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有条毛氏河——毛氏西河郡望考

 毛天哲 2020-12-07

导读摘要:相州安阳一带,黄河古渎北流一支称毛氏河,由来已久,志书所记历历,隋文帝因之乃置毛州。因唐颜师古注云:毛乃屯之误,毛氏河遂成屯氏河,于是毛氏西河地望成谜。诗云文王“作邑于丰”,丰邑乃氂城,毛叔鄭奉母太姒所居。古文丰毛形近,诗原文或是“作邑于毛”。《竹书纪年》有成王黜豐侯,丰邑既然是王都,概不可能为豐侯邑属。古文豐丰二字有别,金文丰是封的本字。汉代后,丰豐混用。可能是汉儒在隶古文时,误认毛字为丰。于是毛氏封地问题又成千古谜团。看来古人不光是“屯毛不辩”,还“丰毛不辩”。

关键词:屯毛不辩,丰毛不辩,西河地望,荥阳郡望,毛氏河,黄河古渎,丰邑,氂城,颜师古,子夏教学处,卜姓,毛姓



先秦史暨毛氏文化

观中外时事写吉光片羽窥见

研古今历史发一鳞半爪臆解




天下有条毛氏河——毛氏西河郡望考

文/毛天哲
自毛氏族随周平王东迁后,史学界一直为寻找不到毛氏族的居地而犯疑。虽然历代各地毛氏宗谱大多记载以西河、荥阳为郡望,但长期以来,学者也好,毛氏族人也好,对西何郡望属地确切在哪里都不甚了了。即或清代文豪毛奇龄,虽以郡望西河,学者称其为“西河先生”,但其本人对毛氏西河郡望来历亦未能深考。
郡望冠于姓氏,源自唐人始肇。魏晋重门阀,姓氏有寒门士族之分,而无郡望之别。前人所著姓氏书,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柳芳《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世说新语》。其论姓氏维有贵贱高下之别,而无郡望之分。
至唐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诏撰修《氏族志》时,因沿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面干涉,改李姓为第一,外戚之姓为第二,崔姓降为第三。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可见其时姓氏大略只争高下,未重郡望。
关川毛氏 西河三俊 匾额
自隋唐开科举,寒门亦可跻身官宦,原世家大族始标郡望以自矜。唐人好标地望明贵贱的现象,实则是对官家修纂姓氏志的暗中不满和抵制,亦流露了对旧日门阀制度所带来好处的念念不忘。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云:“唐人好标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姚则吴兴,张则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唐大学士丘濬所作的《贵溪丘氏族谱序》说:“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显融故也。”可见,姓氏冠郡望以名,自唐人始大致不差。
北图敦煌写经《姓氏录》有载毛氏郡望为荥阳郡,而无西河郡之说。毛氏谱载晋毛宝自序中亦未以西河为郡望,只是说:“周道衰,毛伯亡其爵邑,至二十二世祖遂为平原郡客,定楚有功,威振诸侯,置守其地,入于荥阳……”。
毛氏西河郡望说盖最早见于唐张九龄《姓源韵谱》,其云:“毛氏以国名姓氏,源于姬姓,文王第八子封于毛,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望:荥阳、西河。”
从狭义上讲,张九龄亦只说毛氏以“荥阳、西河”两地为望,并没说是郡望。只是后人沿说姓氏郡望时,指虚言实而云“荥阳、西河”为毛氏郡望焉。故考之毛氏西河郡望所在,当明了此中关节,即“西河”者,其实非郡望称,而是指称“地望”尔。
屯氏河即毛氏河 
西河地称,古有两指,皆源于古黄河有“南向流”及“北向流”两段故。晋陕间黄河南流,此谓黄河中游,春秋时魏取秦河西地,置西河郡,故汉儒称此河之西为西河。
然西河之称,古已有之,春秋时乃至上溯于夏代,黄河下游大河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呈逆流之势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此即先秦文献里为人所熟知的古黄河下游之“禹贡大河”。
《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此大河北流段之西,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以西,南自原阳、延津,北至于安阳俱可称西河地。
设毛州的功劳应记在隋文帝杨坚
《汉书.沟洫志》有载“大河故渎”。清代胡渭考据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此次黄河下游虽有改道,但自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同。
另据近代学者谭其骧考订,认为这条河道始于周定王五年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这条“大河故渎”的形成很可能在春秋战国时代,与“禹贡大河”曾长期并存,造为主次。并认为“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
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西汉王莽家族显赫一方,新朝皇帝王莽为保护其宗茔和财产安全,于故乡委粟里(今大名县)耗巨资加筑汉堤以防黄河泛滥,后人称王莽金堤,此堤坝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东南75公里处的大名县境内。
史载:“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形成了今黄河下游走向的大致情形。
屯氏河即毛氏河 
从以上黄河下游古道迁徙情形看,至少到西汉,河水下游“北向流”存续近千年之久,大河既有南北流向之情状,则河之西以西河称亦必久矣。而魏取秦地置西河郡,至于周显王三十九年秦国攻取西河,郡即废,前后不过七十余年。秦人自谓“河西地”,而不以“西河”名,“西河”乃典型的魏称,自是沿袭古语将河济之间“西河”故称以冠为秦占有之西土尔。
毛氏于春秋周敬王时因拥王子朝争王位而失爵邑,与孔子生活时代大致同时。故欲明东周时毛氏族世居地,可寻找同时代传世载籍相引证,最合适的就是卜商,即子夏。卜姓与毛氏一样,后世族人亦以西河为郡望,可以说,明白了卜姓郡望之由来,也就可大致解毛氏郡望之惑也。
卜姓郡望西河,源自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经授徒,名满天下。然论起子夏所居西河究竟在何处,先儒们可谓众说纷纭,搞的卜姓人也是莫衷一是。如《史记索隐》云:“西河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是也。”
哲以为唐司马贞此注失之严谨,考其释《孔子世家》:“卫灵公问孔子,蒲可伐乎。对曰:可。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索隐》又曰:“此西河在卫地,非魏之西河也。”然既知西河有卫魏两地说,奈何不详辨之,致使后世学者言子夏教学地,多从其前说。
司马贞此注一出,搞晕天下学者。如《史记正义》亦云:“西河郡今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云: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注《水经》云:共山壁立,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十许顷。《随国集记》云:此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见在。”《困学纪闻》、《郡国利病书》、《方舆纪要》、孙星衍《校水经注》均从此说。
然后世疑者亦甚众,最早否定汾阳说的是清《汾州府志》主撰戴震。他在《答曹慕堂给事书》一文中提出子夏西河在韩城不在汾阳的观点,他认为①汾州近汾远河,是汾上不是河上。②汉兹氏在离石东,离石属赵,所以汾阳属赵。③汾州设立西河郡始于北魏。④韩城也有石室遗址。⑤芮城有段干木冢,所以孝义段干木墓是不知“谁氏之垄”,当为附会。
如是迄唐至清,子夏教学地辨为二说,一是山西汾州,一是陕西韩城。民国史学家钱穆在其《先秦诸子系年》一文中,不仅否定汾阳,也否定了韩城说,其认为“孔子弟子不出鲁、卫、齐、宋之间。孔子死,而子夏居齐、卫,子游、子张、曾子在鲁,何以子夏独僻居郃阳、韩城,黄河之西,教授其地,事殊可疑。则韩城、郃阳之石室,犹之谒泉之石室,谓子夏居之者,胥出后人附会,不足信也。《隋图经》:安阳有西河,即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所游之地,以赵、魏多儒,在齐、鲁、邹之西,故呼西河。”
哲以为钱穆所论甚当,古之儒者抱经守注,践守师说,固执已见,有时直到了理莫可喻的地步。如自颜师古注《沟洫志》“毛氏河”为“屯氏河”之误,且嘲隋室因之置毛州,乃“屯毛不辨”后。宋祁、王应麟亦依《风俗通.姓氏篇》所记“混屯,太昊之良佐,汉有屯莫如,为常山太守”而驳斥颜师古注《汉书·儒林传》“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为“毛莫如”实为“屯莫如”之误。
颜师古
余为之瞠舌,哲以为,此二儒既以为屯毛易传写误,曷不怀疑东汉应劭之眼误否屯既能误为毛,毛焉能不误为屯乎。更何况颜师古注“毛氏河”为“屯氏河”本为误也,何谈隋人落下了“屯毛不辩”的笑柄,言人“屯毛不辨”实是自讽之言。古之儒者眼界狭隘,固执己见,殆见如斯。
卫境之西河,古之典籍中记述很多,奈何学者视而不见?如前所述《隋图经》有载。《太平寰宇记》亦谓:“相州安阳有西河。”《孟子》:“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河西即西河也,此言卫淇之西即西河也。清代胡渭《禹贡锥指》引“宋李垂上《导河形势书》,请自汲郡东,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阳三山之间,复西河故渎,郎郦元所谓宿胥故渎也。《濬旧志》故渎在县西十里,亦曰西河。”《说苑》:“田子方渡西河,造翟璜。”《韩非外储说右下》引述此事云: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璜云云,此西河在齐、魏间一证也
《竹书纪年》:“王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战国策》:“齐伐魏,取观津”,高注:“故观邑临河津,故曰观津。”《汉书地理志》云东郡有畔观县,应劭曰:“夏有观扈,世祖更名卫国。”是观在东郡而据西河以叛,西河亦应近东郡矣。今考春秋卫蒲邑,在今河北长垣县境。东郡之观,则今山东观城县境。南北相距不二百里。大河故渎,流经其西。其在当时,殆必有西河之称。
《史记.魏世家》:“李克谓翟璜曰:魏成子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其时魏文居邺,魏武居魏县,亦与子夏居河济之间者为近,而与西土龙门之河为远。夫称东得,则又子夏退居,不在西土韩城、郃阳之又一证矣。
《檀弓》载:“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弔之曰: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于夫子,尔罪一也。”而《尚书大传》云:“子夏对夫子云,退而穷居河济之间。”则“退老西河”与“穷居河济之间”两者同义也。谓西河之民疑汝于夫子,亦决非龙门华阴之西河矣。
龙门华阴僻在西土,文教之所不及,儒泽之所未被,无所谓疑汝于夫子。且若子夏辟居郃阳、韩城,老而丧子,曾子亦复老矣,岂渠不远千里而赴弔?且子夏温人也,其退老,何不于故乡文物之邦,而远至郃阳韩城,荒陬水澨,又复筑石室而居,此岂退老之所堪?凡此皆甚不通之说。故知谓子夏退老在龙门附近河滨石窟之间者,皆后世之妄说也。
凡此上诸端言之,子厦居西河教授,决不在龙门华阴之间,而实在东土相州之安阳可证也。其实说到底,司马迁公记“子夏居西河教授”何尝有实指子夏居西河郡焉,皆后世儒者寻章摘句,不求甚解,将子夏教学地从卫地西河误注为山西汾州,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误人千年也。 
水经注中的屯氏河
毛氏族的西河郡望说也存在类似的误解,很多人以为也在山西汾州,其实应以地望目之,实是在卫境西河。前面说过,所谓“屯毛不辨”的笑话,实在应该算在颜师古自己头上。在古籍流播中,文字由于刻本传抄之误者,比累有之。《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何尝不可能是“毛氏河”之误写。今本《汉志》转写成讹,后汉因之,隋人正误为“毛氏河”,因置毛州,岂错之有。以不悖为悖也,是为悖也。颜师古以己之揣度,断言“屯”非“毛”者,是疑古而诽古,误人误己,谬误传千年。
“毛氏河”之称在多处古籍里犹存,倒没因唐颜师古注疏后即无见。如《唐志》:“清池县东南二十里,有渠注毛河。”《沧州志》:“屯氏河,一名毛河,在州西南五十七里。唐开元中,开其河,来自南皮,经盐山入海,今塞。”《畿辅通志》:“毛河故瀆在滄州南。”《宁津县志》:“毛河,古毛河,自临津县境入清池县。唐开元十年开。”又如《新唐书》:“古毛河,自临津经县入清池,开元十年开。有唐昌军,贞元二十一年置。
又如《一统志》:“王莽河,一名毛河”。《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四引《舆地志》云:“南皮北有迎河,分漳河,入浮水。毛河,在县西南五十七里,从南皮来。”《舆地志》又云:“毛河,漳水各分,从毛州来,又呼为棣河。”《寰宇記》:“大名縣屯氏河俗名毛河。直到清代,“屯氏河”在诸多刻本里依旧还是写为“毛氏河”。
河间府地方志对“屯氏河”有这么几条记载:“屯氏河,在县城东南十里。俗呼为漫河。自蓨境西南来,经于此,今枯为田。”见《阜城县志》。“卫河,一名漳河,又名御河,即古屯氏河。源出卫辉府辉县之苏门太行山,下流经县南门外。”见《故城县志》。“漫河”似乎是“毛河”的土语谐音。“屯氏河”可能是后人以颜师古注为据以为有误而错改。
汉蒙学书《急就篇》中姓氏备具,皆无载“屯氏”之名也,考之“毛氏”为河名比之“屯氏”为河名更为合理。《水经注》所言“大河故渎北出”,决于馆陶,北流一支即为毛氏河也。故可推知战国至于西汉时,毛氏族即居其地,河以氏族名,拟或亦因战国毛遂之名而名。不管怎么说,毛氏河与毛氏族密切相关矣,亦是毛氏族追祖溯源之关键。放眼天下,河以姓氏为名者,绝少也,“毛氏河”奈何因唐颜师古一注疏而失其本源,不也悲乎。
汉初诸侯王国图
哲考稽古文献和金文,知文王第十子“厓季载”(史记原文如是,实为“氂季载”之误认,其他典籍里写作聃季、冉季、冄季载、南季载等不一而足)即毛氏始祖叔鄭也。冉季因是文王太姒嫡幼子,有嗣祖守奠之责,故子嗣皆没外封东土,终西周二百八十年间,均食采畿内,供职王室。自毛父叔鄭(冉季)以下,司徒、司空、大正、周六师统帅等王官卿士要职皆由毛氏子嗣交替任职。至于厉、宣、幽,更为太宰、太师、尚书,王权专命,政由己出。可谓“肃肃王命,毛氏将之。邦国若否,毛氏明之。”概因毛氏一族是周文武懿亲,世代忠良保乂王家故也。
至周幽王时,殆因“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幽王八年,时任卿士的毛公皇父因“废后、立幼”这件事上与王意见相左,与执政(太师尹氏)政见相忤,且厌幽王昏乱用政,于是领族人姻亲等隐退向地,委政自逸,虽然有违民所望,但也算是自保之举。
西周末年,殆逢幽王之乱,二王并立,毛氏族作壁上观,自逸向地,毛公皇父老于其地,归葬西土故里今岐山县青化镇毛家庄。至于平王东迁,西土畿内姬姓王亲里唯七姓从王,毛在其中也。七姓者,周、召、刘、单、祭、凡、毛,平王赐之骍旄之盟,曰:世世无失职。故毛父叔鄭之裔在东周王室得以复其职,爵其位。毛氏族因本封绝灭,食采东土畿内,地在济源向邑,近王邦。
平王东迁后,毛伯卫、毛伯过、毛伯得亦时见于经传。唯《僖公二十四年》传曰:“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被虏之毛伯,左传失记其名,哲以为即毛伯卫之父。据《世本》王梓材撰本云:“周原伯之名魯,毛伯之名環”,则毛伯卫之父或为毛伯環。而《左传.襄公十年》所载“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的“伯舆”或为毛伯卫之孙也。
平王东迁过济源用骍祀于毛氏祖庙与毛族盟誓
平王东迁后,毛公皇父子嗣回归周王室任职也是情理中事,这个也从《左传》中得到反映。从毛伯卫与王孙苏争权,毛伯舆与王叔、周公楚争政,毛伯得佐助王子朝争位的相关史料中可以看出,进入东周时期的毛氏一直在试图恢复自己往昔的执政卿士地位。
前520年-前516年间,毛伯得与尹文公、召庄公、南宫家族及周灵王、景王的族人等佐助王子朝争位,因晋国帮助周敬王而失败。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毛氏由是失爵,后世子嗣遂以毛为姓,散落四方。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入楚,刺杀了王子朝。王子朝被杀之后,跟随他亡国的召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这些族人把周室典籍秘藏了起来,复国无望后为了谋生,抑或是为了传衍先王典籍,而开始了抄书、编书,整理周王室文献的工作,于是王室典籍始播传于世,当然外传的也许不是全部的周室典籍,而且也不全是典籍的原本或原始文献,而是有选择的抄写本。而那个时候,私学的勃然兴起是否与之有联系呢?孔子整理文献亦因之有了基础,不然王室典籍属于秘藏,其何由能见。若无老子散书,焉有圣人孔子。
老子就是毛伯得也。春秋周敬王时期,毛伯得(老子)与南宫嚚佐助王子朝奉周典籍入楚(实际在南阳一带),是为了依托随而复国。王子朝被杀后,复兴无望,老子(毛伯得)归隐盩厔终南山,南宫嚚与楚交好,恢复建立了衰落的随国故地,也即曾国。
老子就是毛伯得(老得,、毛伯聃)
毛伯得(老聃,老子)佐助王子朝争位失败后奉周典籍奔楚,带走了全部的周王室典籍,且隐藏不知下落。因此事件,吾毛氏被褫夺爵位和封地,一直被周敬王索取王室典籍而追杀,早年举族隐匿楚地(楚周交界的南阳一带,大致是今天的鲁山、平顶山、方城三角地带),后期或在徐淮一带隐姓埋名,盖有二百余年。直到毛遂公自荐于平原君赵胜家而再次显名于赵地。
可推老子归隐盩厔终南山后,毛氏族人大致在楚地接壤的蔡国陈国宋国一带流徙,后又北上鲁卫(鲁国、卫国为毛氏懿亲)等地,大致聚族定居于卫境西河一带。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毛氏族人居地入为赵国,沦为赵国平民。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就曾描绘了一个姓毛的贤士(史迁未记其名,以毛公称之),因厌倦世事,混迹于赵都邯郸的赌博卖浆之徒中,魏国名公子信陵君慕其贤而折节下交。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於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据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考证云:“《汉志》名家有《毛公》九篇,班固云: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此盖《史记》所云藏于博徒者。” 哲结合毛氏谱牒考证后认为,此毛公或为毛遂父兄名皇者,其本隐于邯郸市井间,为滞留赵国之信陵君所重,而名闻于赵胜之家。《汉志》云毛公著述九篇,皆名家流,则毛遂之辩才或受其熏教。后侄子毛遂佐助平原君定楚赵之盟而名满天下,公孙龙邀其并游平原君家。而后世班固、史迁著述因避皇帝讳而皆不书其名,维称毛公。
毛遂自荐图
而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又记述赵国名公子平原君府中有食客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因游说楚王联赵抗秦有功,平原君举之为上客,因盟楚有功,赵王封为谏议大夫,封邑曲梁(今永年县)。毛遂率族众治滏阳河,号“铜帮铁底”,民大受益。秦军灭韩后,乘赵大饥立即转兵于赵,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颜聚惧逃。毛遂率族众及赵军在滏阳河设防,奋勇抵抗,秦赵两军皆伤亡惨重,据传毛遂亦战死滏阳河畔。据《永年县志》记载:“毛遂墓在城(指永年县城关)西南三里大堤内。”
《东周列国志》亦有载:“有下坐客一人,出言曰:如臣者,不识可以备数乎?平原君问其姓名,对曰:“臣姓毛名遂,大梁人,客君门下三年矣。”小说家言虽不可信,但其言也未必无依据。
毛遂先祖大致是先徙居鄭国,晋灭鄭后,又徙居魏国都邑大梁,其后又再徙居卫邦毛氏河一带,因卫、鄭、鲁皆毛氏族懿亲之国也,而魏亦是文王庶子毕公高之后。可见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毛遂先祖居地盖原居魏国大梁也,故毛遂以先祖居地自称大梁人亦没错。
毛遂自荐,锥立千秋,名闻天下,由是其族居地之河以毛氏称不也宜乎。自毛遂在邯郸闻名天下后,毛氏族人皆以赵人自居,故史籍又称毛遂为赵人。
毛遂战死曲梁后,族人惧怕秦人怨毛遂盟楚却秦而复仇,为避秦人或逃回原故地卫地毛氏河一带。秦始皇灭祀六国,而独存卫邦,卫邦成为姬周贵族最后一块避难地。至于始皇为何不灭卫国,史学家亦说不出个所以然。哲以为,先秦时期,一直有不灭先代王族并延续其家祀的传统,始皇嬴政是为姬周贵族留下一块最后祭祀先祖的生存地而已。
秦汉之间,战乱又纷起,毛氏族由是又有徙居鸡泽、河间者,亦有南下避难卫地楚丘而后又徙居荥阳、阳武者,又有东逃迁徙至齐地淄博一带者,然皆以毛氏河所在地记忆为祖先居地。
毛氏河为黄河古渎北流九河之一。九河之水灌入钜鹿泽,即大麓泽也,就是上古相传黄帝蚩尤相战于涿鹿(应为大麓)之地。后来沧海桑田,黄河改道,钜鹿泽、鸡泽等才渐始成为陆地,其地在秦始皇并天下始设三十六郡时归钜鹿郡。故《广韵》称:“毛,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本居钜鹿,避仇荥阳也。”所谓避仇,盖指毛氏族人为避秦人复仇也。
古代典籍传承,皆由家族内部代代相传。老子遗书道德,毛氏家族必藏。司马迁《乐毅列传》中河上丈人、毛翕公,或是毛氏族祖孙之辈。古“河上”指沧州德州一带,地近卫地西河。“河上丈人”可能就是居住在卫地西河一带的毛氏先祖,史失其名,司马迁以其居地称而已。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再由安期生教毛翕公。老子文的传世路径表明,老子就是毛氏先祖毛伯得、老得、老聃(毛氏家族家谱内记作毛伯聃或毛叔聃)。
诗书易皆出自毛家
秦汉之际,毛遂后裔中有毛释之因辅佐刘邦除秦楚,兴汉室,有功封于张地,谥节侯,世袭三代。西汉张地属广平国,在今天任县西南,大致在今邢台市。一说是在山东寿张。
又有毛遂后裔毛亨、毛苌因避秦始皇“挟书令”,由卫地毛氏河毛族故地逃至饶阳师钦村,隐居不出。汉惠废挟书律,毛亨始作《诗诂训传》于家,亲授女儿文倩及侄孙苌。
毛亨作诗训诂,事近《左传》,字义多同于《尔雅》,保存了很多古义。而毛苌治诗尤精,青出于蓝,善演说,讲诗于乡邻,名声渐播于外,四方仕子纷至沓来。其时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大力推广儒术,闻毛苌传诗著述精湛,要义精辟,请为诗博士,三延之方就,为之建筑君子馆,以作传经之所。
毛苌以诗授同国贯长卿。是时言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传未得立于学官。后三家皆废,而毛传独行,世人由是言诗则必称毛诗。诗经先有三家传,而为何后出的毛传独存?盖是《诗经》乃毛氏家传之学,毛亨毛苌手里是有古本在手,故三家诗亡。东汉郑众、贾逵并传之马融,作《训传》,郑康成更为之笺。唐初,又有孔颖达为其作疏,由是毛诗遍行天下。
大小毛公传“毛诗”一直是毛氏族人引以自豪的事,“诗学有渊源,羡一家授受;易经明消长,验四季变迁。”、“注经世业;捧檄家声。”、“洁廉世望;风雅诗宗。、“西河羽音;荥阳郡望”、“宜阳世泽;经学家声。等等,都是各地毛氏宗祠通常能见到的楹联。
有学者依据《鸡泽县志》唐毛藻墓志铭及相关毛遂、毛苌的文字记录来力证毛遂、毛苌是鸡泽人。然哲以为,县志所载毛遂传摘自司马迁《史记》之平原君传,并不能作为毛遂为鸡泽人的依据。就算是被认为最有力证据的毛藻墓志铭,在理解上值得商榷。盖因对毛藻墓志铭的句读有误。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公讳藻,字行斌,家本荥阳,先自颛顼,遂因仕历,择里漳滨,故为鸡泽人矣。”而不是“先自颛顼、遂,因仕历,择里漳滨,故为鸡泽人矣。”
清漾毛氏老谱所记毛遂世系
唐人重词藻,决不可能在四言句中夹杂一个五言句式。其“遂”字不应理解为毛遂。在哲看来,该墓志铭的撰写者史学见识也并不咋地。说毛藻祖先出自颛顼,攀附过甚。毛氏族是文武周王嫡裔,先祖毛公即成王顾命三公六卿士之一,典在周书,何必奉虚无而去其实哉。实际上,毛藻墓志铭说的很明白,毛藻的老家是荥阳,因为做官的缘故,在漳河之滨安了家,所以成鸡泽人了。
关于毛藻迁居鸡泽,还有一段文字记载很能说明问题,如“毛藻以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二月二十七日终于私第(长安私宅),以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岁次乙亥二月乙卯朔十日甲申,迁窀于城西八里之平原礼也。”这只能说明毛藻本不是鸡泽人,是属于外迁来鸡泽的。当然并不排除毛藻是因羡慕本姓先祖毛遂自荐威楚,曾封邑曲梁而墓葬该地的历史而“择里漳滨”。
春秋战国秦汉毛氏族迁徙示意图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能明了毛氏族迁徙的大致轨迹。自毛伯得(老子,老聃)佐助王子朝争位而失爵轶、采邑后,毛氏族先祖们大致是先在南阳一带隐居,后或有徙居鄭都新郑一带,盖因“郑自毛出”,血缘至亲。至鄭被晋灭后,晋国在今开封建大梁城。三家分晋后,大梁属于魏,故毛遂自称大梁人。
后郑国灭,毛氏族无所依附,于是又有徙居鲁地、卫邦,盖因鲁卫亦是毛族懿亲之国也,最终居卫邑边鄙西河一带,后西河地入赵国。自毛遂在邯郸闻名天下后,毛氏族人皆以赵人自居,且时人美称毛族聚居地附近的“大河古瀆”北流一支为“毛氏河”。
毛遂抗秦战死曲梁后,毛氏族人为避秦仇而逃回故地毛氏河一带,秦汉之际,战乱又四起,卫亦无存,于是毛氏族人又有徙居饶阳、河间者,亦有南下避难徙居原阳、阳武一带者,有逃难于齐地淄博、莱州一带者。原阳这支毛姓,因毛宝至璩“三叶拥旄,将帅世家”闻名于两晋。于是至唐时撰姓氏书,则皆以荥阳郡为毛氏郡望也。不过毛氏族人盖因毛遂曾在西河闻名天下,且遂之裔毛亨、毛苌传诗经公德天下,世代为人敬仰,故亦以西河地望为毛氏郡望称。
从史实看,自随平王东迁,毛氏族采邑、居地一直在今天的河南济源。毛氏一族虽贵为文王嫡子孙一脉,自毛伯得佐助王子朝争位失败而被周王室夺爵去职后,最为颠沛流离。但春秋至秦汉间,毛氏族大致的迁徙地不外乎鄭鲁卫晋(韩赵魏)之间。
自毛氏失爵,至战国毛遂“舌师救赵”而再次闻名天下时,当时的毛氏族活动范围大致在大河故渎以西,今安阳、邯郸、鸡泽、鉅鹿这一带古西河之地矣。
只因世代久远,“毛氏河”被唐人颜师古一注而失其真,“子夏居西河教授”的古“西河”地又被汉儒误愆到了秦陕之交的龙门汾州,致使世人莫辨毛、卜两氏“西河”望地究竟何处,委实可恨。不过沧海桑田,昔日大麓泽,今为钜鹿地矣,实在不能苛求古人。今哲既已明之,当流布天下为后人知。

毛家小子天哲写于浙江金华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三日草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补订

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孔子偶遇老子,曰:"唉,吾瞧毛天哲这小子亦是蛮可怜的,老写长篇历史考证文章,发到博客、微信朋友圈里却少人问津,更别提友情转发了。咱老哥俩是否该出手帮帮他。"老子说:"天哲那小子我知,他喜欢与吾等古人对话。然其欲证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斯言犹在耳。天哲欲与之辩论不得,惟成文章。班固不亦有预言乎:'夫图书亮章,天哲也;孔猷先命,圣孚也。'且夫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哲作文,惟愿四知尔。"孔子问曰:"何为四知?"老子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孔子曰:"善!文王之裔孙,必复其始。"

关于公众微信号公众号:cnidmao此公众号-先秦史暨毛氏文化-由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理事、先秦历史及毛氏文化研究学者毛天哲先生负责维护和运作。不定时为订阅粉丝提供历史、文化、时评、杂谈等原创文章。我用心做,你免费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