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怀白酒的『稀有动物』,究竟都有谁???

 山荣说酒 2020-12-04


9月底,贵州省第4批『贵州老字号』认定申报工作开始了。

所谓『贵州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及或服务,具有鲜明的贵州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这是场面上的话。既然是老字号,『老』是门槛:申报条件的第一条明确,『品牌创立于30年(含)以前』。

对照这个标准,贵州以及仁怀,能够申报的酒厂和品牌,并不多——如今的市场,主角是资本催肥的『小鲜肉』们。

创立30年以上的『老腊肉』,必须、职能打着灯笼找了。

即便找到,要能够证明自己1990年前投产、注册的酒厂,理论上也没几家。

1984年,贵州开始『发酒疯』,县县、乡乡、村村办酒厂。『要想当好县长,先要办好酒厂!』这句口号,浓缩了当年的盛况。

同年,仁怀县成立『白酒办』,专人专职专班推动白酒产业发展。以1984年为节点,风起云涌的仁怀酒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比如黔台,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不相信?我证明给你看:『黔台』二字注册商标的时间,比『茅台』二字的注册时间,还要早三个月。

我的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的『小烂大曲』,也是在1984年由几个先富起来的农民,合伙成立『仁怀县碧泉窖酒厂』,才拉开『小烂大曲』(小烂苞谷酒、高粱酒)商品化的序幕。

当年,『民营』毕竟是少数,『集体』乃至『国有』才是主流。从部队到省直厅局,再到供销、商业、粮食、林业各系统,也大约在这个时候陆续进入茅台镇,办起了酒厂。

比如,台乡窖酒厂的时间更早——成立1958年。当年隶属于商业系统。

比如,1985年,茅台粮管所附属酒厂建成投产,设计产能120吨。『台良酒』,这个名字揭示了它的来路。

那些1990年之前投产或注册的企业、品牌,很多已经不见踪影。『碧泉窖酒厂』的残垣断壁还在,但即便在小烂村,它也只活在我的笔下罢。

活下来,就是硬道理!


而茅台镇彩虹桥头、茅台酒厂制酒一车间对门、赤水河边的黔台酒厂,一脸沧桑、年逾古稀的余昌鳌老爷子,如今仍然像个农民般辛勤的耕耘着。

偶然的原因,我最近见到了几款早年的『台良酒』。托人帮忙,这才收藏了一瓶。碰巧又遇到粮食系统一位前辈,我的建议他:

立足红缨子糯高粱原产地和老粮食人的情怀,复兴『台良』。粮为酒之肉。粮好酒才好嘛!

台乡窖酒厂,如今是黔酒股份的一部分。

扯远了。白酒不是矿泉水,讲究文化。这个文化,对大多数品牌来说就是个说法。这个说法,不外『根』和『源』而已。

细数这些陈谷子、烂芝麻,并不只是讲故事,而是根和源——我想,这也是『贵州老字号』评选的意义所在。

如我所说,白酒行业真正的『贵州老字号』,堪称稀有动物。正因为稀有,所以才珍贵啊。

期待,有根有源的那些老牌,如愿复兴,加速崛起。

祝愿,如火如荼的那些品牌,10年、20年、乃至30年后,还健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