朋友只会给你推荐品质极好但价格至少贵出30万到50万的楼盘。

然后还会跟你说,你相中的多么多么一般,

他推荐的多好多好。

其实,这不是废话吗?

没有花钱的不是——

我要的是同等价位的推荐,

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

除了十四总结的这些,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

我是十四少,

一个对沈阳房地产市场持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业余房产爱好者。

哪里有价值增长,

哪里就会出现十四少的文字。

如果大家对于今天的内容还有异议,

请扫描十四的二维码,和十四以及其他朋友进行深度的交流。

论多晚,都等你来。

看到这里,感动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