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天后,国家准备对买保险的人设“门槛”了,晚一年悔一生!

 bhdfxy 2016-12-22

从现在开始算,距离2017年还剩下10天6小时59分钟!

新一年到来,对所有人来说,意味着自己大了一岁,

而对于那些准备买保险的朋友来说,这可能是买保险最后的好机会了,因为以后我们买保险会越来越难,2017年开始买保险就要“双录”了!


何为双录?

根据《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50岁以上的消费者销售保险,或消费者一次性缴保费超20万元均需录音录像。而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保险产品的,应记录投保人投保确认过程操作轨迹,对投保流程操作界面关键环节进行截屏。


10天后,你高攀不起的不止高房价,还有保险!

双录开始后,会有不少人被挡在保险门外!

因为通过录像录音,保险公司先对消费者有个大概的判断:身高是不是符合标准体;体重是不是符合标准体;身体是不是有残疾等等,都可以看得出来,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有可能就被保险公司拒保或加费。



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居民通过保险来增加自身保障,“双录”的实施也从侧面反映出,为了让保险帮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国家将提高保险的门槛,所以越早买保险越明智,晚买一年也许因为身体原因而被拒保,就得不偿失了!

35岁起患癌风险陡增,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对于很多拒绝保险的人来说,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我还年轻,以后再买也来得及!

然而根据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及医学数据事实的真相是:一方面,人中年后身体各机能开始退化,进入重疾高发期;另一方面,因为环境问题、生活压力等,重疾越来越朝年轻化发展。

因此,尽早投保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我们可以避免双录之后的高门槛限制。

并且大多数保险公司规定:购买大病险45岁需体检且费率很高,55岁很可能直接拒保,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体检,我们投保健康险或寿险时的第一道关!

不是所有保险都需要体检,例如公共交通意外险,通常是我们投保健康险或寿险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保险公司会让我们先体检!

1

超限度


当你投保的保额超过保险公司规定的限度,保险公司就一定会让你体检;

2

年龄大


年纪大,患病风险要比年轻人的可能性大,如果保额还买得异常高,体检是在所难免的了;

3

有病史


投保人都有如实告知过往病史的义务,如有病史,保险公司会调取病例或让你体检,进一步核查你的身体情况;

4

有需要


当核保人员认为你需要体检的时候。举个例子,你明显超重或烟瘾大,即便没有病史,可从保险医学的角度出发,你未来患病可能性比较高,自然就需要体检证实。

5

抽查 


以上情况外,每个公司还会有一定抽检比例,如果你不小心被抽中了,就当一次免费体检吧!


加费或拒保,保险公司主要参考哪些数据?


1
体重超标或肥胖

体重超标,并且出现血压高、血脂高、心电图异常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核保;



2
高血压

保险公司将会根据血压升高水平、控制情况、有无既往病史及相关并发症做综合考量;



3
尿常规异常

核保时重点关注尿糖、尿潜血、尿蛋白质、尿胆红素,其次关注尿白细胞,一旦出现“++”或更多的“+”,保险公司通常会做延期处理;



4
心电图异常

一旦发现心电图异常,保险公司通常会做延期处理;



5
血糖增高

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医疗险一般延期处理,重疾险可能延期或是加费承保;



6
B超异常

一旦通过B超检查发现囊肿、包块、结节,一般而言,医疗险往往会直接拒保,重疾险有可能除外承保,寿险有可能正常承保。


ok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如果体检结果不OK,肿么办?

这个时候,保险公司会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核定以下结果:

加费承保:

就是在正常保费基础上加一定的费用承保,比方别人买10万保额只要交2000元保费,你可能要交2500元保费。

延期受理:

延期受理就是目前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不明了,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申请。比如才得了肺炎的新生儿,一般要出院三个月之后才能申请投保的,短期内多半会被延期。

除外承保:

是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死亡责任不予承保,其他都正常承保,比方一个人有甲状腺结节,保险公司认为他患甲状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就把这一项除外,就是说,他万一得了甲状腺癌,保险公司不赔,其他的肺癌肝癌乳腺癌啊什么的还是照常承保。

拒保:

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你身体状况不理想,保险公司不接受你的保单投保申请。

如果你被医院查出问题,投保时又不告诉保险公司,一旦被查出来,是非常非常麻烦的,有可能面临出险后被拒赔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