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诞生!告诉你良渚古城那些事儿!

 地道风物 2020-12-03

▲ 她,已悄然沉寂了数千年。摄影/朱关城

-风物君语-

刚刚

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

2019年7月6日,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将浙江杭州良渚(zhǔ)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第一次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申遗就获得成功,或许正说明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特殊性。

考古学家苏秉琦曾称良渚是“最古老的杭州”。那么它到底有多早呢?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比中国最早的朝代夏朝要早几百年。她的存在证明了长江下游的复杂社会比出现城市化的二里头和安阳要早了一千多年。而且,古城内莫角山土台的总土方量与古埃及的大金字塔相当,可以看出良渚文化不仅早,而且已经是可以兴建巨型工程的强大文明。国家文物局评价良渚遗址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 莫角山台地。莫角山是古城的制高点,也是古国的心脏。摄影/潘劲草

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良渚那些事儿。

良渚是什么?

良渚首先是一个地名,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旧称良渚镇)。良渚文化正是因为发现于此,才按照考古学惯例以发现地命名。

1936年,生长于良渚镇的西湖博物馆馆员施昕更主持发掘了家乡的古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并且在日寇侵略、杭州沦陷的动荡时局中,排除千难万险出版了6万余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的初步报告)》一书。虽然施昕更将他发现的文化遗存划为龙山文化分支,但这一发现,终于让世人有机会认识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良渚文化。

1959年,良渚文化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正式命名。1986年,反山大墓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种类辨识度高、纹饰持续一致的玉器,证明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文明的存在。1987年,瑶山遗址考古发掘出祭坛遗迹随着时间推进,良渚文化一点一点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良渚也是一座古城。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展开考古发掘。此时,良渚遗址群已发掘出一百多处遗址,规模宏大者如反山大墓、莫角山建筑基址,都足以证明良渚文化的成就之高、发展之纯熟。但是,考古队的这一次发掘才真正令人震惊。

▲ 反山王陵。摄影/潘劲草

此次发掘中,考古队发现了一条1米深的古河道,里面都是良渚时期的生活垃圾,其中就包括大量碎玉料。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琮、玉钺、玉璧等等玉器闻名,因此考古队迅速将目标锁定紧邻河道的高地,希望可以发现良渚时期的玉器作坊。

然而,奇怪的是,这里不仅没有玉器作坊,反而出现了大量人工铺设的碎石,石块之上,又是厚度近4米的人工堆筑的黄土层。这一发现让考古队员颇为激动,也颇为费解,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巨大的人工建筑呢?

经过为期一年之久的勘探,才终于有了答案:这里是一座古城。良渚古城距今约5000年,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差无几,是良渚文化遗址群中最大的一个,也是目前发现的同时期中国最大的古城。这座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发现它,也就找到了解决疑难的一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这座庞大古城的发现,或许就此将良渚文化推进了文明的大门。

为什么良渚很重要?

▲ 古城遗址(局部)。摄影/潘劲草

为什么发掘82年后,良渚古城遗址才正式启动申遗程序?因为除去动荡时局的干扰,良渚文化的内在信息量实在太过庞大。

八十多年的时间对于梳理良渚文化,研究大大小小的良渚文化遗存的内在联系来说,远远不够用。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其分布范围大致在以太湖平原为核心地带的今苏南、上海、浙北地区。自发现以来,考古学家们对这一文化共同体的研究从未中断,背后需要做的系统性工作体量巨大。考古工作的推进又不断丰富信息。

因此,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遗址(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正式申报2019世界文化遗产。这距离良渚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推荐进入申遗预备清单已14年之久,距离首次发掘更是过去了82年。

▲ 对良渚遗址的挖掘工作从未停止。图为2017年10月的一次挖掘工作现场。摄影/朱关城

此外,良渚古城的发现使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了更加强而有力的证据,也增强了良渚申遗的底气。

传统上认为,中国文明起始于商代(大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流域是文明的摇篮。然而,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力冲击了这一观点。

另外,建立这么一座城池,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据推算,如果动员10000人在农闲时间建造,要用将近30年才能完成。而且提供在工程进行期间所需的食物饮水等补给也要兴师动众。良渚古城四周还有修建于距今约5000-4850年的水利工程,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已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那么良渚时期必然已经出现了有组织的社会动员,才能支撑如此规模的工程。

▲ 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区、山前长堤区共同构成的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西面和北面,是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良渚先人修筑水坝有个独特的创造:使用草裹泥筑底。摄影/朱关城

▲ 老虎岭水坝遗址。摄影/朱关城

国际考古学界流行的学说中,克拉克洪的标准定义一个可称作文明的社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五千居民以上的城市;文字;复杂的礼仪中心。根据考古发现推算,良渚古城的人口在20000到30000人,远高于标准。古城遗址内发掘出的广场遗迹,证明当时已有礼仪、祭祀仪式,而且几乎所有良渚玉器上都有神像,这些玉器也被认为与等级阶层有关。

▲ 瑶山祭坛。每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特殊的日子,太阳都会在祭坛固定的方位升起和落下。祭坛有着“观象台”的功能,也是良渚先民懂得“观象纪年”的证据。摄影/潘劲草

▲ 玉器上的图案——神人兽面纹(原大小:3x4厘米),是象征着良渚先民精神信仰的标志性符号。上方佩戴介字型冠冕的神人+下方椭圆形重圈大眼的神兽=太阳神。上图摄影/潘劲草;下图/良渚遗址官网

唯一稍显薄弱的证据在文字。商代甲骨文是目前公认最早的文字。但是,甲骨文已比较成熟,如果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用夏鼐先生的比喻来说,就像“一出生就长了白胡子”。所以,甲骨文之前很有可能存在文字发展的过程。良渚遗址出土的许多器物上,发现了抽象的符号,虽未完全破译,也不能证明已发展出完善的书写系统,但仍能发现其中的象形意味。甚至还有一些基本的连词造句。

▲ 这一套符号系统,有可能在良渚人的信息记录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良渚人的“文字”。你们猜猜看都是什么意思?绘图/Q年

从发现的种种实物证明来看,良渚已具备文明的形态。良渚古城的存在,说明当时也有了城内城外的分别。城中高台上发掘出的大型墓葬,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墓葬对比,也可以证明良渚人内部已存在身份高低的差别。其他各种器物、遗迹,可以帮助我们还原一个鲜活的良渚社会。

▲ 姜家山贵族墓葬展示厅。摄影/朱关城

良渚人的日常:种田、“上班”、吃肉肉

良渚人跟现在的大部分南方人一样,以稻米为主食。除了稻谷之外,考古也发现了大规模的稻田。比如余杭茅山良渚遗址,发现了总面积5600平方米的稻田遗迹,说明稻作已是农业的重点。

可能与我们想象的不同,良渚人的餐桌实际上极为丰富。余杭卞家山良渚遗址出土了葫芦、甜瓜、桃、梅、杏、柿、南酸枣、葡萄(东亚种群的山葡萄,非西域传入的欧洲葡萄)、芡实、菱角等等植物种实遗存。证明这些植物都被纳入了良渚人的食谱。

良渚人吃米、吃水果,当然也吃肉。良渚遗址中出土过贝壳、猪骨等良渚时期的“干垃圾”。江南是水乡泽国,良渚古城周边有面积不小的人工、自然水域,依水而居的良渚人经常会捕捉鱼类果腹,也会捡拾贝类作为补充。除了采集和狩猎,良渚人也有了基本的畜牧业。最重要的家畜就是猪,是良渚人稳定的肉类来源。

大木作群组雕像。人们得以遥想良渚时期成熟精湛的木作技术与分工有序的木作场面。2018年12月出土的大型木构件,有力印证了这些模型的真实性。摄影/朱关城

良渚人也需要“上班”。良渚文化精美的玉器证明了熟练工匠的存在。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负责制作玉器。玉在良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学者认为,玉是贵族阶层享有的稀缺资源,良渚古城的统治者正是垄断了玉器资源,才得以号令四方,发展出规模庞大的城市。为了满足对玉器的需求,养活一大批手工业者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相比之下,贵族阶层的生活就要舒适许多了。良渚古城内莫角山宫殿区东侧曾经发现过一个灰坑,里面足足有2.6万公斤稻谷这说明良渚时期已存在税收或纳贡系统,使得统治者可以坐拥庞大财富。

如今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几千年前的太湖平原已经有了一个延续千年、强盛富足的国家,可是良渚文明却戛然而止,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关于良渚文明消亡的原因,也有大洪水、战争等等多种推测。《尚书·禹贡》说扬州(大致为今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厥田惟下下”,《史记》也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似乎这里一切都是蛮荒落后的状态。

▲ 工人在对遗址进行维护。摄影/艾琳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摄影/潘劲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