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是能重来,我一定不会去体检!”

 开心保网 2020-12-03

重疾新规发布的消息火到出圈,旧重疾险产品限期下架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有保障规划的朋友都准备抓住这波机会上车。但是产品选好刚准备下手,却被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难住了:

“公司近期组织免费体检,我又有投保计划,请问投保前到底要不要体检?”

的确,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体检吧,怕查出什么疾病导致不能投保。

不体检,怕理赔出什么问题。

所以,投保前到底要不要体检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投保前,不建议体检

这要从健康告知说起。

投保健康险之前,都要先做健康告知:

保险公司会询问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投保人根据自身情况回答,通过了健康告知才能正常投保。

“健康告知里问的一些情况我不确定,得体检才能知道啊。”

注意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只要不确定,没确诊就可以认为是没有。冒然体检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不查不知道,一查体检报告出来都是一身毛病:轻度脂肪肝、高血压、心律不齐、胆固醇偏高、甲状腺结节、尿酸高……

一旦进行了体检,都是会留下检查记录的。如果检查出什么大小毛病来,轻则加费、除外承保,重则不能投保,得不偿失!

如果体检异常,保险公司一般会采取以下情况处理:

■ 加费承保:保险公司同意承保,但要以更高的费率来缴纳保费。

■ 除外承保:除了合同上的免责条款,另外约定不对一些部位的病变或残疾承担相对应的保险责任。

■ 延期承保:因体检异常等原因,对投保人观察一段时间,等到明确的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承保。

■ 拒保:不予承保

不体检,会影响理赔么

“我根据网上的症状描述估计自己有脂肪肝,但没去医院确诊,不体检就投保,理赔时会不会有问题?”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我国的健康告知制度:分为 有限告知 和 无限告知。

我国采用的是有限告知 制度,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即保险公司问到的回答,没问及的不必作答,也不用主动告知。

如果在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想以“未如实告知”拒赔,那就必须要拿出证明带病投保的证据。

而只要投保前没有在医院、社区、体检中心留下过相关的患病记录,那么保险公司就不能证实带病投保,无法以“未如实告知”拒赔。

“那投保之后多久可以体检呢?”

大多数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都有等待期。

等候期也称作观察期,是保险公司未来防止带病投保而设置的,通常为3-6个月。在等候期内确诊的疾病,保险公司是不予赔偿的。

而且等待期内体检发现的异常,在等待期结束后确诊,很多保险公司也是不赔偿的,比如甲状腺结节。

所以在保单等待期内,尽量不要做体检。

什么情况下,需要投保前体检

当然有一些情况是需要在投保前进行体检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01

投保额度过高

投保额度过高,也需要体检,比如300万以上的寿险。

寿险通常会给一个免检额度,如果想要投保更高保额,就需要提前进行体检。

如果想要免体检还想投保更高的保额,可以考虑同时购买几款产品,寿险的保额是可以同时赔付的。

02

保险公司有明确要求

一般年龄较大的老人投保,出于身体健康的风险,保险公司会要求提前体检投保。

03

核保需要

还是围绕健康告知,很多线下产品在核保时需要提供近期的身体检查报告,才能给出核保结果。

大部分线上产品,可以先尝试智能核保,再人工核保,如仍有需要,才会告知须提前体检。

总结

不提倡投保前体检,因为一旦检查出什么问题,很可能会影响正常投保。

保险公司是以病历资料、住院记录、体检报告为依据,来判定应如实告知的内容。

因此,如果之前的病历、住院记录、体检报告都没有涉及到健康告知中问及的内容,直接投保即可,没有必要进行体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