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编《细说清代瓷器》(六)康熙青花的艺术成就

 RK588 2020-12-06

说清瓷、道清瓷,还是清瓷最魅力,一个康熙的瓷器就让我有了十万字的挥洒,依然难以概括,康熙的六十一年就是承前启后的六十一年,这六十一年,突然什么品种都有了,什么品种都可以重新定义,重新衡量,一个有代表的瓷器时代诞生了,走了几百年的青花也再一次站到了时代颠峰,康熙青花一个时代的代表!
哪件瓷器最能代表康熙的青花的气势,是艺术性?还是价值?查来查去,目前康熙青花拍卖最高的是康熙青花万寿尊。

看这件拍品的介绍就是一篇研究报告,读来也是激动万分!
拍卖公司的描述:
万寿尊是康熙御窑厂为万寿节烧造的贡瓷,世称“万寿尊”。
因通体饰以一万个青花“寿”意字而得名,是陶瓷史和明清御窑史上少见的硕构重器;也是书写字数最多、唯一以篆书单字及其同义异体字或变形字为主题的御窑大器;更是中国陶瓷史和中国文字史上罕见的煌煌巨迹。
万寿尊造型雄浑健硕,盎然俊拔。天盘口,束颈,丰肩,收腹,肩、腹部各有一道接胎痕,足部外撇,砂底无釉,宽厚坡状浅圈足,足脊略呈泥鳅背状。
此尊通高77cm,口径38cm,足径28cm,可能是已知康熙御窑瓷器中尺寸最大者。
胎质坚实细润,除底足部分内外通体施透明釉,釉色白中略泛青,莹润透亮,紧致硬朗,极具时代特色。
万寿尊上有规律地排布了一万个“寿”意字,以“寿”字为主,间以各种具有象形或会意功能,附和“寿”字字义字形和吉祥表征的组合字,如“万”、“千秋”、“万寿”、“十仟”、“三皇”等字,可统称为“寿意字”。
除以篆书“寿”字为基础的各种变形“寿”字外,还继承、发展了古人的象形、会意造字法,将鸟虫篆、蝌蚪书、金文籀篆、石鼓钟鼎等字体大量成“寿”;山川云泽、风雨雷电、虫鸟鱼兽、天干地支、星宿图形、阴阳八卦、奇门符咒等无不成字,所谓“蝌蚪缤纷,虫鱼辐辏,穗书着体;夫农轩鸟迹,成文于颉籕;或会意而表云雯,或象形而图辰宿”,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宇宙观念的众多元素,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一万个字的布局极为巧妙,浑然一体,器身分布为横排75列,每列130字,纵列130行,每行75字,共9,750字;天盘口上环绕两圈,每圈77个字,外口沿和圈足外沿各环绕48个字,共250个字,与器身合计共10,000字。
经过反复对比、辨识、排列,可以确定万寿尊上的一万个字是由1,000个不同的字或字形构成,每个字或字形按一定规律书写10遍。
这些字或字形有的源自各类古体籀篆,有的取自古器铭文,更多的应来自历代巧思和当时设计者的艺术加工和创造。正如《万寿尊赋》中所谓“集百家以搜坟典,篆广十千”。“十千”既可理解为“万”,也暗示了一千字书写十遍。这一万个字中各种字体、字形的构成极其复杂,变化多端,却毫不牵强生硬,精妙绝伦,宛如天成。
一万字的书写娴熟流畅,笔法古雅俊丽,宛转自如;字形设计上妙着连连,层出不穷,神思万状,洋洋大观。有的字实属图画,生动别致,字中有画,融画于字,几乎古往今来,无不成“寿”,天下万物,无不成字,琳琅满目,洋洋洒洒,令人震撼,使人叹服。
万寿尊是康熙万寿节贡瓷,应共烧造了九只,或许有暗合上古“九鼎”之意。其实际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万寿节贡品的范畴,在恭祝皇帝万寿的同时,更有颂祷大清江山千秋万代、社稷永固之意。
《万寿尊赋》通篇以辞赋的形式,盛赞康熙青花万寿尊,给予万寿尊极高的政治地位和象征意义,视之为天地、皇权、圣功、社稷绵延不绝,千秋万寿的象征,更是大清江山永固,九州岛定鼎,民心归一,海清河宴,宇内承平的诰示。赞美之辞,溢于字里行间;颂扬之情,跃然笔端毫尖。摘录如下:
“制器于古,则象于干;仰观俯察,奇画偶连。智周万物,理肇先天;变通不倦,品类斯全。百工巧备,群圣道传。
神器是作,风火司权。炼土石而参造化;配阴阳以运玑璇。攻工进芟,斯于弗逮;制于补虞,滨于未然。……
其质也,如圭如璧,无偏无陂。弗追琢而同金玉,弗作会以事宗彝。守朴之华,宣彰施于五色;含章之美,特自畅于四支。
若夫蝌蚪缤纷,虫鱼辐辏,穗书着体。夫农轩鸟迹,成文于颉籕。或会意而表云雯,或象形而图辰宿。风樯阵马,笔端认石鼓之周宣;卧虎惊龙,墨沈灿琱戈之夏后。河洛重开,英姿再觏;焕有文章,介兹眉寿。
……非晋廷之白兽饮于臣,非尧宫之比斗倾于陌。……教以道而喻以义,体大禹击镛铎之心;景星见而庆云生,符帝舜陈鼓旌之迹。……
虽曰器资水火,必藉天工而化成;然而美备甄陶,全由臣力之区尽。臣功懋而应天心,皇恩浩而膺福泽。介景福于弥疆,庆海宇于咸边。凛乎覩万寿之恃尊,允矣昭九重之令德”。
《万寿尊赋》以长篇辞赋的方式记述、赞颂了万寿尊的烧造目的、意义、方法和成就。也使万寿尊成为陶瓷史上唯一配有同时期人所作长篇辞赋的御窑瓷器。
文字,是文明和文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符号和载体;载有一万个字的康熙青花万寿尊,构思巧妙,立意非凡,承载了一个王朝和时代几乎所有的诉求和象征,包括政治、历史、文化、经济、艺术、财富、审美、图腾、权力、社稷、天地君亲、万方安和,都能在万寿大尊上找到鲜明的踪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万寿尊应运而生,横空出世,展现了康熙御窑艺术的非凡成就,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巨作,在陶瓷史、文字史、美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坚实地位。
至哉尊也!

此尊气魄,此文气势,用此尊开篇介绍康熙青花,康熙青花当从新审视!
康熙青花总论
康熙瓷器以其青翠艳丽的色泽、新颖多样的器型和著名的“青花五彩”而独步瓷史。
1、康熙青花瓷器千姿百态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即仿古又创新,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
早期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
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
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
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
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
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
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尤以大盘居多。
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还有一种亮白釉。
底足露胎处光滑细致,多呈泥鳅背状,少见火石红。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齐。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人物棒槌瓶

2、康熙青花绘画风格的变化
青花的画法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采用单线平涂,填蓝处往往扩散外溢不工整。后期技法流畅、工细,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
康熙朝在青花瓷器的绘画技法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的技法浓重、淡雅层次分明。
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
《陶雅》曰:“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康熙青花山石的描绘,多采用斧劈皴的画法,这是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时勾、染、皴、擦、点各种绘画手法并用,这全靠画工手笔功夫来完成,构图讲究多样化,强调画面活泼,有趣味,视野开阔,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诸多,其中斧劈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表现在康熙青花山水纹瓷器的绘图上特别丰富。
所谓斧劈皴就是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
画出来的山石看上去像被刀砍斧凿一般有非常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有陡峭之感。能把山石的坚硬雄浑表现的恰到好处。再加上康熙青花独有的分水皴,用浓和淡表现山石的肌理,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强烈,让画面更加大气,而点缀其间的人物,使得画面豁然开朗。不呆板,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大自然在瓷器上表现的勃勃生机。
瓷器上的十六种皴法: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垛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
雨点皴:亦叫豆瓣披,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
在画史上运用雨点披的成功范例是北宋范宽,他的皱法被人称为“枪笔”,他的山水具有“峰峦浑厚,势状雄厚的独特风格。
如:【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 

高7.8cm,口径15.3cm,足径7.2cm。碗墩式,敞口,深腹,圈足。

口沿和足墙皆有双弦线,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碗外壁以青花加彩装饰,绘两雉鸡、双飞燕,衬以山石、牡丹、玉兰。
一对雉鸡立于山石上昂首远眺,尾部一垂一翘。双燕上下翻飞,极具动感。山石用青花描绘,使用分水法表现阴阳向背。牡丹花用色较多,有红、黄、绿、淡紫等色,缤纷艳丽。此装饰题材寓意“玉堂富贵”、“喜报春来”。  
康熙青花的题材
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后期题材广阔、包罗万象。
题材方面主要有:植物、山水、动物、人物、故事、以及长篇诗句等。
如:松石鹤鹿、雉鸡牡丹、松姒葡萄、海水异兽、鸳鸯卧莲、八骏图、花鸟蕉叶、喜鹊登梅、鹭鸶莲花、麒麟蕉叶、牧童骑牛、童子戏莲、八仙、西游记等。
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传”等;戏曲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等。

栩栩如生的人物画

康熙青花最出色的是山水人物,风格上模仿名画家的笔法,立体感很强,画法精细,分色层次鲜明,浓淡相宜。画面效果讲究意境美,整体给人以疏朗清闲的感觉。
人物纹中以耕织图、渔家乐图最具代表性,画面有生活情趣。
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康熙开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长篇诗文作为装饰,也是康熙青花的一大特点。多是书写在笔筒上,有“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滕王阁序”、“四景读书乐“等。   
诗文后往往用釉里红图章。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

有意境的【大清康熙青花赤壁赋笔筒】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自然的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而官窑青花则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改变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种色阶。

积极务实的【大清康熙青花秋收图海碗】

把康熙青花的五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康熙青花也以清艳明快、层次分明称雄于清代瓷器,此时云南珠明料被运用在瓷器上。
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用一种青花色料便可以在绘画当中区分事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描绘画面富有立体感。
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种色阶青花层次分明,一改元明两代青花传统平涂的单调画风,使同一件器物中的青花发色深浅不一,如同绘画中所提倡的墨分五色,故康熙青花又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之说,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清康熙青花通景群仙聚会图笔筒】

此青花笔筒,圆口,直身,胎质细密坚实,釉色白润光洁,以青花绘群仙聚会图,天上祥云缭绕,仙人们神情、动作各异,欢聚一处。
画面构图采用了“通景”手法,使笔筒上的图案从各个角度看去,都可以成为一副完整的画面。青花发色纯正艳丽,深浅不一,具备水墨画的浓淡效果,画风规矩且生动。山石皴法为康熙时期典型的“斧劈皴”。且青花色浓淡有致,区分五彩,具有典型的康熙青花特征,是件精美的文房用器。
如【清康熙青花刀马人物大棒槌瓶】
其主题纹饰当出自明清戏曲故事等版画,这也是明末清初景德镇瓷器绘画的常见题材,而体量如此之巨尚无变形,并且发色上佳,绘工精细,也可证彼时窑工烧造技艺之纯熟。
棒槌瓶为康熙时期创新器型,其瓶腹平缓甚适展示瓷画之美,故广为流行,所画题材丰富繁多,令人叹为观止。
本品挺拔恢弘,体量之大,甚为罕见。其造型规整,盘口直颈,平肩直腹,颈部凸起一道弦纹,平添动感。
弦纹之上于三个开光内绘人物故事,口沿、颈部绘回纹、如意云纹等一周,肩部四组海棠形开光内绘花卉博古纹,周围衬以梅花纹及金钱纹,构图简约而清新。
腹部通景绘刀马人物,画面中战况激烈,十数员武将激战正酣,或舞枪,或举剑,远处群山间一少帅手执令旗在军士护卫下下观战,神情沉着,与阵前紧张的情势形成鲜明对比,不远处有一长髯将军手举大旗,似在呐喊助威。整体描绘生动传神,观之如有阵阵喊杀声传来。
其间所绘古松参天,洞石层层,笔触皴染得宜,苍老中见秀润,浑厚中显劲峭,青花之色妍丽秀雅,分水技法炉火纯青,当为康窑青花“蓝分五色”之典型,配以精良细腻之胎釉相映衬,可谓独步于清一代。
青花款识: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
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多是楷书。
民窑青花多数不书年号款,往往写堂名款,又称斋堂款。
如: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得堂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拙存斋、白云堂依古制、应德轩博古制、全庆堂仿古制、寿古斋得星堂造、德磬堂制、芝兰斋制、天宝堂制、琳玉堂制、天琛堂、应德轩博古制、永和堂制、宿云斋、三元堂制、笔花斋制、世锦堂制、中和堂皇制、吉言赞颂款有:永庆奇珍、奇石宝鼎之珍、慎友鼎玉珍玩、益友鼎玉雅制、风流宰相家、青玉宝鼎之珍、有美子斯、文章山斗、益友鼎玉雅制、可林春宴、球琳珍玩、球琳琅轩之珍等。
个别器物只是在圈足内画双圈,圈内无字,也有绘树叶、梅花、海螺、小兔、双鱼、荷花、如意、杂宝、银锭等。
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

【大清康熙青花赤壁赋笔筒】的款识

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
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
干支年号款,有丁末、戊申、辛亥、壬子、葵丑等,丁末是康熙六年。
康熙十九年,清代官窑始建,同时也进入了康熙青花瓷发展的中期。同时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
均书于器底和内心,其中可见的有单圈,双圈;无圈,双方框、双长方框、凹雕、凸雕、楷书、草书、六字三行,六字两行、四字二行等,还见有闲章款、双圈无字款、堂名款、吉语款、绘有如秋叶、团鹤之类的花押图记款以及完全无款者。

到了康熙晚期,青花瓷器中的款识可谓繁杂多样除了已有的具本朝年款者,另有干支纪年款,吉语款以及大量的堂名、斋名款出现在了器物的底部。
著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图形花押者也可见到。

大清康熙青花书法诗文笔筒的款识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龙纹盘】的款识

康熙翠毛蓝
康熙青花为清代之冠,取得了后代无法超过的卓越成就。为什么康熙青花能够又一次达到颠峰呢?除了艺术家的参与、制胚和上釉等技术进步外,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极为珍稀的明珠料。
康熙中期开始,青花用国产浙料--明珠料,提炼极为纯净细腻,在画面上可分深浅不同的近十个层次,可谓'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而分七九色之多',故尔称'青花五色'。
青花发色鲜艳青翠,绝好的如宝石般的纯蓝色,俗称'佛头蓝',又称'翠毛蓝'。
青花深沉釉底,紧贴胎体。在装饰上采用了中国工艺画的'分水'方法,有的还用西洋画的透视方法。其装饰效果上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青花更接近国画的表现手法。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虽然知道此种明珠料产于浙江一带,但是它的出现终究如昙花一现,再也无法找到如此上等的青料。
康熙前期青花有典型的晚明遗风,晚期青花以色泽浅淡或灰暗的青蓝色调为主,只是康熙十九年至四十一年,才采用这种上等的明珠料。
康熙中期的明珠料发现,纯属一个意外惊喜,是大自然赏赐给人类的一段美丽传奇!
康熙明珠料的珍贵就在于氧化钴的含量高,其它杂质含量低,特别是铁和锰的含量都很低。我国高级青花产品,不论是明清以前或明清以后,均系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每种钴土矿成份极不相同,但均含有一定量之氧化钴在内,青花的蓝色即由此少量的氧化钴所生成。
氧化钴含量多则色调深蓝,氧化钴含量少,则色调淡蓝。康熙明珠料中的氧化钴的含量,经过富集调造高达到8-9%,通常达到4-5%已属上等青料,大部分青料的氧化钴含量只能达到1%及以下。
绝大部分青料不会象康熙明珠料这样纯净,往往含各种不同杂质,导致呈色出现不同的偏色,有的泛灰、有的发紫、有的偏黑。
康熙青花的鲜蓝色,青色明净、鲜明,清朗不浑,艳而不俗,鲜蓝而不火气。
新中国成立后,青花的颜色都以康熙中期为标准,但是青料的呈色上,较之康熙中期的极品总是稍逊一层,只是在造型、上釉等其它方面有新的突破。
现代技术虽然可以根据需要调制出浓淡不同层次的青色,但是无法调制出康熙中那样纯净高明度的宝石般的蓝色。
康熙的翠毛蓝青花犹如佛头之青,在烧造时要想完美表现它的魅力需要几方面的配合。
首先康熙瓷的胎骨密度。其次是与胎骨同样重要的粉白色釉面,它依附在紧密的胎骨之上,紧绷平整、细腻白润,釉表有玉质般的光晕。粉白色的釉面与艳翠的青花形成强烈的反差,使翠毛蓝的色感更加妩媚动人。
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
如:【康熙青花人物诗文笔筒】
笔筒呈圆筒形,口底相若,直壁,玉璧形底,底部中心施白釉。胎体厚重,釉质细腻润泽。青花发色浓艳翠丽,为康熙之典型翠毛蓝。
此件笔筒将诗画结合,诗中有画,画中喻诗,无论人物的描绘,抑或景物的皴染,再及诗文的书写,无一不体现着康熙青花瓷的独特韵味,此笔筒无论从造型、主题、装饰、书法上看,都堪称康熙一朝的代表性作品。
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好的青花有玉质感。
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
康熙青花最突出的青花料,用的是云南珠明料,采用火煅法提炼,使原料中钴的含量大大提高。烧成后青花靓丽清翠,发色明快鲜爽,画面分浓淡深浅,景物有远近层次,通过墨分五色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在瓷器上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般珠明料的发色都可以稳定呈现出宝石蓝的颜色。但是否可以烧出翠毛蓝,则要靠运气,用景德镇把窑师傅的话说,要看是否能得到“窑神爷”的赏赐。
是说翠毛蓝的烧造,完全不是人工可以控制的。
漫谈康熙青花的艺术性
康熙青花最大特色就是墨分五色,充分把中国画的润味用到了瓷器上面,其料分五色、釉色莹润为优长,可谓独步于清瓷史。
恰如《陶雅》中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清之浓美者,亦可独步本朝矣。”
青花山水瓷画起步较晚,于元代作为人物或花   鸟配景出现,到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山水瓷画作为独立画科出现,同时出现一些装饰味浓郁的海浪仙山图景。
明天启、崇祯朝,青花山水瓷画艺术形成第一个高潮期,以秀丽迤逦的江南山水居多,在写意性的勾皴点染间远山近水之景毕现,青花层次丰富,艺术水平颇高。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山水十八罗汉镶器】
至康熙朝,青花山水瓷画艺术达成更高的艺术成就。追溯起来,康熙青花山水瓷画多受南宋画院派风格影响,以斧劈皴技法居多,亦有披麻皴、乱柴皴、鱼鳞皴、直线皴等。
绘制戏曲故事和表现《三国演义》、《水浒》等军事题材的“刀马人”战争场面图纹和绘制笔触工整细腻,意境悠远的“斧劈皴”山水景物图纹,是康熙精品青花瓷器最有特色、最为典型、最具代表风格的绘画纹饰。
如:【康熙青花空城计大盘】(艺库收藏)
口径:42.5cm ;高:5.5cm;底径:24.9cm 。
盘花瓣形敞口,折弧腹,圈足,盘外壁绘青花如意头纹、花卉纹,盘内四周绘青花博古纹、人物故事纹,盘内中央绘青花空城计人物故事纹,足内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形象的描绘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司马懿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机智的坐在城楼弹琴智退敌兵的惊险场面,充分体现了这位军事家的雄才与韬略,是人物题材的代表作品。
形象的描绘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司马懿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机智的坐在城楼弹琴智退敌兵的惊险场面,充分体现了这位军事家的雄才与韬略,是人物题材的代表作品。

清康熙青花“空城计”大盘

这种以传统绘画技法,将整幅历史人物故事情节和整幅山水景物画卷,搬到瓷器之上,而且绘画之工整、之精湛,达到了元、明、清青花“刀马人物”和“山水景物”瓷绘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清康熙朝的青花山水,代表了整个清代山水彩绘艺术的最高水平。
这与康熙中期青花山水的风格颇为一致,康熙青花多表现江南丘陵地带的山水风貌,说的具体一点,应该是景德镇周边地区的山水景致。
可以想见,景德镇地区窑工对自己长年生活的地区更为熟知,自然所绘山水为家乡的山水风光,故康熙中期青花山水图景多为景德镇周边山水就不足为奇了。这也与明末董其昌等人的绘画风格不谋而合。
康熙青花山水瓷画艺术的时代特征
康熙一朝历时六十一年(1662—1722),康熙早期的青花瓷画流行使用披麻皴法,承袭顺治朝遗风,上追宋元古意,无论从器型、构图、意境,均与顺治朝相近,那些康熙早期的无款青花器难以分辨其具体时期。
康熙中期青花瓷画艺术,直追明末华亭派董其昌画意。是青花瓷画艺术最为兴盛的时期。康熙中期青花无论从山水之大廓形,或从细部分析,均受明末清初山水画家董其昌、陈老莲、华喦、刘泮源的影响,其中以董其昌的影响巨大。
董其昌,明末松江华亭人,文人画的旗帜性人物,在山水画上追求以书法入画,注重笔墨的综合表现力,并将宋元诸画家笔下的山水树木简化,以生动的笔势作“不似之似”的组合。
董其昌的重要成就还在于他的绘画理论,他推出了“南北宗论”,其中的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之前提到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对后世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他推出的“南北宗论”,尚率真、轻功力、崇士气、斥画工,重笔墨,轻丘壑,尊变化,黜刻画。
董其昌注重对山水率真自然的描绘,摈弃不必要的矫揉造作之功。这与康熙青花山水崇尚真实简率的写意风格也是一致的,康熙中期青花山水,构图疏朗空灵,大面积留白,皴擦点染,寥寥数笔,极尽简率之意,形成其特有的简雅之美。
康熙晚期,青花山水瓷画艺术更加精进,吸收了西洋画的技法,借鉴光线的强弱体现阴阳面,引进的西画技法如焦点透视之法、光影层次处理、色彩渲染处理等。
在康熙五十四年,意大利传教士郎士宁入宫就职于如意馆,从事绘画工作,郎士宁深得康熙帝的恩宠,为宫廷绘制了大量中西合璧的作品,在康熙帝的支持下将西方油画的技法扩转延伸到青花山水中来,为青花山水瓷画的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形成开辟了很好的局面。
康熙中期瓷胎洁白,釉色滋润,运用渲染的大写意手法,层次分明。以青花浓线勾勒骨线,以淡色进行渲染。构图疏朗,意境深远,山水以松树为主体,人物点缀其间,底部无款。
此器上山水图景的结构、笔法均与董其昌的水墨画风格肖似。明中期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广大民众尤其是江南发达地区的市民安居乐业,生活闲适,那种激越的情绪,刚拔的气势,不适应社会主流的审美思潮了,取代它的是表现世俗文化气息的灵秀山水,山水画的性格是秀、甜、润、软。
 藏品鉴赏:【清康熙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
高38cm,口径61cm,足径36cm。
盆折沿,斜壁,近足处凹进一周,砂底无釉,中心有渗水圆孔。内外施白釉,外壁通体青花装饰,折沿上绘缠枝莲纹,花纹中夹杂篆体“寿”字。
腹部描绘苍松、山石、海浪、旭日、祥云、蝙蝠等。因松树象征长寿,“蝠”谐“福”音,因此,整个画面寓意海天浴日、寿山福海,近足处辅以荷花纹边饰。
口沿下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横排款。此器造型稳重,青花淡雅,画意生动,寓意吉祥,应是康熙晚期景德镇镇御窑厂为康熙皇帝寿辰而特制的大件瓷器。
如:【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北京故宫藏品)
此尊是康熙朝典型制品,形体高大壮美,青花颜色娇翠欲滴。尊的上下两部均由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画面,其画意具有富贵、喜报春来、宜男等丰富的吉祥含义,是康熙独步本朝的作品。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
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康熙年间,山水画在瓷器上的主流风格以仿明末清初的名家画风为主。
同时,官民窑又各具特色,民窑极具文人写意特点,纵横恣意、酣畅淋漓,承继明末青花山水瓷画之脉,在技法和艺术上都有所精进。
之前的浓淡之别,嬗变成层次分明的“墨分五彩”,之前寄托亡国之忧的载体嬗变成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崇拜之情。
如:【清康熙 青花海兽直颈瓶】
如:【清康熙青花黄彩“赶珠云龙”图盘】

官窑青花山水瓷画以官窑的正式确立为分水岭,官窑确立之前仍与顺治青花山水瓷画无从分别,确立之后则渐显官窑青花山水瓷画艺术的卓越水平。
在宫廷画师严谨制作的画样下,由景德镇窑工依样制作,显现出浓郁的宫廷院画之趣。
明天继续《细说清代瓷器》(七)康熙单色釉瓷器的艺术成就

       陈辉2020年12月04日写作于济南艺库文化艺术品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