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而不板 “方濬益印”中,“方”“印”二字笔画较少,任其自空,各有空隙,形成以虚救实。 方濬益印 “落拓道人”中,“人”字笔画最少,形成全印中最空虚处。笔画仿用浙派切刀法,故线条上亦有虚(断)实(连)之表现。 落拓道人 “琅邪费氏”,除“氏”字外,其他三字间各有不同虚实之处理,故全印能虚实相间、团结一气。 琅邪费氏 “臣刘世珩章”满白文,为救其板实,故在“珩”“章”二字下部适当留空,“刘”字中部留出一空,“臣”字无空处可留,故右边放宽,以便与其他三字空白处理相生相呼。 臣刘世珩章 “锡璜私印”除“私”字外,其他三字亦酌情随字势留出空白,使三字空白处相互呼应,而“私”字之实又与其他三字中的实处相呼应。加之在线条之间亦有小破损,使之更实,更使全印又多层虚实关系。 锡璜私印 “九石”笔画少、留空多,为使左右虚空处不等同,“九”字下略加残损,变成“虚中有实',又增加一层虚实的变化。 九石 留空通灵 吴昌硕在篆刻章法中常用的手法是自然留空,以求得全印有大小不等形、不等量的空白,分布合理自然,成呼应状,不仅可以化除印章中的呆板之气,同时还能增强全印的灵动生生之气。 如“鸣珂私印”,“珂”字“口”部下空,“印”字“爪”部右上与左下空,“鸣”字“口”部上空,这就形成不同形、量的变化与呼应之趣。从“归安施为章”中亦可见不同形与量的空间分布。 鸣珂私印 归安施为章 “王宝崘印”,“宝崘”二字笔画多,但却故意留出空白之处,以使全印灵动。 王宝崘印 在“虚霩读书记”中,按印间留空看,较多处是“记”字右下,次为“霩”字左下,再次为“虚”字左上,其他处均有小空点以作呼应。 虚霩读书记 “大潜山主”中,“'大”与“主”字空白最多,其次是“山”间,“潜”下,同时四字中亦各有大小长短之变,故全印章法既稳重有变化,又大方。 ![]() 大潜山主 “澹然独与神明居”,印中各空白点可见作者布置之用心,然又表现在随意之中,尤其是重点由左下往右上角渐次减弱,并与右竖边一条空白相照应,形成有节奏变化的动感与韵律,可谓妙矣! ![]() 疏密自然 印中疏密,随字笔画多少而安排,不可勉强,使之疏密均匀自然。 “吴江渔隐”一印,由于“隐”字横画较多,故其略长,“渔”字相对短一点。按常规,“吴”字竖画多应长,“江”字横画少应短,但此处安排反是“吴”短“江”长,审其用意,是为使“江”长则空白可多,使全印增灵也。 ![]() 吴江渔隐 “施曜庚印”,若仔细审视,可发现“庚”“印”二字占地较短,由于笔画粗细基本匀称,空白也留得自然,境态安然。 ![]() 施曜庚印 “开元乡南山村刘葱石鉴赏记”,印中各字皆依横画多少而定长短。“山”“石”等字横画少,故占地短,而“鉴”“赏”等字橫画多,故占地长,长短随字形而定,疏密平均自然,全印上下承接,紧密一气。 ![]() 开元乡南山村刘葱石鉴赏记 “不息版”字随形安,各有长短,大方自然。其空间分布更是各有千秋,气象不平。 ![]() 不息版 “蒋汝苹印”同然,四字各有大小长短,结字当紧密者紧密,疏松处则疏散之,故其留白,形块各异,总体又动静结合,平稳自然。 ![]() 蒋汝苹印 “五云草堂”四字各有大小,各有疏密,“云”字最长,“堂”字最密,形成印面密度分布。如图示中1、2为密布带,3、4为另一呼应次密布带,这就使“密”的分布有节奏韵律感。其留白处亦同此理,故全印自然、平稳而又灵动婉转。 ![]() 五云草堂
|
|