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晴聊教育(二十三)

 花晨月夕1234 2020-12-07

师者,有天地之师(道法自然,宇宙育万物),父母之师(生命之源,家庭教育),学堂之师(学校教育),社会之师(社会教育),他人之师(同伴教育),自我之师(自主教育)。凡大成者,皆需经“六师”之教,皆得益“六师”之育。


善于发现,精心提炼,巧妙利用蕴藏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教师,是“生活”型教师;从教材到教参、从教参到教辅的教师是“文本”型教师。实践证明“生活”型教师常常走在“文本”型教师的前边。


常常用“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大道理”的教师,好似没多大学问,实则为四两拔千斤的“语言大师”;常用“大道理”让学生明白“小问题”的老师貌似满腹经纶,其实为事倍功半的“好言之师”。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把每一句话说“精准”是个大功夫,大功夫决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确需朝朝夕夕下功夫去修炼!


 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是:读书、教书、著书。一位名师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位教师的终身学习史和一辈子的课堂教学实践史。

专家顾问

               魏书生     钱梦龙         赵忠心    

               聂振弢     唐云增         周同宾      

               秦俊   张军安  王原野   姚丹华

总策划      秦远晴(愚公)

主     编    陈   曦

摄影编辑   张殿举

联谊单位

     《作文指导报》编辑部

       南阳报业传媒小记者中心

     《教育时报》南阳记者站

      河南松静匀乐教育科技中心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主编联系,电话:13937781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