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雨课堂|写作文如何反弹琵琶?这篇满分作文给了极好的示范!

 老刘tdrhg 2020-12-08

(一)考场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 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立意解析

这是一道颇有个性的高考作文题,题目素材涉及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历史学家汤因比希望生活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居里夫人的外甥女想生活在一个世纪以前,居里夫人认为生活在每一个时期都挺好的。写作文时,我们可以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立意:

角度一:可以选择一个想生活的具体的时代,然后阐述相应理由。比如,想生活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因为那个时候百家争鸣,思想非常活跃,可以跟儒家、墨家等先贤交流和对话。

角度二:可以选择生活在未来。相比过去和现在,未来科技更进步,文明更发达,生活在那个时代,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场景。可以打开脑洞,尽情想象。

角度三:可以探讨人生成就与所处时代的具体关系。如果生逢其时,那可以大展身手;如果生不逢其时,那有可能英雄无用武之地。当然,也可以反向立意,虽然说时代造英雄,但英雄也可以造时势,真正的强者,生不必逢时。这样写,是反弹琵琶,会显得新颖别致。

以上角度,可以任选其一,进行立意。下面,一起看一篇反弹琵琶的范文!
 
(三)范文点评
 
生不必逢时

文/广东考试 点评:李寨主

余尝闻或叹其时运之不济,命途之多磨,捶胸怨道:“生不逢时”,然余又闻我命由我不由天之豪迈言语,故余以为:生不必逢时也。(开头短小精悍,立意新颖,非常吸引人!)

若君以为,生于乱世则遭难于身,生于太平盛世则高枕无忧,则君将悔矣。有言道:“乱世出英雄”。造就英雄伟才之因非时非出身也,而因人也。(直指关键,一语中的!)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巧妙引用名言!)人若有才,终将有用武之地,英雄不问出处,是英才是庸才,以其所成之就而论之。成大事者,看己之才德,非天时地利也。(这一段指出造就英雄之才的关键,在于自身,而不是外在天时,可谓切中肯綮,令人信服!)

泱泱中华,百家争鸣,文化之灿烂非他国能及。汉赋之绮丽,唐诗之魁奇,宋词之精奇,明清小说之传奇,皆因各朝文化之异,各时有各时之精华所在。(用短短一句话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无论生于何时何地,凡有才能者皆将占有一席之地,何须叹生不逢时也,生活之趣,成功之道,非时能佐之。余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黄天不负有心人。能发挥己之所长,做力所能及之事者,皆能觉生活之趣,以平凡而生不凡,终成大事。(这一段更进一步,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机遇,成功不在于缺少时代机遇,而在于自身能不能抓住,因此,不必挑选时代,应该发挥自己所长,抓住机遇,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有名言如是:态度决定高度,人之心,定人之行,心,若惧尔生存之境,则使尔因惧避世;心,若能坚则无论尔于何时何地,亦不会轻言弃语,纵生不逢时,尔不自弃,自当有所作为。(不在环境,而在内心!)埋怨无用,哀泣无用,是不能就我我就时,方为真理。有心,坚若如此,又有何惧之?

姜太公苦等半载,白双鬓老去华颜,亦磨不去其雄心壮志,故其等来文王,最终成百家之宗师,皆因其心坚。太史公历宫刑之辱,亦不因时而弃,终留无韵之离骚之史记于世,其皆因表心坚胜于时势。(巧妙运用两个典例,说明“心坚”重于“时势”,语言方面很不错,但例子本身有点老掉牙!)

集上文之所述,故余以为:生不必逢时,纵时不就我亦应由我就时,以心坚而成大事,不甘认时任命。甘让己生碌碌无为,此乃弱者所为,余鄙之。  
 
全文总评: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考场作文。首先,全文不走寻常路,采用反向立意,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其次,全文的语言简约、灵动,文白相间,整散结合,富有文采。第三,内容比较丰富,且颇有内涵。不足之处是姜太公、太史公的例子略显老套。当然,虽有瑕疵,瑕不掩瑜,整体上是一篇很棒的作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