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德十题

 zjp67 2020-12-07

责任是师德的别名

学习新修订颁布执行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时,思考这个问题。“师德”是抽象的。它唯有抽象,才能针对一个千百万人从事行业的行为进行规范。但责任却是具体的,具体到需要你每天真真切切的去操作,去化为细节和行动。

无疑,我们首先对学生承担着责任。学生坐到教室里来,职业把教育教学的权利赋予了我们,把帮他们做人成材的权利赋予了我们。可教育的词典又是很不完善的,并没有详细规定教师在教室里可以说哪些话,也没有告诉你各种矛盾应该怎样去解决。这就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间给我们去改造人心、塑造灵魂。我们怎样来培养学生,很大成分上是由使命和良心决定的。

我小学时的班主任是个代课教师,丈夫在外地工作,既要带孩子,又要喂鸡养猪,还要到自留地里做农活,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常见她装几个焖熟的土豆赶来学校,下课休息了才躲到墙背后去吃。就是这样艰难,她也不耽误我们一节课,该批的作业决不拉下,还不时到我们家来访问。一所村小,校长老师一人兼,稀松一下谁来管?但不能,这就是教师对学生承担着的责任!

其次是对家长承担着责任。每当新生入学的日子,我看见那些父亲母亲或是爷爷奶奶,牵着下一代的小手,将他们的心肝宝贝送到学校来。我觉得他们不仅仅是送了一个人来给老师,而是把一个家庭的希望送来给老师了!因为家长们相信,老师还有这个本事,通过知识传授,通过教育培养,通过关心爱护,会使自己的子女从乡村进到城里,从小地方走到大地方去,使孩子的脑子变得聪明灵活有智慧,将来会在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进而使家庭的命运发生改变,让父亲母亲老来有天幸福的日子过过。

所以,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心头总是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压着,感觉面前坐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他们父母殷殷的眼睛期盼着我们。当我们要偷懒和混人的时候,冥冥中会有一种催促、鞭策,你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那里坐着学生!

最后我们对社会承担着责任。温总理讲:“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什么?学校是拯救人心世风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这道防线被突破,社会还有救吗?严法苛律带来的只能是动乱和绝望。

我总是想,即便当教师的终其一生,弟子三千,一个如子路那样的贤人也培养不出来,但在他/她所教的学生中,不出或少出违法乱纪分子,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人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靠劳动自食其力,建设社会,他们就没有理由自卑了,因为他/她对社会尽到了责任。我们并不伟大,但我们的事业终将不朽!

为自己教书

我分析过学生读书的三种心态:为老师读书、为爹娘读书、为自己读书。按照心态决定命运的观点,读书学习最自觉,成绩最好的学生多是第三种。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读书为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指到哪里打到哪里,从小学念到大学,最后跃入这个社会的上层。

反观教师,也多是这种情况,为校长教书的人教不好,为银子教书的人也难做到优秀,为自己教书的人最能获得成功。

教师是在特定社会组织里生活,你只能是甲学校的教师,乙学校的教师,只能是具体的教师,不可能是抽象的教师。具体的教师就有具体的组织和长官来管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假象,你违反规章制度,说你、罚你的人是校长,他拥有法人代表的权利。别的人因为没坐在那把交椅上,没权利说,当然也不会多这个事。于是,我们就会思想混淆,我是为校长教书,校长是我的老板。不知不觉把领导与你的关系定位为主仆关系。领导在,来点形象工程;领导不在,磨磨洋工,犯犯小纪律,闹得自己天天处在被动位置上。

可细想下来,自己实在是为自己教书。我努力干工作,认真干工作,开拓创新干工作,结果把那个班给带好了。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这样就有两个人会颁发荣誉给你。第一个当然是你的教育对象学生,逢年过节他们给你打来电话,寄来贺卡,发来短信,问候你,祝福你;他们婚庆乔迁的喜宴忘记不了请你;公共汽车上你还不知道,他/她就把你的车票给买了;他们一脸幸福地传扬着你的逸闻趣事,把你的形象,描绘在村里人心间;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冷不妨就塞给你一包小食,在来校途中分给你一份早点;在你宿舍窗台上堆放新鲜采摘下的水果或蔬菜……你可以说这是俺付出收获的回报,但我却认为这是为自己教书的表现。第二个人当然就是校长了,评先进,晋升职称,让你代表学校出去赛课,去参观考察,传经讲学,你有教研论文发表了还要给你发奖金,大会小会表扬你,介绍你的教学经验,把你树为学习的榜样。老师们想一想吧,虽不能说他/她就没有一点收获,但归根到底得到利益最多的还是我们自己。

因为你会教书,出名了,成为行业的专门家,按照《圣经》中“马太效应”——有名的会越发有名。这个时候啊,你心想事成就不是做梦了。可能名校在争取调动你,派猎头来猎取你,上级部门也准备让你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教而优则仕。别人暗地里费尽心力办不成的事,你却轻而易举办成了。古人云:“怀才不遇”,那是因为自己怀的“才”还没有达到足够优秀或杰出,或者自己根本就不是才。如果真正是“才”,这个社会会有千万双伯乐的眼睛注视着你,渴望着你,任用的证书上随时等着署你的名字。

因为你为自己教书,你的专业就在不断的成长着,每一天都在长高长大。你和你的同行比,一年半载不见得,三年五年走下来,你就比别人走远了一截。别人还在那里怀疑你,审视你,甚至是怨骂你:“这小子当年也和我差不多嘛。”可就因为你与别人相差那一点点,你冉冉升起了,成了头雁,一颗新星——还有点耀别人的眼哩!这样想下来,老师,教书实在是为我们自己啊!

感谢学生

这样说,不是我故作矫情。那一日,我做客一所学校,去给他们当评委。上台演讲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听,一个接一个的判给分数。演讲者,口齿清楚,激情飞扬,只是我不断听到,老师教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感谢老师,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学生尊敬的人……演讲呈现的是一首教师赞美诗。不觉中我生出了另类的看法:同学们,如果允许我换位来台上演讲,我倒是需要感谢你们才对。

试想,如果没有了你们,校园空荡荡的,教室空荡荡的,那还要我这个老师来干什么?我教墙壁窗子不成?老师和学生就像柿子和柿子树一样,没有了柿子树,柿子结在哪里。是因为先有你们这群学生的买方市场,才有教师这群人的卖方市场,相互依存,我们之间的“买卖”才做得热闹,做成今天这个样子。

顺理成章,有了学生才有教师这个职业。有了这个职业,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个职业带来的收入,让我能够养家糊口,让我吃不用愁,穿不用愁,银行里还小有存款。去出个门,逛个街,底气十足地拦在路上,招招手:“出租车过来。”要去哪里就叫它驮自己到哪里去。去下次馆子,邀约三五好友,叫上盘烤鸭糖醋鱼,还有时令鲜菜,再来瓶云南红酒,喝它个热热乎乎,侃它个眼化缭乱,末了还可以到歌厅舞厅去潇洒走一回。去菜市场买个菜,砍斤鲜肉,来条上好的江鳅,用钱用到块数,“老板,角数就不用找了”。也还是因为这个职业的收入,我们才可以去购摩托车、小轿车,把电脑抱回家。小区里买房,到银行贷款,业务员才不会瞪大眼睛审查,怕我差他们债不还……

是这个职业才给我带来光荣和成就。那满街走过的孩子,为什么不喊别人老师好,就对着你喊老师好?当我路过工地,遇到那说着粗话的乡哥哥,乡嫂子,只要其中有人认出你是老师,轻传一声“老师来了,”他们就会把来到嘴边的粗话咽回。老师的分量在那一刻你才真正掂量出来它有多重。当幸福溢满周身的时候,我深深懂得是因为自己曾在许多孩子成长的路上给过他们或多或少的帮助,奉献过自己绵薄的力量。是他们站立在我的后面,才映衬出了自己这说不上光辉的形象。正是从这一角度思考,所以我怀着感恩的心来做教育,“给我一个班足也。”感谢学生。

“怕”是因为爱

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要有“怕”的思想,如果你上不怕天,下不怕地,中不怕人,我看你就走到危险的边缘了。

如果你怕自己的学生在教室里乱,你肯定会比别人起床早点,到校早点,在走廊上,教室里巡视巡视,和他们交谈交谈,借机做做思想工作,请学生斟酌斟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结果因为你有怕的思想,你教的班班风良了,学风正了,师生关系密切了,教育教学和谐了,学生进步发展了,你的脸上挂满了成就感。

如果你怕教不好学生,你就会去动脑筋,想办法,向书本请教,向同行学习,研究问题,制定方案,实践检验,教学调整,解决问题。夜不能寐的焦虑思虑后,必然产生积极的行动。为了让学生听好课,要求学生要用眼神和自己交流,凭着心与心的默契,我能对着他们心灵的窗户看看,他们也能对着我心灵的窗户感受和对话……

如果你怕学生做人做倒了,道德品质出问题,你首先就会从自己做起,形成榜样,去感染他们。要学生守时,我们就决不上课铃声响了还在办公室里坐的;要学生讲礼貌,学生给我们问好,哪怕骑在车上,也要给人家还礼;学生给我们拿杯水,我们也要说声谢谢,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如果你怕学生骂你,你就要一日三省吾身。一省我怎样对待他们,那个学生王某逃学离校,我是否按规定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采取措施,对原因作出调查分析;是否跟学生说理谈话,是否拿出矫治的方案,是否把关心爱心多分一点给他。如果这些答案都得正分,学生岂敢骂你?二省自己敬业到不到位,如果你经常为品德欠良的学生而忧虑,将帮助、关心、鼓励送给他们,对先进步,后进步都持一颗平常心、自然心,学生感激你还来不及,岂敢骂你?三省自己天天向上了么?太阳升起来,新的一天就开始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要真的对得起“光辉”两个字,你就得每天和太阳一起升起。向上的标志是:教了、读了、思了、写了。如果有这个过程,你的专业就在提升着,你生命的宽度就在拓展着,你教书育人的智慧就在丰富着,你的德行也在完善着,你在学生面前就是“师”,就是“范”,学生对你有的是向往和钦佩。如果我们走向这“三省”的反面,我们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会矮化、淡化。

想想吧,一个教师可怕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但只要我们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来做人、做事,工作当能干好。还是那句老话:“生于忧患!”“怕”是因为负责,“怕”是因为爱!

赢 在 场 外

这个题目是读书读来的,人家讲的是体育竞技,我在这里要引来说的是学校教师的事。

每年七月,教学的收获季节到来,统一考试是必然的。考试是学生的竞技场,更是老师的竞技场。竞技是要决出等次名次的,谁在前在后,谁比谁强,谁比谁弱,昭然示于你我。这时,老师们的心情很是复杂,有的满面春风,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咒爹骂娘,有的粗着脖子跟改卷教师论理……闹哄哄,教育的名利场!

前年外出开会,我采访过一位教师。她的成功像谜一样吸引着我,年纪轻轻就成了教学好手,在省里赛课拿了大奖,国家级刊物上也经常能读到她发表出来的教研文章,最近还有本《校园拾贝》的教育随笔出版,在教师中她算是个成功人士了。

那一晚,坐在宾馆的房间里,书笔我是带去了的,可一个字也没记下来。我就这样听她说。她说她的生活,说她的工作,说她的习惯,说她的理想……我仿佛是去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她讲:“自己能取得这点成绩,不是因为特别聪明,是因为比较的有毅力。做什么事,一旦认定了的,我就会不动摇的把它做下去,做到底。每天读二十页书,已经坚持了十五年;每星期做一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已经坚持写了十个年头;每天早上坚持半小时的跑步,哪怕雪天我也要在室内完成这个任务;每周里坚持到一位学生家去访问……我带的学生,每天都让他们提前到校十分钟,将这十分钟用来阅读一篇课外文章;每星期写一首古诗在小黑板上,教同学们读和背;每天讲一个哲理小故事,用来熏陶学生,教他们做人;让学生在每周双休日做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星期一留一点时间给他们交流;每周坚持写一篇作文,辅导后进学生读一遍课文……”

老师们,想过没有,你我的工作是在两个“场”里进行的,也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两个“场”里。一个是考试场,一个是考场外的教育教学场。我们真实的、真正的生活是后者。谁要在考试场里获得鲜花掌声,谁首先需要在非考试场里战胜自己,成为自己的赢家。通过敬业勤勉把理想的旗帜举起来,用汗水,用智慧去开放一朵成功的花。当你每天都这样做的时候,那你就已经赢在场外了。只有场外赢了的人才可能真正地在场内成为赢家。

她说的并不高深,也并不神秘。她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每天读二十页书,何难之有?每天写千多字的东西,何难之有?只是我们可能坚持得了一天一月一年,却未能将这个坚持化成习惯,化成发自内心的生命需要。所以结果总是不那么美妙,轰轰烈烈开场,潦潦草草经过,庸庸碌碌结尾。一个场外就活得并不精彩的教师,又怎么可能在场内胜出?

总得有个榜样

学校让我设计一张问卷,调查教师对现行规章制度的看法,收集一点真实的情况,为修改作准备。忽然心血来潮,我在卷末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以下教育名家中,你选择谁做你效学的榜样

孔子、陶行知、胡适、斯霞、魏书生、于永正、苏霍姆林斯基、艾斯奎斯。

问卷收上来,接受调查的29名教师中,不予回答的28名,剩下一名教师说:“我心中没有榜样。”

我一直认为,榜样是人前进的方向,是一种理想和力量。若要问一个人的今天工作怎样,只要问他心中的榜样是谁,或者是什么就行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思想认识的结果,他崇拜谁,大致就是其崇拜者那类人物。心向往之,行必生之。如果一位教师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在教学活动中不研究、不写作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一位教师选择他身边的优秀作为榜样,不追随奋进向上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问题是我们现在相当多的教师心中没有了榜样,呈现出某种精神坠落的态势,谁应该对这种结果买单?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教学工作太忙碌,找不出时间来拜访那些活在书册里的教育名家名师;你也可以说,我们身处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信仰多元化,谁也不值得崇拜;你还可以说,在当前的评价标准里,教师的专业成长、技艺高低,榜样是不可拿来量化进行数字处理的,只有考试成绩才是硬道理。

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根本问题是教师应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如果仅把教育当作生活下去的手段,必然出现:今天怎样教,明天还怎样教,一本教案治天下,我当的是“经师”,只管书上那点知识的传授,哪管他学生的未来人生,榜样在他们的心中就死了,也不需要榜样。

如果是把育人放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位,要让自己今天的工作能对学生将来的幸福生活负责,那就决不可能只满足现在的自己,就要去学习、反思、探究、创新,拜访会说话的老师和不会说话的老师,寻找榜样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思考自己将要达到什么目的,阅读专业或非专业书籍便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和生命的常态。在这个过程中,榜样就会产生。因为从人的本能来讲,谁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猜想,进而是设计,然后明白我们要到哪里去。

心中怀有榜样的教师,表面看来他们的工作是平静的,但内心世界却是每一天都在改变着,提升着。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假以时日,显山露水,一鸣惊人、取得优异成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们与名家名师同行。所以,我们总得有个榜样!

幸福是什么

在一堂对话课上,学生模拟记者来采访我,他们不断地向我抛出问题。轮到陈樱上来采访了,她的问题是:“老师,我请问您,幸福是什么?”

啊!这个十岁的小姑娘。我心中一愣,迅速检索自己记忆的存储——“幸福是自我感觉。”“幸福是快乐的体验。”……不,怎么能用这样抽象的道理来跟孩子谈幸福。哦!有了。幸福是一种情景,幸福是一个故事。幸福是很具象的,想起来就一脸微笑,爽歪歪的东西。

我对陈樱说:“孩子,老师讲个故事告诉你好吗?”陈樱点点头。于是我便讲了起来:“上周晨读课,我走进教室,教桌上有张纸条压在红墨水瓶下,拿起来一看,内容是询问我生日的,什么意思,我满心疑惑。自己虽然五十岁的人了,但八旬老母尚在,我还没有过个生日呢,很多时候是生日过去了才知道。纸条没有署名,但从那水清瘦秀而又稚嫩的笔画看,应该是个小女生写来询问的。”

“周末,阳光很好,枫叶三三两两地飘落下来,我坐在屋檐的竹椅上读杂志,一篇文章正感动着我。忽听有人敲门——是那种很有礼貌的声音。我起身过去,拉开门。'陈樱,是你!’还有霞和琼跟着她一块来。见了老师,几个小姑娘立正,给老师恭敬地鞠躬,然后说:'老师,对不起,您生日过了,我们才把这串自己做的风铃送来。’我接过风铃,她们却一溜烟跑了。那一刻,我的心很暖和,就像在寒冬里行走的人遇到一堆燃旺的篝火,这种暖和就叫幸福。”

“风铃被我挂在院中的枣枝上——那是一个很显眼的地方。有风吹来,铃子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似一曲动听的歌,如一首感人的诗。放学归来或是写东西倦了的时候,我便会来到风铃前,停住脚步,看着一个个纸叠的菱形和一根根五彩的丝线,幸福就这样不绝如缕地生出来,从春到秋,溢满我的心间。原来陈樱她们是从学校办公室墙上贴着的表格里知道我生日的。”

透过眼前这位小记者的眼神,此时此刻的她分明和我一样,感觉到那种叫幸福的东西,像七彩的虹、像春日的鲜花、像朗朗的秋月……

不过,我还想说,孩子,如果幸福是一株树,那她的根必须植于爱的土壤里。因为老师爱着你们,你们也爱着老师,所以我们双方都是幸福的;因为爸爸妈妈爱着你们,你们也爱着他们,所以幸福就充盈在这亲情里。如果我们挚爱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每一天都会对我们发出微笑,幸福也会让你时时知道和感到!

教师的职业理想

考察教育现实,不难发现:比较多的教师缺乏一种殉道般的献身精神。二十几年前,我在山区看一所教堂,那是天主教徒十八世纪修建的。唱诗台已经破烂不堪,走上去木楼像要散架似的发出叽嘎叫声。知情人介绍说,那一砖一瓦是教徒从陡峭的山坡上背负过来的。不需工钱,心甘情愿。山风萧萧,我想到的是宗教让人产生的信仰力量。可能有人会说,教育不是宗教,教师也不是清教徒。而我却认为,教育恰恰需要佛的“普渡众生”、基督的“博爱”、孔子的“仁”这种大爱精神。看看教育上诸多令人沮丧的事情,不正是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导致的吗?有人研究民国和延安时期,以及高校扩招前的教育后发出感叹:中国教育不是少钱的问题,而是缺乏良心和爱意。

一个同事退休了,我去参加他的欢送会。他说:“我教书三十八年,还没住过有窗户的房子!”他一辈子在山区坚守一村一校,他家在城里。我听了鼻子酸酸的,唏嘘不已,感叹频生,这就是中国乡村教师!这就是殉教育之道的精神!

世事茫茫人难料,历史并没有前进多远,回转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许多教师把“巢”筑在城里,车来车往,“走读”现象也成风景。放学钟声一响,校园随即空荡荡的,教师和乡村接触少了、没了,乡村生活也很难走进教师的视野。他们在疏远着乡村,乡村也在疏远着他们。和学生家长感情淡漠了,窗台上搁着学生送来青菜、南瓜、咸菜的情景再也见不到了;婚嫁喜庆、宰杀年猪他们也难再成为农家的宾客;和学生谈谈叙叙一路,亲亲密密的情景日渐稀少。偏远学校是教师进不去,留不住,导致较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加盟乡村教师队伍,成为代课教师。一等教育资源孔雀东南飞,剩下来的有关系凭关系,没关系的请孔方兄带路找关系调进城。美其名曰:亮亮的灯得盏看看,平平的路得两步走走,教师职业理想的大厦正在倾斜!

当那位不远万里的外国人卢安克来广西山村长年支教消息见诸报端时,我们作何感想?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它的从业人员应该成为道德的化身,应该是社会良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可现在扑克牌游戏在校园里盛行,方城垒得天昏地暗,教师商人一身而二任,惟独读书、做学问、过精神生活不成风气。教师没有理想,学生又如何生出理想来。学生没有理想,我们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当前教师职业理想大致是三种心态:饭碗心态、老黄牛式心态、“孔夫子”式心态。

第一种人活得无可奈何。他们并不喜爱教师这个职业,这是为了混点俸禄,找碗饭吃。“三点一线”的生活早就过乏味了,热血已经冷却,激情已经消退,天天患着职业枯竭症,认为是误入教行。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一个小学教师!具体表现是差一分钟不进教室,多一分钟不留在教室。教一学年下来还记不住学生姓名。和学生见面形同陌路,他/她漠视学生,学生也认不得他/她,双方隔着一道厚厚的墙。在内心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反抗着制度。老是把自己当作制度的牺牲品,牢骚满腹,学校里的每一件事情都看着不顺眼,他们的一切工作都是被迫的、被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他们来说是稀有物品。上班期间办私事比公事还要多,撒谎是常耍的小聪明,真相被揭穿后暴跳如雷,人性的负面在这些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假如没有经济罚款这条警戒线,马上就要“天下大乱”。因为这条带电的高压线存在,才使这种人多少有点教师的样子。他们认为课余时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公益劳动基本不参加,力气用秤称着使。因工作需要延长一点时间,他们会拂袖而去,以示反抗。人际关系——特别是和领导的关系往往处不好。做一件事骂翻爹娘,譬如捐资,以为只有社会或学校欠他/她的,他/她才不欠谁呢,根本谈不上回报社会,忠诚事业。对教育改革不感兴趣,通通斥为走过场,无意思。捞到一点教学信息,锁在抽屉里,密不示人,自以为是救命稻草,自以为是保住饭碗……如果教育改革真的说话算数,这种教师有可能最先淘汰出局。

第二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比例最大,中国教育主要依靠他们来承担,但他们又不是领跑者。对应试那一套他们情有独钟,轻车熟路;对素质教育虽心向往之,却又不知道怎样搞。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像老黄牛那样,加班加点,早到校,晚离校,领着学生干,守着学生干,逼着学生干,时间加汗水,杀鸡用上宰牛刀,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日,三更灯火五更鸡,为了教学成绩人也憔悴,心也憔悴,华发早生;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不用扬鞭自奋蹄,是制度的模范执行在者。他们经常和农民工比,生出自知之明,国家每月发二三千元钱给,不算少了,衣无忧,食无忧,我干工作要对得起工资,做人要讲良心。在教学中他们备课、批阅、辅导、制卷子、讲卷子,沿袭旧方法,疏于创新,惰于学习,陷在作业堆里,巴望自己是一台永动机,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就为了把那个考试成绩搞上去。舆论对这些教师称赞有加,风景这边独好。他们是真正的苦行僧、奉献者。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很难体会到教育带来的愉悦,有竞争少合作,有个人英雄主义而无团队精神,教育教学技艺很难得到提升,思想是苍白的,像一支没有深度的流行歌曲,教得再好也难脱“匠”气,要达到人师的境界还必须经过艰难的观念更新和艰苦的工作努力。对教改他们并不积极,但也不反对,一副看透了的世故样子:只要分数评价不改,俺这一套挺吃得开的。后生,还够你学一阵子哩!他们的精神状态有些像初冬的茫茫大雾,一切美好的理想和设想,纵使光焰万丈,也会在雾中失色黯然。人心的改造和灵魂的塑造比改朝换代还难。

第三种教师并不多,但他们却代表了中国教师群现在所达到的理想高度。后世研究中国教育史,会因为有了他们而感到欣慰。我把他们看成能影响后来的“孔夫子”式的人物。他们不是搞教育,而是在用心做教育。他们好像为教育而生,教育是他们生命的全部色彩。这些人都有仁爱天下,济世苍生的高尚情怀。他们的职业理想是,教学生一年为学生想十年,想一世,对社会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在他们工作的天平上,育人的砝码往往重于教书的砝码,他们追求教书育人双丰收,鱼与熊掌兼得。在利义不可兼得时,他们舍利而取义。他们的知音更多是活在圣贤的典籍里,有几分浊世佳公子,世人皆睡我独醒的味道。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当然首先是忧教育的传统在他们身上火一般鲜明。如此的人格特征注定了他们是一群思想者,时时看到教育的不完美,社会的缺陷,人性的龌龊。他们会用言行,用笔墨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到这个社会的和谐构建中来。但内心仍然是孤独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自己能发现真理,却很难感天动地。他们不是靠外界的压力,而是靠内心的动力来改造自我。他们虽然也食人间烟火,但主要过的是精神生活,阅读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习惯,研究学问是他们的最大乐趣,书斋是他们思想喷涌的源泉。他们感情丰富,定位准确,对做官对名利基本上看淡,教师本是一书生。观察他们的教学方式会发现,创意和创新总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课堂上总是看见师生会心的微笑,听到发自心底的欢声,课堂像是一趟愉快的精神之旅。学生在谈到他们时总是把那些赞美的词语送上。他们的工作已经逼近教育的本真,自然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你看,这不是先师孔子当年所达到的境界么?

一辈子学教书

“我教了一辈子书,一辈子学教书。”读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的这两句话,眼前一亮,为之动容,就像一个修炼中的佛教徒,遇高僧点化、棒喝、豁然开朗,有“闻道”的感觉。此时的先生,年过耄耋,弟子“三千”,名满天下,但还这样虚怀若谷!

有一辈子学教书的精神,你才会放下身段,投师学艺。这个“师”,既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更是藏在煌煌典册中的先贤事迹、教诲。还可能是天地万象,道法自然。

教师的工作,有如作文,“主题”古今同,但每个老师写出的文章却千差万别,都在走着自己的路,都在教室里求索,摸着教育的石头过河。这就需要学习的心态,像先生说的,两把尺子,一把用来量自己的短处,一把用来量别人的长处。量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采千家之花,酿一家之蜜。

没有学习的精神,就没有进取;没有进取,成长就说不上,就听不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就难以面对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就大打折扣,就做不到以人为本,更做不到先生说的,一只肩头担着学生,一只肩头担着共和国的未来。

有一辈子学教书的精神,才会去阅读思考。经验告诉我,教师本是一书生。书生没什么不好,渊博、耿直、理想、傲骨、清贫、纯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里,书生正好是一个平衡器。为国育才,要给学生一碗水,得寻找源头活水。活水在哪里?在书里,在黄卷青灯的阅读生活里。只有经常把文字挪到心上的人,其才华学识,才会一天天丰厚,变得伟岸。

心灵很多时候是一滩死水,不创造条件,不施予外力,水就会沉淀污浊,麻木愚钝。面向书本,触摸文字,就有清风吹来,教育的参照系就会建立。我教得怎样,我要怎样教,我是停滞还是前进,我要到哪里去,思想被激活了!穿过暗夜的是眼睛,穿过生命的是思想,心态变了命运就变。水紧车转,自然带来教学面貌的改变。

有一辈子学教书的精神,才会去研究创新。哲学命题上说,人不能两次涉入同一河流,因为河水是流动的。这“河水”用来比喻学生也合适,学生每天都在长大,今天的学生不是昨天的学生。长大是心灵和肉体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发展变化是以问题的产生表现出来的。面对问题怎么办?如果漠视它,任由它,学生就会越来越难管,书就会越来越难教,职业带来的只是痛苦,教育生活就过得暗无天日。只有发现问题,提出办法,拿到实践中验证,才能解决问题。成功了增长才干智慧,失败了促成反思。

创新是因为我们对现存状态不满,如果我们希望把工作做得好些,一天更比一天强,那就不会固守模式。如备课:不满意抄教参,那就突围——模仿教参;不满意模仿教参,那就继承创新——改造教参;改造教参不遂心意,那就另起炉灶,离开教参——编写自己的教案…..每走一步都是创新,每走一步都是攀登,都会到达一种新境界,看见美丽的风景。

别抛弃学问

胡适先生在毕业座谈会上跟同学们说:“我没有什么礼品送给大家,就送一句话:别抛弃学问。你们以前在学校读书,基本上是为了取得那个证书,现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要为各自的理想,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的事业成功而做学问。只有学问才能帮助你们,使你们的生命之树长绿,使你们不至于被后来的年轻人淘汰掉。”接着他又说了两句很有意思的话:要等有图书馆才做学问的人,有图书馆也不会读书;要等有实验室才做实验的人,有了实验室也不会做实验。先生提出了达尔文的例子来说明。这位进化论的创始人,自幼体弱多病,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读十页有用的书。可三十年读下来,他读了11万页书。11万页书足以造就一个专家学者了。一个钟点的工作就不麻将桌上搓得三圈小麻将……

胡适先生的话实在发人深省,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学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是最需要学问来作底垫的。假如提出这样的命题:哪些人最适合当教师,最适合来对下一代传道、授业

、解惑?答案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由有学问的人来当老师。因为我们要把人从精神愚昧中解救出来,首推的是学问,没有学问也就没有教师这个职业。

“学”是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向社会学习;“问”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教育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滋生的行业。没有阅读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教师就说不上做学问。在小学里的教师现在做不做学问?我看做的人不多。支持我观点的有两个方面。

现在的情况是发的书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用来读书的条件越来越好,花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报刊杂志越来越多,舍得自费订阅的越来越少;满足于做作业提高考分的教师越来越多,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老师越来越少;动手撰写教研文章锻炼自我,提升自我,进行成果物化的人越来越少……一个远离书本的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书本也远离于他/她,意味着很难建立起自己厚实的智力背景,形成儒雅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在贫瘠的精神底子上,仅抓那个分数提高是可以的,但要培养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就很难办到了。道理也不复杂,师高弟子强,好老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来,好老师就意味着学问要好。

教师不做学问客观理由是忙。我不否认这理由的正确性,特别是在乡村里,人手紧,教学任务繁重,一个教师包教一个班,确实给读书做研究带来困难。但问题是,在社会为教师安排这个职业的时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它为我们留下了大块和小块的时间来供我们做学问,发展自己的专业。寒假暑假是大块时间,这是从一年来讲;从一月来讲,八个双休日对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来说也不算少了;再从一天来讲,如今的小学里取消了夜自习辅导,少说也会有两个小时供自己支配。两个小时如果用来反思教育教学,写作教研文章,大致可以做出千多字;如果用来阅读,可以读四五十页书;如果用来研究教材,可以熟研一课书;如果用来思考工作上的问题,可以想出好远,触发生出三五个甚至更多的点子来。

看来做学问不是忙不忙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愿不愿做的问题。历史上吴王孙权劝手下大将吕蒙要多读点书,吕蒙以自己军务繁忙回答孙权。孙权说你治一个军,我治一个国家,难道你比我还忙。我都能抽出时间读书,你就找不出时间来读书?于是留下了两个成语:“手不释卷”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果我们真不满足于教书匠,不满足于做天和尚撞天钟,做学问的时间还是很容易得到的。达尔文花三十年读11万页书,每天做一点钟的研究,使自己成为大学问家。如果我们那样做,花十年、二十年时间,坚持不辍,成为一个小学问家,中学问家应该是做得到的。

教师不做学问是自卑病的阻碍。一听“学问”两个字,很多人就摇头,赶紧退避三舍,那是专家学者做的事情,我们中小学教师哪有哪个能力!“学问”不过是学习思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们不是每天都在经历着么?翻字典,上网收集资料,和同行切磋交流,写教案笔记,这不是学习又是什么?和学生对话探讨,生成疑难,引发思考,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是“问”是什么?你给学生批阅作业,这道题为什么做错,是讲解的缺失还是智力的限制,还是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追根溯源,这不是问又是什么?做学问的基本方法每天重现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只是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足够自觉的意识。当然仅只有此也难算作学问,他还需要阅读、反思、写作来提升,来变成显性的、外在的东西。那些高深学问家还不是从这些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只是他们有理想追求,有意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最后就达到了不简单的地步.

所以老师们用不着自卑,用不着太看高别人,看轻自己,我们一样可以做学问。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窦桂梅,现在算得是小语学界的一面旗帜了,其出身是个代课教师——类似于“消防队员”那样的角色,哪个班哪门课临时缺教师,她就顶上去上一下。就是在这种非常不利的校园生态环境里,窦老师仍然坚持阅读思考和赛课,位卑未敢忘学问,结果做到了今天,开创了教学流派,成了一个教师学问家。还是那句话,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

你想做学问,就有时间做学问。一做学问,你就素质提升,踏上优秀的征程,成功也就距你越来越近了。迄今为止,这世界上真正会使自己命运发生改变的正途,就是你的学问了,就是做学问了,这也是一个人的牢实靠山,永远的生活和精神寄托。

如果不想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老师们就别抛弃学问,少打两圈麻将,少参与点牌局,少下点舞池,多走进书斋,阅读、反思、创新,通过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来使自己成长为专门家、学问家,岂不美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