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粽子江湖,你家属于哪个门派?

 地道风物 2020-12-03

▲“东方快餐”嘉兴粽HUAWEI P40 Pro拍摄


-风物君语-
你家乡的端午,什么味儿的?





在中国,大多味道都和节日有关,与故乡相连。

一如饺子之于春节,月饼之于中秋,端午节的味道,是独属于粽子的。每年的仲夏端午,粽子以粽叶的清香,裹着糯米的香甜,在不同地域的百姓心中,幻化出不同的地道风味。

 ▲端午节的味道,除了艾叶,还有独属于粽子的香糯。

那些或清甜、或咸香的味道密码,镌刻在不同地域人的基因里。接下来,请大家和风物君一起,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聚焦那些最地道的端午风味。

 ▲非常时期,粽子店依然充满烟火气。


江南粽子:街头巷尾的日常烟火

如果说粽子是全国百姓的端午记忆,那么浙江人,则把每天都过成了端午节。在浙江,粽子不仅饱含着端午气息,更是街头巷尾的日常烟火

清晨散发着热气的粽子铺,是浙江人的起床动力。对于浙江人而言,一日不见粽子,难免有种无法形容的不畅快之感。

 ▲在浙江,粽子不仅是端午专属,更是日常。

千畦碧绿、风吹稻花的浙江,物产极为丰富。充足的稻米,让浙江的“巧厨娘们”,从来都不用担心“无米之炊”。加之江南一带(尤其是浙江)承袭几百年的“嘉湖细点”传统,又赋予了浙江粽子别样的精巧。

浙江人在粽子的花样上,下足了功夫。粽叶的选择、粽子的形状、馅料的丰富程度,甚至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区都有着更为巧思的模样。

 ▲浓油赤酱的嘉兴粽 

论知名度,有着“东方快餐”名号的嘉兴粽,在粽子界一骑绝尘。精细腌制的猪腿肉,煮熟后以酱油淋汁,而后与晶莹白嫩的糯米合抱,于逐渐升温的水蒸气中,释放出浓郁的咸香。一口下肚,浸润了油脂的糯米,足以慰藉逆旅行人的疲乏。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嘉兴粽遍布中国各大高速服务区

▲有时候吃粽子也像在寻宝,只有咬一口才知道里面具体是什么馅儿。

馅料是粽子的灵魂。火腿与板栗,看似不相干的食材,却在浙江金华粽里相辅相成,颇有些天生一对的感觉。酥烂的火腿肉肥瘦相间,在高温的浸润下,溢出香润的肉汁。绵软的栗子又恰好中和了火腿的油腻,释放出一抹草叶清香。

 ▲小巧可爱的湖州粽,又被当地人叫做“美人粽” 。

金字塔状的正四面体外形,是浙江粽子的主流形象。然而在湖州,小巧优雅、身形瘦长的四角粽,却是美的化身。金庸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湖州粽,不可谓之不偏爱。不过湖州人对于口味并未固守,湖州粽的内馅可甜可盐。猪油细沙的甜蜜、浓油赤酱的咸鲜,配上粽皮野生伏箬的清香,都是湖州人的心头之好。


北方粽子:人间至味是清甜

南北风味,人们经常笼统概括为“南甜北咸”,但这一准则,在粽子上并不适用。迥异于江南地区盛行的咸肉粽,北方粽子反倒推崇“人间有味是清欢”

 ▲素雅白净的糯米白粽,撒点白糖或是蜂蜜,就是人间至味。

民国以前,中国的制糖中心在福建广东一带,因为距离成本以及价格的问题,糖在北方属于轻奢美食,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打打牙祭。除了砂糖,食物本身的清甜,也是北方饮食里的重头戏。

京津地区的端午节,弥漫着红豆沙和红枣的清甜。饱满的白粽子掰开,细腻的红豆沙馅,或是点缀的大红枣,轻易就能让人心生欢喜。白嫩的糯米,搭上红棕色的内馅,是一种简约又高级的视觉呈现。

在北京吃粽子,还有着糯米白粽这种最为地道的吃法。用最清甜的糯米,包成小小的三角粽子,不加任何馅料——吃得就是糯米的清甜本味。撒些白糖,或蘸点蜂蜜,就是人间至味。老舍先生曾经评价:“它洁白,娇小,摆在彩色美丽的盘子里显着非常的官样。” 

 ▲包粽子的手法很重要 。


岭南粽子:海纳人间百味

岭南人是天生的美食家。这点在粽子的口味融合上,可见一斑。

在这片中国最自由包容的地区之一,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岭南粽子,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味。甚至是萦绕在南北粽子之间的甜咸之争,也被一半甜、一半咸的潮汕双烹粽完美化解

 ▲完美化解南北甜咸之争的潮汕双烹粽。

在其他地区,糯米是粽子的绝对主角,而在潮汕双烹粽里,糯米更像是所有食材之间的粘合剂。黑色的香菇、红白相间的猪肉、黄色的咸蛋黄、红色的虾米,以及红棕色的豆沙,两分咸、一分甜,各自占据粽子两头。甜与咸的交汇,丝毫没有“东风压倒西风”的分歧与争执,反而有种海纳人间百味的相互包容。

 ▲香甜的糯米,是大多数粽子的主角 。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粽子以红豆做馅备受青睐 。

广西横县,有种大如枕头的粽子,堪称粽子界的大个子。在这里,除了端午节的祭祀意味,粽子还是“无粽不成年”的新年祝福。横县大粽的粽皮,选用的是当地特产的冬叶。以状如芭蕉叶的冬叶包成的粽子,肥硕异常。四只角微微翘起,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像极了枕头

 ▲广西枕头大粽,往往需要一家人分食才能吃完 。不过随着家庭单位越来越小,大粽的规制也越来越小了。

如此巨大的粽子,自然要全家分享。沿着粽子的截面切开,猪肉绿豆等馅料和糯米层次分明。一家人和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分食粽子的画面,或许就是横县人封存于记忆中的最美画面。

 ▲广东肇庆裹蒸粽,也是个大料足的粽子代表。



黄土高原:至淳至朴黄米粽

在以糯米为主流的粽子界,黄米粽或许略显小众,不过在山西、陕北一带,以黄米做成的粽子才是主流。如果要对粽子进行溯源,那最古老的粽子,就是由黄米做成的

 ▲黄米粽,堪称是粽子界的老祖宗了。

“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最早记录了粽子的雏形角黍。角黍的原材料,就是黄米。

黄米和红枣作伴,由粽叶包裹,小巧一只,甚是可爱。煮熟后的黄米粽,较之糯米粽的香软,多了一丝粘韧。香浓的黄米香,加上回甘的红枣,有种淳厚内敛的口感,像极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朴实与简单。


▲在黄土高原,晾凉后蘸糖吃是黄米粽最地道的吃法 。

味道,是人与故乡交织一生的羁绊。无论你走多远,故乡的一抹熟悉味道,总能唤起你珍藏的某段往昔。哪种粽子,会让身处异乡的你瞬间想起家乡呢?

 ▲端午节前,粽子店前来来往往的人群。

 ▲粽子来咯~

过往与今时,故乡与远方,于不同味道的粽子中袅娜重叠,勾勒出独具端午气息的人间烟火。

以美食慰藉人心,用镜头记录生活,恭祝大家端午安康!

 ▲所谓人间烟火,大约就是每个平凡日子的味道合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