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医三十载,给低血压的患者一个建议,什么...

 柴胡黄芩图书馆 2020-12-06
行医三十载,给低血压的患者一个建议,什么都能丢,心气可不能丢!

大家都重视高血压,其实低血压的人一样很多,不管太高还是太低,身体都会受不了。

凡事都讲究平衡,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一点,也正能应用到中医方面。我之前就讲过,中医绝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简单,中医思维来源于生活,又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而大家通常也会忽略到低血压的危害,这点可是危险的。我之前接诊过这样一位低血压女患者,48岁,她十分瘦弱,人送外号“林黛玉”。

诊断发现她头晕、目眩、乏力、伴随心悸心慌、记忆力减退,舌淡、脉弱。

于是四诊和参之后拟方:西洋参、黄芪、茯苓、白术、柴胡、升麻、陈皮、山药。

她看着方子说,不行,没有用的。这几个药之前我就用过了,用药的时候会有点效果,但是药一停依然会是老样子。

既然会复发,这情况一定是还少点什么,我思考了一会之后在原方里加入了一味药。

果然还不到一个星期他给我打电话说,回去用了一剂药之后心悸乏力的感觉又很明显的减轻。现在都用药一个星期了,感觉浑身已经有力气了,头也不是很晕了。

于是我在原方的基础上做了加减,连续服用二十多天,最终的她的血压恢复正常。

这药就是桂枝,那为何同样的药方不加桂枝,它就不在怎么起作用呢?

因为,心能生血。脾发出小船运输这水谷精微目的地给心,经过心的赤化运作,变成了血。又同时,心在心气、宗气的推动下,可以输送血液向前运行,维系脉道通畅。

那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心气足,血压就足。那你低血压时间一长,必然也会影响到心气。这有些像水和船的关系,这是相互的,所以能看到低血压患者,时常有心慌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而加桂枝,辛温解表入心经。温通心气心血,此乃神来之笔。而白术,黄芪,西洋参,山药都是通过健脾补中气来间接补心气。

正所谓“人活一口气”。而补足心气不仅能让你的血压正常,还能避免你过早步入心脏病这一家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