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不确定的情绪里,你焦虑的样子,看上去可真令人焦虑

 小贤心理 2020-12-05
有一种情绪就像呵欠一样,在而立之后的这个人群中传染,那就是彷徨和焦虑。
在集体焦虑的大环境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甭管你是老是少,什么职业,无阶层不焦虑,无人不焦虑,焦虑正成为国人的一种新常态。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它是一种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觉和体验。
焦虑令人很不适,但它其实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留下的心理机制。
焦虑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来,但在非必需情况下启动战或逃反应或许会带来一些问题。
白话就是: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心。未来是否能发生?还不一定。
焦虑的感觉是活在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在焦虑什么?并没有什么真正好焦虑的事情。
真正令我们焦虑的其实是未来,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我们在现在已经体验到未来的痛苦,所以焦虑。
信息的泛滥,让我们更容易看到别人的光鲜,看到越多就对自己的期望越多。
当现状无法满足期待,却又无力快速改变时,这种焦虑感便自然而然涌上来了。
吴晓波在央视《开讲了》做分享,谈到了当代年轻人的焦虑。
他说年轻人焦虑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选择。
人生当中有很多岔路,每次岔路都面临选择,有选择必然会纠结,有纠结就可能产生心理的焦虑。

二是比较。
人与人之间一旦比较,自然会出现心理不平衡。

三是不确定性。
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难以掌控的未来,承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淘汰的风险。
正如一句话所说:世界就是一批人忙着改变,而另一批人一觉醒来发现世界都变了。
人是社会化的群体,不管是儿童、少年,青年,还是中年,壮年,老年,我们都有被认可的需要。
 被认可,在我们的一生中是一种很基本的需要。
一个动作、一种表达、一篇文章、一种思想,甚至是一种选择,在认可和不认可的情况下,会给人造成两种相反的心理活动。
一旦没有被认可,这份存在感和归属感让人产生焦虑。
归属感(relatedness):
或称关系需求,是指人们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有关联,是一种在意别人,也同时希望受到别人在意,人们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关爱、理解和支持,体验到归属感。
如果我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友善地提醒自己,失败是人类共有体验的一部分,那么此刻将会充满归属感,而不是七零八落。
在认识到无以计数的人们同样在遭受着困难与痛苦后,这份遭遇的打击性就会减弱。
尽管依然疼痛,但其却不会因疏离感而加重。
悲哀的是,文化总在告诉我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而不是我们有多么的息息相关。
以至于,我们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我们的存在感直线下降。
存在的焦虑是与生俱来,正如我们对危险的恐惧,是不被理性、逻辑能够解释。
只要活着,由此引发的焦虑、彷徨、不可知、慌乱无处不在。
为了逃避压力,我们都在寻求短暂、片刻即逝的快乐。
财务压力、认同和成就的需要、世俗快乐的欲望,这一切都将我们推进一种焦虑、忙碌的状态。
无休止的欲望和需求常常将我们拉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一方面,我们的心被外在的世界所吸引,注意力无法抗拒地被拽向这边,另一方面。
我们渴望向内求索,发掘我们存在的核心和内在的自我。
这种冲突将我们卷入由欲望、不满和愤怒编织而成的网,并显现出痛苦。
疲惫和没有自由的感觉。
 如果你习惯用焦虑去对抗问题,惑乱内心,那么你一辈子都无法轻松。
无论遇见什么问题,或者问题解决到哪一个阶段,你都习惯用焦虑去对抗,内心随时涌出新的担心。
换句话说,你已经是焦虑体质,只要生活继续,焦虑如影随形。
解决问题并不是治疗焦虑的终极药方,而是放下你内心的顽固和执念。
人是不可能做到一点焦虑都没有的。
无论你愿意与否,都要做好与焦虑相伴一生的准备。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里说: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然(what is)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

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

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焦虑和欲望总是存在,这并非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努力去克服焦虑,也不是要求我们不作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明白,任何一个目标、任何一种努力,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劳永逸的保证。
 即然焦虑永远存在,我们就要学会与其共处。
最简单的应对方式,无非就是“活在当下”这四个字了。
一个人之所以会抑郁,是因为他活在过去;
而一个人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他活在未来。
 正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我们感到焦虑,无法完全的活在当下。
活在过去的人忧郁,活在未来的人焦虑,活在当下的人,最踏实,最舒适。
活在当下,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并珍惜我们的当下。
让每个当下不虚度,不论何时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无悔无愧于心。
所以真正的活在当下,一定是要建立在,我们首先是否能对我们对我们每个当下的角色,我们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活在当下,更多的是活在不平凡的当下,看见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来送信的,需要你看见。
 焦虑是人类大脑进化的产物,跟其他的各种情绪一样,本身并没有好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正面的影响。
 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它。


作者简介:贤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