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闫振文 2020-12-04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是因脑补血供骤然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症状,其发病较为突然,且患者多为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发病高峰在1~2d内或数小时内,而发病后患者可能出现眩晕、耳鸣、头痛、恶心呕吐等,病情较重者还会昏迷不醒。

在临床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目前常用方法为静脉溶栓,而常用药物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等。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即对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做了探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 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 00例。其中,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年龄为(62.4±2.3)岁。观察组男53例,女57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62.3±2.6)岁。

两组基础信息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阿司匹林与血栓通治疗对照组,即将血栓通注射液(该药国药准字Z44023081,产自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行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该药国药准字H20113013,产自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mg/次,1次/d,共治疗15d。

基于此采用尿激酶(该药国药准字H20033052,产自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即将注射用尿激酶溶于盐水,治疗7~10天,总量100万单位;结束静滴后,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该药国药准字H50020926,产自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用量为500mL。对患者复查CT排除出血1d后,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mg/次,1次/d,共治疗15d。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HINSS评分(用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为0~45分,分值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变化、疗效(根据HINSS减分率判定:基本痊愈:减分率90%以上;显著进步:减分率40%~89%;进步:减分率18%~40%;无效:减分率18%一下。)以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经P值判定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在NIHS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0%对照组74.0%明显较高,且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0%较对照组24.0%明显较低,且P<0.05。具体见表3。

表1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n(%)]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临床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其高危因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肥胖等,且患者发病主要是因脑部血供由于动脉形成血栓或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管腔闭塞、狭窄,造成急性局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在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目标即为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以对缺血坏死前的脑组织正常血供加以维持,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

目前该目标实现最有效的方案即为静脉溶栓,而结合疾病发生机制,把我最佳溶栓时间可确保溶栓的达到最佳疗效。尿激酶作为常用药物,其主要是从肾组织培养中获取或健康人尿中分离的一种酶蛋白,其可直接对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产生效果,并能降解凝血因子V和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从而发挥显著的溶栓效果

本文的研究中,在NIHS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0%对照组74.0%明显较高,且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0%较对照组24.0%明显较低,且P<0.05。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即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较对照组82.5%明显较高,而不良反应率5.0%较对照组17.5%明显较低,且P<0.05。因此可见,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