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天地| |高三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感想

 朱老师作文评点 2020-12-04

高三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感想

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  陈洪军

9月13日我校徐超老师和安宜高中柴兆军老师为我们开设了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示范课,听了后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   目标定位方面

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着眼于高考,更要着眼于学生基础。我们的学生虽然要参加高考,但是学生基础差,接受也较慢。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侧重基础,采取循序渐进方式,逐步向着高考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努力。不能一下子将目标定位在高考的能力要求。徐超老师在《动能定理》的第1课授课中,安排了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应用的教学,所选题目基础、典型,没有强调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正是符合学生基础、符合发展规律,符合目标确定的科学性、层次性原则。

二、内容安排方面

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注意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尽可能按照物理规律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行教学。两位老师没有贪大求全,都是将内容仅选定在动能概念的理解和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上,符合我们平时强调的分课时确定教学内容的要求。同时对考点的处理,没有按部就班,而是从预设的问题入手,从选定的诊断习题理解概念,突出了重点,以习题纠正的形式深化了教学重点,科学直接。但徐超老师课堂教学思维含量不够,主要是因为在动能定理的应用上,所选例题未逐步拓展,未体现逐步深入的认知规律。而柴兆军老师所选例题难度偏大、起点偏高,未从基础题目逐步加深,未未突出阶梯型原则。所以所选例题或变式题应让学生够一够,练一练,则更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徐超老师对解题的难点点拨还不够,柴兆军老师则通过问题逐步化解难。所以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很重要,它是思维引导的主线,起逐层深入、化解难点的作用。

三、教学结构方面

巧妙的教学结构安排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更是课堂效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两位老师都先通过布置预习题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再通过在课堂上即时检测,发现问题,最后应用。符合先自主预习,再展示交流质疑,最后精讲点拨的教学模式。但如果对基本概念的即时检测部分放在课前让学生提前完成,(课上是做,课前也是做,课上是检测,课前也可检测。)这样节省课堂容量,也可让部分学生有足够思考的空间,使课堂结构更紧凑。(课堂上有部分同学未来得及完成。)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小组交流,再展示质疑。这样让学生有思维的碰撞,学生提出共性问题、质疑问题时就会显得更自信,更踊跃,就不会在课堂是总是那几个思维活跃的同学在质疑了。动能定理的最后一个例题可变成学生课堂检测,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最后再生互相纠错点评,师总结归纳,这样才有血有肉,结构丰富,科学合理。徐老师的课用图片展示学生做题情况,在让做错的同学纠正讲解,效果较好,而柴老师的课思维引导多,未能结合做题实际情况点评,也没有示范例题,显得有些空中楼阁。

四、 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自主式、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两位老师均采用学生自学法、练习法,展示质疑,教师提问、点拨、追问,示范引领、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展示时通过追问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概念的理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实效。但遗憾的是小组讨论问题不够明确、具体,未能提交讨论结果。本堂课结束前,也缺少课堂检测反馈环节。整堂课还是凸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讲解得多,学生活动少,未采取在学生练习、讲解、相互点评的基础上再点评、归纳,始终让学生围绕着老师的思维在走,未精心设计逐层深入的思考题“让学”。

五、教学技能方面

我校新课堂模式的实施,需要教者有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较强的教学技能。柴兆军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评议清晰、富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思考,也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做到思维清晰,书写格式规范,示范性较强,展示了其有较强的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技能。徐超老师能组织学生有效的展示质疑,自我纠正,这是本堂课最精彩的亮点,但遗憾的是教者显得略有紧张,语言还不够精炼,语调还不够丰富,未走到学生中间巡查,参与交流讨论,即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六、学生激励方面

新课改就是要凸显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广泛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一方面要通过情感目标的达成实现;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表现等进行及时正面激励评价;还可以采用小组考核竞争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堂课两位教者均未能采取相应举措和语言活跃课堂氛围,因此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听完这两节课,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需要侧重基础,精选基础性典题,系统复习;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充分暴露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思维障碍,进行针对性引导、归纳;需要设计逐层深入的问题和变式检测,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更应注重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寻疑、释疑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懂得物理知识,才能使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课堂上我们应通过我们的巧妙的设计和精心的组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